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如水,又是这样一个夜晚,我路过了这条明暗交错,人烟稀少的城郊公路。
风吹过我的脸庞,像童年的夏天,在村外的河滩上,河水漫过脚背。道路两旁的路灯,因为路面施工,已经出现阶段性失明,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将身体隐没于两旁的行道树里,与这条问题公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而我,只是这个夜晚的赶路书生,这条道路的匆匆过客。我将自行车的速度骑得飞快,像一尾逆流而上的鱼,两旁的树木像河流两岸繁盛的水草,从我的眼前渐次流过。

这条公路绵长曲折,我曾走过无数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路,有荒草丛生的山间小路,有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有狭窄拥堵的水泥公路,也有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村庄通往小镇的那条乡间小路。
记得那年高一,初次住校,爷爷和舅爷一起送我去学校,那是一个明媚的周日傍晚,阳光灿烂昏黄,天空高远澄亮,散落的云朵像田野里盛放的棉花,将天空擦洗得更加蔚蓝洁净。我背着书包和米袋,爷爷提着被褥和脸盆,舅爷拎着水瓶和饭盒,我们仨走在起伏的乡间小路上,像海浪上的三点帆,耀眼,醒目,韵味绵长。

在最后一截施工路段,我减缓了车速,这段五百米左右的路面崎岖不平,伤痕累累,雨天泥泞不堪,晴日尘土飞扬,也许每天只有在这个时候,它才能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像所有经过这里的人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安然入睡。
在这截路段的某个拐弯处,一个瘦小的阴影在昏暗的路面缓慢移动,犹如电影胶片上的图案,那是一个建筑工人正在推着斗车前行,他的深色的衣服融进这朦胧的夜色里,模糊不清,似有若无,让他的劳动与脚下的道路一起,成为了城市化浪潮中的简单缩影,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不断变化和延伸。

十五分钟的车程已经接近尾声,在最后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我停了。夜色苍茫,温润如水,这条路依旧向前延伸,无限深远,而我即将左拐,结束归途。在人生的许多个十字路口,我们常常会迷失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但是,只要知道家的方向,心灵便有了归属,即使殊途,终究同归。
绿灯亮了,我走了,身后,夜未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