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巴黎、维也纳、伦敦的咖啡馆是作家、哲学家的会面地,代表了一种“文艺社交”,形成了“作家咖啡馆”、“记者咖啡馆”、“画家咖啡馆”、“心理学家咖啡馆”。上海也有类似的海派文化基因。
在上海大都市中,一大批形单影只的年轻人喜欢在咖啡馆消磨时光。吸引中国人的往往不是咖啡口味,而是一个舒适、自由、充满艺术感的文化环境。
上海普通市民对咖啡接受度之高,其他城市望尘莫及,比如常有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点一杯30元左右的拿铁,在咖啡馆侃侃而谈。上海市中心的咖啡店数量之多,几乎遍布每一个街角、每一条小路。用美食软件搜索,上海大约有8000多家咖啡馆,即使每个双休日都逛一两家,也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只要几个月不来上海,就有一批新店拔地而起。这里有网红店扎堆的小马路,不经意间的街边咖啡小站,与艺术、时尚等元素结合的商圈咖啡馆,主打人工智能的新式咖啡,大隐隐于市的手作咖啡,烘焙匠人概念的咖啡……咖啡散落在这座包容万物的城市里。
许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上海的咖啡馆如此之多,是因为近几年来商业与经济的发展。却不知咖啡文化在这里,其实早已埋下了种子。
清末民初,不论是繁荣年代还是动荡时期,这里的人总爱手捧咖啡,聊聊闲天,从容而讲究地过日子。尤其海派文人总在咖啡馆停留,许多新思想新文学都诞生于此。
咖啡是舶来品,最初传入中国时,必是先出现在新派人物聚集的上海。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咖啡的调味方式随地域产生变化,如意式浓缩、法式欧蕾、美式黑咖、港式鸳鸯、爱尔兰咖啡酒、希腊法拉沛……而在上海,也衍生出了独特的味道。
在没有各种咖啡器具的年代,讲究的上海人都晓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用纱布包着咖啡粉,放在钢盅锅子里用开水煮。更地道些,还会再用滤纸过滤一遍煮好的咖啡,喝起来口感更纯粹。一些人偏爱往咖啡里加炼乳,有点类似越南咖啡。还有加上一勺掼奶油的,,甚至也有人用麦乳精“调一调”,再配两块咸苏打饼干。
老款的罐子旧货市场还能淘到,那时的上海牌咖啡起于南京路的德胜咖啡馆,在咖啡界,就像是可口可乐在可乐市场一样独占鳌头。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滩但凡有售咖啡的,全是出自上海咖啡厂。上咖厂甚至一度包揽了全国咖啡馆、宾馆的咖啡,成为了“国民记忆”。
自清末民初以来,经历了各种改革与变迁,咖啡文化都不曾淡出过上海滩。即便是资源匮乏的年代,老上海人家里的炉灶上,也仍然会煮着咖啡。
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海派文学的概念,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感觉派与鸳鸯蝴蝶派,都和咖啡有着相似之处——厚重的苦味焦虑,略微的酸涩忧伤,加之一点缥缈的甘甜后味。在咖啡香、爵士乐的环绕下,进行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在当时似乎变成了知识分子间的一套习俗。
咖啡馆不仅仅作为灵感发源之地,更是成为了文学创作的背景。要问当年哪些作家写过上海的咖啡馆,可是数都数不完。田汉1921年创作的独幕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是最早在新文学作品中抒发“咖啡馆情调”的。其他还包括徐讦的《吉卜赛的诱惑》、林徽音的《花厅夫人》、温梓川的《咖啡店的侍女》、张若谷的《咖啡座谈》等。
从1942年到1948年,张爱玲住在上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的五楼,她常到楼下的咖啡馆里写作。在这里她写下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和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现在的千彩书坊咖啡馆就成了张爱玲的粉丝们朝圣的地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彩书坊即是咖啡在上海这个城市最契合的邂逅。
老克勒们喝咖啡的习惯大体也是在那个年代形成的。老上海人将喝咖啡看作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象征,在他们看来,出门喝咖啡是件大事情,需要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很隆重地走进咖啡馆,慢慢地品味那丝丝缕缕的醇浓,十分讲究情调。情调是委婉的东西,不能直接,不能亮堂,得有那么点端起的架子,是必须有些做作的,所以关系到光线、声音和气味,而咖啡馆为这种情调提供了可能。
1949年以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咖啡在上海很难搞到,但是老上海们仍然坚持着生活的味道。那时候弄点咖啡渣煮煮,也算是喝上咖啡了。有人弄到了咖啡,就先回家关严门窗,然后才敢煮上,等喝完味道渐渐散去再把门窗打开。在那段特殊的年代,咖啡虽然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却依然在上海延绵未绝。
如今,咖啡于上海不再是一杯饮料,似乎上海就该像十里洋场的贵妇,着一袭雍容华贵的旗袍,用一把小匙调和出泛着奶香的苦味,调和出一种属于新上海的独特文化。作为全中国节奏最快的城市之一,上海似乎与咖啡文化源远流长、生活氛围休闲惬意的欧洲小镇有着天壤之别。上海的节奏太快,好咖啡却往往需细啜慢品。然而,上海街头咖啡店里却常可见三五好友捧杯低语闲聊,或独自静坐窗前卡座,时而低头翻书,时而凭窗凝思。上海的“快”和咖啡的“慢”,就这样融于一杯杯淡淡的香气之中。
当你与上海相遇在某个暮春初夏的时节,恬静的午后,踩着一地柔暖的阳光,循着淡淡的咖啡香气,便可在一幢鲜花绿草围绕的老洋房前驻足,欣赏着老藤椅上那些人惬意的表情,伴着一卷未了的情缘,再加上邓丽君柔婉的歌声,这样的氛围让人不知不觉就想坐下来喝杯咖啡、吃盏下午茶。
穿越时光,不变的是咖啡袅袅的香气,历史与现代便在这香气中被连结在一起。看完以后是不是很向往在魔都的咖啡馆里,倚靠沙发,拥抱夕阳,喝上一杯咖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