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

作者: 马踏飞燕J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18:54 被阅读0次
    老城

          潮汕相对于潮州是更为广泛性的称呼,好比广府之于广州,客家于梅州;涵盖了粤东凤凰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凤凰山横亘于北部,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站在平原北看,就像一只大鸟凤凰拖着一条大尾巴矗立而得名。山最高峰1500米,高山出好茶,出名的有“凤凰单枞茶”。此山顺势而下到海边有几条江水,沿岸是适合生活的平原。整个看有山有平原还有沿海地带。因为有高山阻挡,能抵御些寒流和内地纷扰,有相对封闭性。从战术上讲,得之高地后居高临下,内境将无险可守也。

    图例

            这里的自然条件来看不是很好,放在古代也可以用“穷山恶水”称之。

    潮汕人的来历

    来看看这块土地上的早期人们。

    1-陈村人------在原潮州城陈村附近考古发掘的距今6000-8000年人类居住遗迹显示当时人是居住在平原沼泽附近渔猎,主要食物是牡蛎等。因为除了残骸外,还有大量石制开壳器。

    2-俚人--------继“陈村人”后,俚人成为这里的主人。“俚人逐水而居,僚人依山而附”,并称“俚僚”,时代大约在秦汉的“百越”时期。看出来俚人是善于水上生活而僚是善于山居的部族。随着汉族及其文化不断南下影响,居住在潮汕一代的俚人逐渐被汉名族同化,至宋代以后发展为黎族;僚人则多往西迁移,后来成为“壮族”的前身。

            从文字上看,俚和黎也是同音的,只不过意思更“洋气”,更“阳光”了些。现在还有“俚语”来表示“土语,乡话”等,显示更早更原始的意思。现在该地区带“黎”字的地名,大多是当年的俚寨;现在渔民穿的方便鱼业的短式“俚裙”也是过去遗留痕迹之一。

    3-瑶人和畲(she)民

            到了隋唐年间,一支瑶人翻越五岭进入粤东,定居在凤凰山中,成为畲族祖先。关于这一支瑶人,有学者认为是源自汉晋代武陵的“五溪蛮”,也有学者认为源自江浙一带会稽越族。

            总之,数百年后南宋史志称为“畲”,因此,畲族常被认为是瑶族的一支,称畲瑶。畲字的本意是“刀耕火种”之意。  经过数百年发展,繁衍出盘、雷、蓝、钟四个大姓。分布相当广泛,以至到广州增城一带都有畲户。

    生存争斗与冲突

            自唐迁来,粤东畲族和当地土著一直有纷争(占地牌式冲突),自宋末至明朝更是发起了多次规模浩大的起义事件,当朝发兵进行干预的记载很多。这里暂且提一下唐朝的一段插曲:

            唐(公元669年)“泉潮蛮獠之乱”,派归德将军陈政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3600人,从河南光州(现光山、固始等县)出发南下入闵平乱。请注意,泉州即现在福州(泉州那时称平州);潮,就是现在的潮州。

    开始一段进展受阻,请兵。于是陈政两个胞兄和75岁的老母,魏太夫人带家眷及部队5000人“尽室南来”。终于在陈氏两代14年平定闵粤。由于泉和潮距离较远不便策应,陈政继任者~也是儿子的陈元光禀奏朝廷在两州中间设立了“漳州郡”(现福建漳州,两省交界),从此,陈元光被封“开漳圣王”。时至今日,陈氏家族很多人散居海外,很多人回来信阳地区认祖归宗,这两个县也成了著名“侨乡”。再往上看,虽然陈政父子驻守豫南且生长于斯,但祖籍源自山西。所以,从历史人事看,中国各族群混合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浓于水!

            再说回来,在几个朝代不断镇压之下,部分畲民逐渐从潮汕开始外迁。宋代以后,部分迁至福建山区,明初开始进入浙江……至近代除还保留依稀痕迹外都已经被同化。

            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客家人”南迁的遭遇,到韶关去“朱矶巷”看客家人留下的迁徙痕迹,过程描述几乎一致。所以也可以视其为“客家人”也是没错的。

    4-胥(xu)家内迁

          胥家,旧时泛指闵粤浙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以捕鱼采珠为业,世代以舟辑为家。有学者认为胥民源自古越族,且有不少南来的中原人渗入其中,因战乱等因素被迫在江海之间避难,因此形成独特的胥家群体。潮汕沿海是古胥家居住地之一。考证有麦、濮、吴、苏、何、顾、曾七大姓。

