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社评文化
蒲剧:“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

蒲剧:“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1:11 被阅读11次

    枯木

    戏曲在我国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早形式是为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祭拜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歌舞形式,经过几千年的时代演变,如今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戏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360多种剧种,而在这些剧种里面,蒲剧堪称佼佼者。

    古代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和聚集地,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以黄河中上游流域为主。最早的戏曲雏形为载歌载舞,比如现在依然有遗存的“傩戏”、“社火”等,到了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建立,形式逐渐完备和等级森严,比如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乐器和乐曲,比如《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等,是君主贵族们享受的专利。

    山西高平二郎庙最古老戏台修缮前(1183年)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失势,诸侯争雄,“礼崩乐坏”,但是对民间来说却是好事,各诸侯国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乐曲风格,后来被收录到《诗经》中,称为“风”,共计有15个地区的土风歌谣。这些地域风格的乐曲,随着时代发展,形式不断增加,到汉魏时期出现了“散乐百戏”,包含歌舞、杂技、俳优(插科打诨的艺人)等形式,一直到了唐朝戏曲形式得到固定,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宫廷专门设立了教坊,在“梨园”训练乐工,因此“梨园”成了后来戏曲界的代名词,唐明皇也被奉为戏曲行业的“祖师爷”。

    修缮后的二郎庙(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到了宋代,戏曲形式开始从宫廷向民间转移,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喜爱,那时候演戏唱曲都是以“勾栏瓦舍”的形式进行表演,大多是临时性的建筑,“勾栏”就是围挡起来,利于收费打赏,“瓦舍”就是用拆装自由的演出棚,演出时搭建,结束时去掉,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述:“来时瓦舍,去时瓦解。”

    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1283年) 

    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统治,废除了科举制度,断绝了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通道,使得大量的满腹经纶的才子有技难施,混迹于勾栏瓦舍的底层,靠写戏来打发时光。作为以往唐代中都之地,晋南和关东黄河两岸一带,人才荟萃,戏曲开始蓬勃发展,于是就诞生了蒲剧的原型——山陕梆子

    临汾市翼城县乔泽庙元代戏台 (1324年)

    到了元代,戏曲艺术(元杂剧)达到顶峰,成了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种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公认的元代三大艺术中心为大都(北京)、平阳(山西临汾)和杭州。其中,以晋南平阳为代表的山西,则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单“元曲四大家”就贡献了其中三个:关汉卿,解州(今山西运城)人;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白朴,隩州(今山西河曲)人;另一位马致远是大都(今北京)人。

    临汾东羊村东岳庙戏台 (1282年)

    山西不但在元曲作家方面人才济济,而且由于当地戏曲的繁荣,在南宋还是“勾栏瓦舍”的时候,山西已经是遍地修建了固定戏台。据统计,全中国现存的十二座金元时代的戏台,均在山西,其中现存最早的戏台为山西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的戏台;历经兵燹战祸,尤其是上世纪文化浩劫之后,历代古戏台在山西尚余3000多座(包括遗址),尽管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但数量仍然占全国的五分之四之多,大多数依然正常使用,不能不让人叹为奇迹。这么多的元明清戏台,有力的证明了山西不愧是全国的戏曲文化中心。

    晋中榆次区城隍庙戏台(1362年)

    山西戏台分布以晋南居首,最为密集,平阳(临汾)、河东(运城)一带村落,基本上两三个村子就有一座戏台,上演的戏曲虽然形式多样,主要是以蒲剧为主。蒲剧又称为“蒲州梆子”,山西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之首,是最古老的戏种,属于早期的山陕梆子,发源于晋南的古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而得名。

    太谷阳邑净信寺戏台 

    蒲州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三省交界,西接关中以东的同州,南邻河南的陕州,历来是南北东西交通要冲,人口密集,物阜民丰,古时并没有如今的地域区别明显,语言、风俗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早的戏剧形式“山陕梆子”,最迟应该在宋金时期(以戏台建筑和曲牌为据,并非有些文章所说的明清时期。)。山陕梆子后来逐渐演变,先形成蒲州梆子和同州梆子两种形式,然后向四周扩散,结合本地特色,逐渐形成了北部的中路梆子(晋中地区,后称晋剧)、北路梆子以及东部的上党梆子,进一步蜕变成河北梆子;向西形成西路梆子(秦腔);向东南形成河南梆子(豫剧)等,这些梆子戏又向其他地域扩散,从而形成了全国梆子戏遍地开花,可以说,大多数梆子戏都脱胎于山陕梆子,蒲剧号称“戏剧摇篮”当之无愧。这些梆子戏(晋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等)是密不可分的“姊妹戏”,相互借鉴,最早区分并不明显,上世纪上半页,艺人们经常同台演出,只不过后来的行政分割和语言特色,出现了较大差别。

    襄汾汾城城隍庙戏台(1369年) 

    蒲剧除了叫蒲州梆子,在晋南当地习惯称为“大戏”或“乱弹”,作为起源最早发展最完善的戏曲剧种,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其他很多剧种都从蒲剧中吸取了很多精华和表演形式。

