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新学期观课札记之③开展有目的、分层、分类、能改进观议课。
九十月份是各学校听评课的黄金月,笔者本周又听了二个学校12节不同学科的课,现将一些所思所悟分享如下:
一、组织方面
1、建议有所目的、有所侧重即带着解决焦点问题的学科重点探究的性质组织学科或年级组观议课。
2、赛课要分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评分指标、权重应有所不同,入职教师重常规,重技术,站稳讲台;中青年教师重创新,站好讲台;骨干教师重风格、艺术;站在更高讲台。
3、从公共评课表,走向体现学科特色、个性评价表,从学科1.0版迭代升级,项目、指标、权重动态变化。
二、课堂层面
1、多数公开课因准备过于充分,多数课都上不完,或出现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2、学生预习过度,导致假合作、伪探究,深度学习根本没有发生。
3、课件声光电太齐全,张数又多,教师成了播放员,过程性、需要计算、示范的板书内容用课件一下呈现最终结果,出现能看懂但做题时错误不断。
4、当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时,第一个学生发言后,第二个站起来学生缺少对上个学生发言的回应,也缺少论述自己这个答案与上述答案有何关联,自己思路是否受到启发,多数是一上来就说自己答案,称自说自话。
5、学生发言缺少有理有据逻辑推理表达,像我的观点是……,理由是……这样规范陈述较少。
6、合作探究时有一些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啥也没学,展示反馈时也听不懂!不如教师把这些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讲解、点拔、指导,为其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议课层面
1、不能开成批斗会,也不能开成虚假赞美会。
2、不能让能说会道"议霸″霸占、控制发言权。
3、所提建议很正确,但没有在做课教师最近发展区,做课教师当前根本做不到,难为做课教师,即建议不接地气。
4、议课是对做课教师反馈,缺少对上课所在班级学生反馈,只关注教的改进,忽视学的改进。
5、议课多呈现同一低层次交流,缺少高层次引领,出现萝卜炖萝卜仍然是一锅大萝卜",缺少一块肉来改变汤的味道!
6、问题、建议只记录在听课本上,缺少一课多轮突践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