            历史上几个朝代都对海事进行从严管理,发过“禁海令”。特别是经历过“东瀛浪人海盗”之乱后,政权加强对不确定的人流和行为的监管。胥家内迁应该都是政府组织安排的。就像历史上几次大移民一样(比如“山西大榕树”、“湖广填四川”、“襄樊大集结迁移”等)。只要有了能生活的土地,什么事都好办。

          不但有迁来移去的,还不断有往东南亚拓展,比如祖籍潮州澄海的华裔郑信(清朝时期),甚至还带领暹罗国抗击缅甸侵略,统一全境,后来成为一国之君。

          总上,这块土地,南来北往,云聚雨散早就融合多次,就像一锅粥,平原人放稻米和水,山里人添加山货食材,海边人送来海味,慢慢的融合各种辅料和调味加上时间的调制,最后成了当地各群族都钟意的口味,至今仍品鉴。

                        二,现代潮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曾说,潮汕美食能看出来哪种食品是来自什么朝代遗传,仿佛年轮和地层堆积,都能找到过去每个不同时代的信息。

            总得来说,口味是清淡鲜甜类,可能是气候热的缘故。分几类吧,家常菜有“炒芥兰”——算得上雅俗共赏菜,常用猪油渣炒,有说是厨师的第一道门槛;

    爽脆微苦的芥兰

            说起芥兰,听潮汕人讲,施用人粪尿种出才好吃!过去老城里还专门有收尿车拿去去浇菜的,好像收废品般给点小报酬,甚至讲究的要用手指沾沾放嘴边尝尝验证一番,看看有没掺水!

    这个菜炒得好可以谈

            海鲜类(鱼虾螺等);卤制类(猪肉,鸡,鸭),主要有卤水拼盘,狮头鹅,猪脚饭等;汤煮类,代表的有粥糜,粿条(粉面),牛肉丸牛肉汤等。酒类就只有米酒类和炮制酒,都是度数较温和的酿制;茶就是小盏功夫茶了(绿茶)。

    大巴上也要备的功夫茶

          除了海鲜类,其他食材内地人都很熟悉,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要说差别就是精细和更讲究了。尤其是对猪油猪油渣的运用,非常有共鸣。现在还有猪油糖和猪油饼点心。香港食神蔡澜至今高呼“猪油万岁!”说明都曾共有过猪油飘香的时代!

    三,善饮的潮汕人

            虽说这里不产高度酒,但是我见过的能喝白酒半斤八两和内地人不上高下的广东人就数潮汕人而不是其他,很奇怪。性格上他们也更外在,眼界上没有地域差别,爱跑江湖,善于和外地人做生意。

            潮汕商人很厉害,海内外很多富豪,比如李嘉诚(祖籍福建),姚政华,马QQ等。这么多好牌,为啥潮汕发展的不太好?

            这两年,有当地研讨说要发展好的话,须将汕头潮州揭阳合并成一大市,三者中部建机场,资源共享,打造新板块经济。但这种合并不是这么简单,要合并的区域很多,如深圳惠州东莞,广州周边等,利益冲突太多,协调和安置分流都是一个大事。

            说到发展不均衡,我发现汕头这边的人对汕尾那边的还是很有不认同,有优越感。在一次聚餐上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下在坐的汕头朋友,果然,听说后立马叽里咕噜发表了一通不满,算是印证。但具体情况不甚了了,因为各地区都有差别,也正常……

            潮汕人还有个特点,非常善于游走政商关系,铺垫手段大方大气,显示出不凡的财商情商。

            留意一下潮汕籍顶级富豪(东南亚)都是了然通透人生的哲学家:89岁的李嘉诚在其资助的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说,“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从以身印证来讲,堪比哲学家还通透!

          当然,重男轻女,多儿多福(有的生十几个孩子)的观念在当今社会教育都是问题,只能是粗放式家教,在竞争中也要缺失许多机会。也有潮汕人显示出了这方面的焦虑。

            不管怎样,潮汕人都是有浓厚特证一群人,有传承也有不断进取,想出人头地,好斗爱赌。

            最后,潮汕女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漂亮,无论长相和打扮和湖南四川美眉都没什么差别,光凭外表越来越不易分辨了。说到重男轻女,也听潮汕女孩说过,现在不一样了,女孩也很精贵宝贝了。

    听着都自豪感满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潮汕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c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