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老胡同,前面已经写了十个胡同,总的感觉是在搬运,而且资料比较单薄,文笔比较枯燥,真的不会吸引读者。朋友,您能够一读,我已经非常感谢。如果您还点了赞,我就非常非常感谢了。
今天,我们来到铸钟胡同。
铸钟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西侧、鼓楼西大街北侧,因为钟楼铸钟的铸钟厂位于此地。清乾隆年间曾称铸钟厂胡同。1965年改称为铸钟胡同。但鼓楼西大街上,这个地方的公共汽车站站名仍为“铸钟厂”。这里的铸钟厂,叫作华严钟厂。
铸钟厂的杰作,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永乐大钟了。它是明代铸就的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重约46吨(铸造于明永乐年间,通高6.75米,外径3.3米),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此钟铸就后,曾移至万寿寺,后迁居于大钟寺,成为大钟寺的镇寺之宝。据说,钟上的经文是《华严经》,这是不是华严钟厂名称的由来呢?
今天钟楼里的大铜钟,自然也出自铸钟厂。它比永乐大钟还重,达63吨,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其声音也更浑厚绵长,古代以它报钟时,据说都城内外数十里均可听到。
铸钟胡同是一条很狭窄的小巷,胡同口夹在周围的民居之中,不是很引人注意。胡同两旁是很简陋的、低矮的宅院,胡同里的整体建筑格局和那些大宅院林立的地方是不同的。
铸钟胡同拐角较多,从鼓楼西大街一直延伸到旧鼓楼大街,整个轮廓勾勒下来,恰好近似一个“厂”字。
其实,旧古楼大街、鼓楼西大街与北二环开展的这个三角区内的几条胡同都呈“厂”字型,如铁影壁胡同、迁善居胡同等。
在这条狭小简陋的胡同里,曾经住过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名字历尽了风雨,却始终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气质,他就是梁漱溟。文革期间,梁漱溟先生在这条小胡同里(41号)居住了大约七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