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开立录用电话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是时候结束了!”
此时距离6月5日刚好53天,那一天是周一。当我一大早就被各种邮件催着帮忙协助解决gerrit评审退回率的问题时,我一遍遍地在心底呼喊“我要换工作,我要换工作,我要换工作”。
而今天,当我真真切切地拿到我期待已久的offer,从通信行业的配管成功转行到医疗器械的项目管理,我却流着泪在心里放弃了这个机会。
要说明白我为何要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先得对我的求职之路做个简单的复盘。
【初衷】
事实上,从入职配管岗位的第一天,我就想过要离职。
因为我一个好好的Android开发岗被调为配管,打乱了我在学校时对职业生涯的模糊规划。当初我就是因为可以先做2年开发,再往项目管理或产品经理上转,才放弃成都华为java开发岗的机会,远赴深圳。
可我作为应届毕业生,有什么权利对公司分派的第一份工作说“不”呢?
于是乎,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在2017年8月份,从零开始学习配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9月份逐步介入工作,到11月份提前转正,2018年1月份被评为优秀员工。
领导和同事都觉得我这个配管做得不错,但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痛苦。
多少次,我半夜对着出租屋的衣柜流泪,早上起来还得佯装微笑;多少次,我中午睡不着觉只能干巴巴等闹铃响起,下午就用凉水让自己打起精神。
也许这样一份看似轻松少加班,没有项目压力的工作很适合一个女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的职业价值观——成就感,管理和利他主义。
而这样一份各个项目都要参与,整天帮别人解决问题的万金油工作,我能获得的成就感微乎其微。本就不喜欢编程的我想要学点别的东西,又不敢在上班时间学。一个人最重要的8小时,对我来说却是大大的浪费。
就这样,本着对成就感的追求和不想在技术上深入的念头,我终于在那个周一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工作。
【行动】
既然是因为痛苦滋生出来的动力,那必须要好好做个计划。
因为我当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就先从自身着手。拿了一张A3纸,把我现在具备的通用技能、专业技能、成就事件……一一做了剖析之后,还是没啥底气。
不过,我在A3纸上把我觉得求职应该准备的部分都列出来了,从底层的自信准备,到能力准备,以及面上的形象准备,我都做了大致的行动方案。
然后,老规矩,贴到出租屋的墙面上。
紧接着,我制作了一份2页的简历,挂到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猎聘网上。当时连岗位都不知道选啥,看着名字感点儿兴趣的都写上了。什么培训专员,人力资源,研发管理,文档工程师……看这些职位,你就知道我当时是多么无知了。
好在有些用人单位还是很善良的,他们会耐心地读完你的简历资料,然后从众多无用信息里挑出一些对口的点来,再试探性地打电话找你去面试。
这不,麦科田公司的研发总监就看中我研究生的Android开发经历。听说我不想做开发了,还诚心邀请我去面试,说做需求,人力资源等都可以啊。
于是乎,我就在第二天下午,开始了我的第一次面试。
从那之后,我几乎都保持每周一个面试的节奏,稳步向前推进着。从一开始的只有个模糊的行业方向,到后来慢慢确定了需求分析或项目管理这2个岗位。期间重点准备我研究生做过的项目,偶尔抽空看点儿《PMBOK指南》等知识。
【结果】
截至今天,2个月里我总共参加了7场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面试。其中,拿到4个offer,分别是:华为的测试岗,影迈的商务岗,OFWeek的技术编辑岗和开立的项目管理岗。
失败的经历中,麦科田连面3面,面试官当场说得好好的,事后就莫名其妙没了消息。据后来分析,可能是当时没啥经验的我要的工资太高了。
雷诺华这个公司招聘信息是写的项目经理,但去聊了之后才发现,他们要求我做技术带头人,兼职项目管理,于是我这个坚决不想再写代码的人,果断拒绝了。
而面华大基因的需求分析岗和开立的项目管理岗,才是真正把我虐哭,也是促使我做出今天这个决定的最直接原因。
【多么痛的领悟】
上周五我请了一天假,坐了2个小时的公交车到盐田区去面华大基因的需求分析岗位。
第一次给我安排的2个面试老师,聊了10分钟后对我说“我觉得你的经历更适合去做具体项目的需求分析,而我们这个部门更多是去跟政府部门打交道”。于是,他们好心地把我推荐给另一个部门。
第二次的这个老师人特别好,花15分钟问完我的经历后,对我说“我觉得你做过app,适合去我们大健康团队,他们就正在做内部员工体检的app”
于是乎,在等了1个小时后,我顶着中午12点的太阳,赶往2公里外的华大基因三办,与4个面试官详谈。
这些面试官兴许是做技术的,跟前面2次的老师问的问题都不太一样,他们不问你的项目做什么,而是问需求分析这个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怎么证明你能胜任这个岗位?”
