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撒哈拉》再来看《雨季》,就会明白三毛的序言中所指的“柔弱的二毛”是什么含义。
相比于风沙下呼喊的三毛,这时期的三毛简直装满了细腻的青春的小心思。也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来到大漠,对于三毛来说是一场蜕变。
三毛的雨季,是很多少女都触摸过的雨季。
小时候和男生们互扔的沙包里,装了几分沉甸甸的欣喜和隐秘的挑拨呢?和心仪的男生对视后,恶狠狠或羞答答地避开,又有几分是伪装和忸怩作态?
小朋友心中不敢直言的喜欢,让我们直到长大都对异性讳莫如深,仿佛多说两句就在了一起,多走两步就私定终身。
其实不是的,你看她后来经历的这么多深深浅浅的友谊,都留在她生命里一笔。那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产生的生命联结,无关性别。
毕竟是含苞欲放的雨季,沾着雨露的清新的香气一点一点探出来,这未知的世界无限美好。
也有小情绪。对家人的气愤不满,对大人颐指气使的看不惯,十几岁时有过的小脾气,都被这个二毛逐笔落墨一一绘来。
原来三毛也不是天生遗世独立无牵无挂啊,原来是这样的性子蜕变成了后来的她。
她自己也曾在序中写到,不管怎样,雨季是三毛的成长轨迹,而不是说柔弱就不好。雨季也同样是三毛的一部分。
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猜疑,但对小孩子来说是只有炽热的感情的。哑巴兵的故事,是真的应当有所警惕,却也是真的可以让一个小孩子一生抱憾。
最需要呵护的年纪出现的可以分享喜悦的人,总是会触动潜意识的期待。
我也有过想要如此珍惜的人,但那时太小,不懂得如何与珍重的人维持一生的联系。
他是我的历史老师。从最开始,我就对他仰慕无比。讲述历史的时候挥毫的神气,指点江山又娓娓道来的姿态,像是在讲述他生命中最铭刻的故事。我就这样一步一步,被他吸引。
喜欢啊,是真的喜欢,却不是那种喜欢。如果非要比喻,那他应当是我人生中追的第一颗星吧。
就是那种小孩子式的想要靠近,才最让人心心念念一辈子。才让人体会到,原来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雨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