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录写给谁看?|520亲子成长迹

作者: 鱼水得渔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09:50 被阅读66次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刘澜的文章《我的公众号是写给三个读者看的》,刘澜是【得到】App《刘澜·领导力30讲》的主理人,正道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有《领导力十律》等多部著作,是唯一获得哈佛商学院年度领导力论坛邀请的中国专家。

文章中提到的三个读者依次是:

第一读者:刘澜自己;

第二读者:一个叫易广兵的读者;

第三读者:刘澜的小儿子;

第一读者是自己,是因为刘澜写公众号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学习,所以输出的内容很多事自己还没有想得很清楚的题目,他不管读者是否感兴趣,但一定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第二读者是一个叫易广兵的读者,易广兵是唯一一个几乎每天都留言的读者,且留言可以启发到刘澜,他是真学习,所以刘澜为他而写。

第三个读者是刘澜的小儿子,因为有一天,他惊讶的发现小儿子可以说出他公众号文章的内容。

看完首先想到的就是【520亲子成长迹】社群的核心:记录,让我思考的是:我们的记录写给谁看?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记录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有有很多宝爸宝妈记录的目的是想要通过记录,给孩子留下成长的印记,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循,当孩子成年时,送他一份成人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所以,如果是这个目的,那读者就是:孩子。

也有很多宝爸宝妈记录,是为了让自己在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路上,通过记录有更多的思考,反思和自我觉察,让自己的成长有迹可循,其实也就是跟刘澜老师一样目的,记录是为了自己学习,所以,如果是为了自己学习,那读者就是:自己。

还有宝爸宝妈记录,是为了教别人怎么做好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为了吸引粉丝,是为了新媒体变现,所以,如果是这个目的,那读者就是:关注自己的粉丝。

三种目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更重要?如何排序?

我个人的排序是:自己>孩子>粉丝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自己学习成长了,才能带动孩子更好的成长,所以,第一读者应该是自己。

为了孩子做记录,因为我们深爱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点滴成长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为孩子记录,给孩子看,意义非凡,值得做。

最后才是粉丝,写给粉丝看的时候,记录的可以是一些自己很清楚的话题,记录一些读者感情去的话题等,虽然这种教别人的记录方式,也可以让自己成长,但这可能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如果写作功力一般,可能会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一开始,应该追求的是自己成长,和未来对孩子的意义,而非粉丝,其实只要长期坚持记录下去,量多了,就会引起质变,质变的时候,教别人的模式,也变得水到渠成。

先完成,再完美,记录也是如此。我们记录首先为自己成长,其次是孩子,最后才是粉丝,不必刻意追求粉丝,如果有个别的读者想易广兵一样热爱你的记录,那便是锦上添花的事。

之前有520的字友跟我说,他们不太会记录,很多记录的都是流水账,发在群里给其他字友看的时候,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会有心理包袱,今天,我想对字友说:

先问自己:我的记录写给谁看?思考5分钟。

定位好自己记录的目的,为自己和孩子,还是粉丝?放下包袱,大胆记录,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记录自己不懂的,不要在乎记录写的好不好,记录本身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只要记录的过程让你有思考,有成长,你就是最大的获益者。

即使你记录的是流水账,对孩子而言也是意义非凡,未来孩子一定会感谢当年的你为他记录的生活点滴,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循;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那些年的;让孩子知道因为这些记录,他活过,因为:记得的,才是活过!

刘澜老师在文章中强调了一句话:只要写作都会有收获

同样,在【520亲子成长迹】社群,只要记录,都会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在520社群:育儿育己,相互陪伴,彼此成就!



1年52周,10年组成“520”。1周1篇育儿记录,10年之后,记录替我说出“我~爱~你”!

【520亲子成长迹】,一个关注家庭成长的社群,小班制精致群,52人报团儿成班,互为字友,彼此见证成长之路。

孩子有你的陪伴,你有我们的陪伴,加入520,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见字如面”!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发起人,一个持续记录者,如果你也在做记录,也想让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欢迎点击链接或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

链接:【520亲子成长迹】(点击查看520社群详情)

扫码加入5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记录写给谁看?|520亲子成长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ci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