虽然我用我自己突击看过的《软件需求》和研究生项目经验,勉强支撑,但明显看得出,我的回答无法令面试官满意,尤其是其中那位女士(真是同性相残啊☺)。
走出面试房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没戏了。
谁料想,第二天去开立面项目管理,走进会议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做笔试题(2个月来的第一次),然后由上次电话面过的那位面试官拿着我的考卷,对我进行一面。
也许是因为我的选择题答得太差,面试官直接指着材料分析题让我解释。当我用仅有的那点儿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方法论解释了3点之后,她委婉地指出“你的第一点和第三点都很新颖,我还没听到别人这么讲过呢”
一面,二面,HR面,到谈工资的环节了,他们一再强调“你虽然有一年的工作经验,但这些都跟项目管理不相关。所以,我们给不了你期望的薪资”。
中午11点30,面试完等公交的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感慨“找工作是需要硬技能的,什么综合能力、沟通能力、情商高、自学能力强……这些都不管用。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就是不会,再多的解释在别人看来都是个笑话。”
【收获和感谢】
找工作这么久,我深切体会到2点:
第一,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2016年校招时,我是全专业第一个签三方的人,总共也就面了4家公司就结束了校招之旅。直到这2个月,才让我切身体会到找工作绝对不是一件草率的事情。
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在什么行业发展?想做什么岗位的工作?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多去找各种渠道,争取到自己意向的公司面试。多去尝试,多去试错,多去对比,坚持不懈,直到拿到自己喜欢的offer。
想当年,我们那个工作一年后再来读研的同学,她会坐火车跑到很远的公司面试。别人都心急火燎地在10月份之前签了三方,她淡定地等到11月份,终于等来了自己心仪的offer——去哪儿的产品经理。
如今的我,不过是在还当年欠下的债,踩当年没踩过的坑而已。
只可惜,我再也没有校招时的身份优势了!
第二,能力不够,再折腾也是白搭。
我要转行换岗,就等于主动放弃了这一年在配管岗位上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我定位的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岗位,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我显然并没有做好准备。
给我offer的四个岗位,更多的是把我当作应届毕业生看待,他们看中我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愿意花时间来培养我。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给到我想要的薪资待遇。
作为社招生走过一圈之后,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老板不看你的增量,他们更看重存量。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招你去,就是想让你尽快给他干活,产出价值的。而你,必须证明“你能胜任这个岗位”,他们才可能考虑给你一个机会。
我这一年貌似没闲着,但学的东西太杂了,拆书、写作、理财、社群运营、新媒体……样样都想学的结果就是,样样都不精。
有句话说得好,“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个道理在职场上同样适用。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必须展示出你在这个岗位上的专业技能,老板才会把这个饭碗儿给你。
不然,你跟老板说,你综合能力很强,什么都能做一点儿,老板只能说“好,那你去打杂吧!那刚好很适合你!”
想清楚了这些,我终于决定忍痛放弃目标行业目标岗位的offer,想要花几个月时间,针对我想要的,狠下功夫去提升技能。
在此,特别感谢弗兰克老师、方文波老师和kelen刘老师的职业规划指导,以及愿意招我去做商务岗的李总、给我项目管理岗的郑老师,还有帮我内推的师兄师姐,你们都是我求职路上的贵人,感谢你们无偿当我的职业咨询顾问!
网友评论
因为刚工作一年,自己能力,经验都还不够,所以喜欢多总结,希望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