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小学语文教师
《灰雀》一课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灰雀》一课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作者: 暗香疏影手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7:18 被阅读214次

文本解读:

《灰雀》是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美好品质和练习写简单的事,前两篇《司马光》和《掌声》写的是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让我们懂得患难见真情,给予别人的掌声也是对他人的鼓励和赞美,也许那将是带给别人一生的财富。

《灰雀》一课讲述的是有关列宁的一个故事,文中描写的灰雀是那么的惹人喜爱,不管是它的外形、动作还是歌声都会让人驻足观望。列宁到公园散步他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三只灰雀,就喜欢上了它们。他就时常带着面包渣和谷粒来喂它们,看它们那可爱的模样,仿佛自己也和这几只灰雀在一起嬉戏玩耍。灰雀的自由与快乐就在树林中,只有在大自然中它才会生活的无忧无虑、想飞就飞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唱就唱没有人会阻止也不会被人惊扰,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也正是触动了列宁的心,列宁就爱上了它们希望它们永远是这样的可爱和快乐。

然而有一天,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着急就像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宝贝。这时他发现了树底下有个小男孩,就问小男孩见过灰雀没有,他从小男孩的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就断定灰雀是被小男孩带走了。可见他的察言观色是那么的细致,于是他就用真诚而又关心担忧灰雀的心情自言自语来打动那个男孩,男孩被他的这一举动感化了,决定放弃灰雀告诉列宁说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它没有死。列宁为了维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相信他是个的诚实的孩子,就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果然第二天灰雀回来了又在枝头欢快地婉转歌唱,列宁看到后又惊又喜,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关切的询问灰雀昨天去哪儿了。从他简单的话语和开心的表情上也透露出他对灰雀的爱,爱无需用言语表达,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候就写满了爱意。此时此刻的小男孩低着头沉思,既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惭愧,也是对列宁的道歉,更是对自己一种心灵的释放。列宁看到此也很欣慰,他没有费力既要回了灰雀又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正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生为一只灰雀真是幸运,得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爱,然而正是这两种不同的爱,让我们明白爱不一定要据为己有,只要他生活的幸福快乐,过着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我们哪怕只是远远的观望也是一种幸福。列宁的行为打动了这个小男孩,小男孩让灰雀回归了大自然,也不愿把自己对灰雀的爱牺牲在牢笼中,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列宁的这种大爱是无人能及的,正是因为这种大爱他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俄国的“十月革命”,正是这种大爱才让我们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并发扬他的优秀品质。他爱的不只是一只鸟他向往的是一种自由,他爱的是下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希望他们真诚善良快乐的学习生活。这就是列宁这就是列宁的优秀品质, 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这是本课教学重点)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人物

1.出示《蜜蜂引路》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找出主人公,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2.介绍人物:列宁简介(出示课件)

3.讲述故事《诚实的孩子》认识小时候的列宁为本课内容做铺垫。

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列宁的另一个故事《灰雀》,从题目看好像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去了解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了解内容,感知情节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不懂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学习。

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指名让学生来读并帮助纠正字音。

3.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思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本内容。

三、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列宁为什么喜欢灰雀?

2.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列宁的用心用情。

3.当你喜欢一件东西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4.当有一天你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是什么感受?列宁呢?感同身受。

5.分角色阅读对话,体会各自的心理活动,并读出当时的语气,体会列宁的担忧着急、惋惜关心灰雀的心情。

6.当你是那个小男孩,看到这一幕听到列宁的话,你是什么感受?你又会怎么做?

7.当列宁第二天看到灰雀回来之后的感受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小男孩又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8.思考:列宁为什么问灰雀而不问小男孩?

9.列宁和小男孩都爱灰雀,你更喜欢赞同哪种爱,说说你的理由。

10.小结:爱不一定要拥有,放手也是一种爱,就像你的父母把你捧在手心里是爱,但这种爱会很累会让你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感受,不如放手让你自己来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会活的有尊严更自信。

四、延伸拓展,感情升华

1.列宁对灰雀的爱是给予自由,而对小男孩的爱是尊重,让他做个诚实的好孩子,这就是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3.假如你是这只灰雀,面对列宁或小男孩想说点什么?

4.学习并积累列宁名言。

五、课后作业

1.搜集阅读列宁的一些故事,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2、把读后的故事写写感受。

相关文章

  • 《灰雀》一课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灰雀》是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美好品质和练习写简单的事,前...

  •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对话。 2.能根据提示语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3.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

  • 文本解读2

    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文本解读要尽可能深入,但教学设计时,对学生课堂上的...

  • 马骉:锤炼过硬的文本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础环节,对教学的成功起着奠基和保障作用。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跟了解学情、设计...

  • 7.31读书笔记

    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1. 阅读文本的解读。对教学文本的解读高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对教学文本解读的...

  • 特级教师薛法根《有效学习的设计策略》

    如何才能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如何以文本为载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随着统编教材的...

  • 《花的学校》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是一首儿童散文诗,是印度诗人,哲学家的诗作,郑振铎翻译。整首诗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人间最宝贵的...

  • 文本解读的基本态度

    文本解读的基本态度 ——以《孔子拜师》为例谈教学设计的思考基础 1 文本解读,既要尊重,也不必顶礼膜拜,尤其是纳入...

  • 韩军:论教师的“真实阅读”

    朱自清自己阐释《背影》灵魂 教授特级批判朱自清 ←推荐 教师在“教学之前”,在“教学设计之前”,在“文本解读之前...

  • 听课随记

    1 .教学设计要紧贴文本,紧扣文本主题。语文课的魅力就来自于文本语言文字字里行间,就看我们授课者怎样解读,解读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灰雀》一课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w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