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风骨,何去何从

作者: 美文散文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20:44 被阅读31次
    个性与风骨,何去何从

    夜深,耳机里放着蒋勋说红楼,渐入睡境,却忽然听见”嵇康”二字,便又坐起,细细听之。

    这个名字似乎伴随了我的中学时代,在那些要交周记却又缺乏写作话题的日子里,嵇康便成为了我周记本里的常客。我总是装作很懂他,很崇拜他的样子,在文字里替他抒抒情,抱抱不平。只是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听过这两个字了,随之其精神风骨也在我的世界渐渐淡去。如今想来当初也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凑凑字数罢了。

    说起嵇康这个人,作为竹林七贤的他潇洒,孤傲。该喝酒喝酒,该高歌高歌,随时随地抱着一种“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人生态度。传说嵇康虽入官场,然对于他喜欢的人便正眼视之,对于他不喜欢的人则以白眼视之。可谓黑白分明,十分任性。《世说新语》里山涛评价嵇康,说他的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所以他吸引青年人的其实是他的酷和有个性。而他恃才傲物,不屈不挠,不与小人为伍的人生信条无疑也符合一众愤青学生的人生追求。于是自然有许多年轻人喜欢他,崇拜他,追随他。

    但是这种喜欢必然随着年纪的增长与社会阅历的丰富而荡涤殆尽。我们逐渐开始接受一种社会教育叫做“高情商”,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圆融但安全的人。人情社会是会吃人的。曾经有人对嵇康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嵇康的所谓魏晋风骨绝对无法在复杂的人情社会下存活,而他最后也的确是被吃掉了。所以我们开始努力做一个“高情商”的人,笑脸相迎,不显山不露水,把自己捯饬得光芒晦暗,尽量不被发现,以摆脱被吃掉的命运。一开始我们对于个性的压抑多少有些不适,也曾意图反抗,但慢慢地我们发现虽然没什么个性,但生活很顺畅,门路很广阔,办起事儿来似乎真的比张扬个性容易很多。于是我们开始学着去享受这种压抑个性带来的安全感,以至于某一天当我们突然想起那个叫嵇康的古人,突然想起我们曾经的追求,竟是连重新张扬个性的勇气都没有了。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承担因为要个性而被吃掉的人生后果。

    或许有那么一些人真的鼓起了一点点勇气,打算靠着归隐来躲避,顺便重拾自己所谓的个性。有人去了山中,有人去了水边,泡泡茶,种种地,似乎真的过起了竹林七贤的生活。然而当初一点点的勇气终究敌不过生活的压力、金钱的欲望以及多年形成的不被吃掉的价值观。于是有人在山中开起了民宿,有人在自媒体做起了营销,林林总总,终究不过是原点。

    到底个性与风骨何去何从,这份勇气是终成《广陵散》绝唱,抑或是有所转机,尽未可知。

    已是深夜,熄灯睡去,以免失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性与风骨,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sp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