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超负荷把事情做完了,似乎周六的早上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懒睡。
一连声脆雷响在窗外,鼻间似乎隐隐传来雨水的湿润气息。起身朝窗外瞄了一眼,楼下的地面的确是水淋淋的。看起来刚落过雨的样子。
随手拿起手机,看到夜里未来得及回复的消息,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声:“外面打雷呢,好像也是下雨了呢。”
朋友电话马上打了过来,戏谑道你还能管着天公打雷下雨不成。不由得笑了,回道:“那是自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自然是管不得的。”
昨晚上本是说好了要聊聊的,结果朋友被事情绊住,我又睡下了,早上于是重启晚上被中断的闲聊。
少年时候,倒的确是欣赏古人秉烛夜谈的知交之情。不过并没有遇到几个这样的人。现在却像是回到了旧时候,简单澄明地聊着一些琐事,居然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承君却并非是故人。不过是言语投机的旧同事罢了。何况隔着海峡,倒是没有时差,文化差异却是有的。出身小康之家的他却并无纨绔习气,做事理性,为人却颇多挚诚。虽然我时时调侃门第差异,他却说留学的经历让节俭的习惯已深入骨髓,甚至还推荐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品牌给我。
一个人走在自己的人生里,会遇见多少人呢。扣除了那些过客,能成为伙伴、朋友或是知己的,又能有几人呢。
少时读红楼,看黛玉宝玉的知己之说,还不甚明白。及至受了人世种种的风霜催逼,再不能肆意歌哭了,再想到书里的知己之意,方更觉出可贵及可爱来。
絮絮讲了半晌,方打起精神来做了早餐,胡乱吃完打开投影,翻出《小猫巴克利》看起来。
开头并不吸引人,甚至让人误以为又进入到庸常重复的生活环境里。及至少年关于“命运”的旁白响起,悲剧露出狰狞的一角,人不觉被带入到剧情里。
兼之场景为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地铁站、夜市铺子和车水马龙,更是有几分虚实相间的意味。
少年见证了了一场兽性和人性的博弈,用勇气和智慧帮助了动物,也获得自己命运的救赎,终于不再沉溺于悲伤和逃避,开始回归自己必须直面的人生。
不合时宜地想起鲁迅先生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告别时,小猫巴克利一直背着身不舍直接相送的模样,像极了读书时能喜欢过多年的那个少年。因为父亲受过伤的缘故,也或者年少失怙的经历,他也是从不肯去车站送人的。
小时候村口的麦田,上早自习路上踩到的露珠,秋天里夜寒白天热的感受,那条必须路过的大河时高时低的水位......清晰而真切地刻在脑子里。
图源:网络古人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没有比这词句更直白真切的了,道出农家风貌,道出布衣知己的情义,念着这平实的句子,生生一幅画卷就在眼前了。
古今时异,情义却同。如今你我虽隔天涯,能有微信或是电话互通讯息,便如同古诗里的相交之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