    河津樊村关帝庙戏台(1391年) 

    就拿现在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绝活来说,不少都是过去蒲剧表演艺术家的独创。我们知道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四个基本功,抛开“唱、念”不说,“做、打”基本功有老生必练的髯口功、甩发功、靠把功;小生的翎子功、扇子功;旦脚的水袖功、扇子功;丑脚的矮子功、扇子功;武生、武净的毯子功、把子功、靠把功;武旦的出手功等。除了这些基本功,大多数戏剧都有自己的绝活,比如川剧的“变脸”,秦腔的“吹火”,以及现在二人转的手帕功等。

    翼城曹公村四圣宫元戏台 (1341年)

    而蒲剧的绝活很多,关于扇子功、髯口功以及手帕功起源于蒲剧,可能争议比较多,然而,椅子功、跷功、翎子功、帽翅功、马鞭功、梢子功、靴子功等高难技巧,无可争议的是蒲剧表演艺术家的原创和独特艺术。蒲剧人才荟萃,历来具有引领戏剧界之势,挺然翘楚,其中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蒲剧三个小旦的表演最为精湛:王存才的"路数",冯三狗的"乱弹",孙广胜的"走",都各称绝。

    老年王存才戏装扮相 

    “椅子功”和“跷功”以民国时期王存才(1893-1957)最为著名,王存才十岁投师蒲剧老生彭世德,因勤学苦练,掌握了蒲剧花旦的脐功,通过揣摩和观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绝技,在《挂画》中扮演的少女含嫣,唱做俱佳,技艺超群,尤其是“椅子功”和“跷功”,在一张太师椅上穿着木跷,腾挪跳跃,轻盈灵活,同时还要刻画人物内心,令观者惊心动魄,震惊戏剧界,当时广为流传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意即不当民国总统)"。可见蒲剧的魅力有多大!后来的蒲剧表演艺术家任跟心更是凭借《挂画》,荣获1983年首届戏剧梅花奖桂冠

    “帽翅功”是由蒲剧五大名家阎逢春(1917-1975)首创,代表剧目《徐策跑城》、《寇准背靴》,阎逢春15岁学艺,勤学苦练,善于观察,经过苦心研习创造了帽翅功,通过帽翅的单甩、双甩、交替盘旋摆动,节奏鲜明,层次清楚,刻画人物内心性格,让人叹为观止,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后来的秦腔、晋剧、婺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表演家纷纷移植到自己的剧目中。1983年蒲剧表演艺术家郭泽民凭借此荣获首届戏剧梅花奖。

    “翎子功”贾王女(1864—1919)首创,代表剧目《风仪亭》、《小宴》,通过运用翎子功的左摆、右拦、直立,翎子时而单凤展翅,时而双风齐飞,造型绝妙,把吕布的英武、骄矜和轻佻好色的性格饰演的活灵活现,特别是吕布佯装依桌而睡,当貂蝉上前呼叫时,其翎子即由脑后自然地竖起,此时的观者无不为之喝彩称奇。现在翎子功已经传承几代,也被不少剧种借鉴学习。

    当然,蒲剧的绝活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述,随着戏剧的广大交流,不少绝活被引进其他剧种,成为保留剧目,蒲剧对戏剧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戏剧表演艺术家,比如王存才、盖天红、冯三狗、孙广胜、阎逢春、王秀兰、杨虎山、筱月来、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等等,自从国家举办首届戏剧梅花奖以来,屡屡斩获各项大奖,获得了戏剧界一致好评。

    蒲剧,作为进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剧种之一,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在晋、陕、豫、青、甘、宁、蒙等黄河流域广为流行,深得百姓喜爱,是以往人们休闲时节的主要娱乐方式,如今,随着新的娱乐方式和新媒体的诞生,同其他剧种一样,受到了冲击,人才流失,后继乏人,因此保护国粹迫在眉睫。

    据笔者观察,其他新兴的娱乐方式,虽然方兴未艾,然而大多缺少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不少是快餐式的表演,不需要积年累月的功底扎实、勤学苦练,只需要模样身段就可以快速攫取巨额财富,往往“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虽然是风气使然,有关方面的文化引导还需要扭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激励措施仍然需要加强。

    笔者调查,戏剧发展受阻的原因,群众基础不存在问题,曲目也不是原因,主要由于演出成本过高,转换成视频形式无法感受现场的震撼。城市艺术形式多样,选择性强,农村戏剧基础深厚,而现场表演的道具、服装、舞台、人工、交通、食宿等费用,使得戏剧只能萎缩到剧场里,或者分散成三三两两,红白喜事表演,不免流俗,不能展现戏剧的全貌和真正魅力。而广袤的村镇,喜欢戏剧表演的人们非常多,只是迫于经济压力,无法进城观看,以至于二者之间的衔接出现脱节。虽然有戏剧下乡之说,然是实际操作中流于书面形式,资金扶持力度甚弱,倘若有政策倾斜,予以补贴,进行巡回演出,那么,戏剧的繁荣指日可待。

    2018/8/18榆木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蒲剧:“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t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