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心理的背后

作者: Miss_kiwi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07:26 被阅读79次

每一颗心都在受到震撼与破碎后,变得不完美,甚至病态

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犯罪分类为复仇性犯罪,这类源于犯罪者亲身经历过伤害,其严重程度对其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严重者会滋生出反社会人格,仇视社会甚至社会人,最后发展为有目的或无目的的犯罪行为。

【案例话题】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了解,凶手有着明显的反社会人格或极其扭曲的心理,同时是一个懦弱的人,他选择的对象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学生。这种失意、痛恨、自身的胆怯,将目标锁定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身上,着实令人愤恨。

这件凶残事件发生后,有学生给凶手写下这样一段话:“想把你碎尸万段,你要是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从这段话中分析这个同学的心理,首先是痛恨凶手的残忍,想要给予同样的惩罚,紧接着站在凶手的角度提出“杀贪官”的建议,是什么导致如此的心理,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PTSD

PTSD称为创伤性应急障碍,指的是经历或目睹一些死亡事件,或者严重受到伤害,从而产生的一种精神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多表现为麻木、易怒、痛恨,甚至产生暴力冲动行为。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儿童身上时,他们的大脑最初是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比如遗忘、忽略事实真相、或者转而衍生一段正向的事件补充。

例如曾经的911事件,事情发生时被附近学校的学生目睹,为了确保孩子的心理没有受到伤害,学校请来心理医生,医生让那些孩子画下当天发生的事,其中有一个孩子在画上除了一群小人往下跳,在大楼下他画了一张类似于救生床的东西,这就是自我保护,他在心里增加了一段故事,“这些人并没有死,他们都会落在这张救生床上”。

而案例中的学生,很明显有前期的PTSD症状,他除了表现愤恨之外,也同样的有了报复心理。这件凶杀案一定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但是单单是这样就足以让他心理扭曲嘛?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二、来自家庭

家庭是最容易改变一个孩子心理发展的地方,特别是童年阶段,一旦孩子形成自己独立判断的心理模式就会随着家庭带给他的“内容”变化。

原生态家庭正是如此,家庭的不幸会让孩子天生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别人,甚至于易怒多暴力,觉得一切都无意义。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后期对孩子的忽视,孩子的成长中因为缺乏爱,也不想给予爱。家庭暴力更甚,这种行为能够彻底摧残儿童心理,日易滋生的仇恨埋在心底,生根发芽,长大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同样施暴于比自己弱小的人。

所以可以有这样的猜测,这位同学产生的复仇心理,一方面来自于事件本身的打击,另一方面可能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安全感,或者受到暴力对待。

有那么一刹那,他会不会也认同过凶手,只是他觉得要杀就要杀最应该得到惩罚的贪官,而不是无辜的孩子。

三、伪英雄

为什么是贪官,在他的观念里,这些人是理所应当被除掉的,就好比土匪的“劫富济贫”的行为。他给自己扣上了一种“英雄”的帽子,只要杀的是应该杀的人,那就是正确的行为。

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时,加之自己调色的英雄主义,坏人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才会有“想把你碎尸万段”,也会有“去杀那些贪官”,这样自以为对的想法。

仔细分析来,他在构建一种扭曲的“英雄主义”心理,复仇的背后以“为民除害”来正名这种心理。这也是PTSD的一种自我构建,“他们都是错的,他们都应该去死”,这样的发展的方向偏离了社会轨道。

细思极恐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杀人凶手。

前段时间,西安就发生了可怕的砍人事件,据称凶手拿着拆迁的200多万赌球,结果输了精光,一时间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就选择报复社会,这种始料未及的心理变异是每个社会人身上潜在的疾病。

这是一场隐形的心理战役,每个人都是这个战场的士兵。

只有了解自己的黑暗面,才能看到世界的

5281---朱小楠

相关文章

  • 复仇心理的背后

    每一颗心都在受到震撼与破碎后,变得不完美,甚至病态 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犯罪分类为复仇性犯罪,这类源于犯罪者亲身经历...

  • KPI背后的复仇女神

    现在事业单位都在搞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这是在向企业里的KPI考核看齐。然而一味追求KPI也容易陷入误区,这方面很多...

  • 现实的童话:《基督山伯爵》

    主说,你将拔掉恶龙的牙齿,你将凶狮踩在脚下。 一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然而,复仇的背后,隐含着对黑暗现实的鞭挞...

  • 爱与斗的辨证关系

    爱的心理是仁慈、温馨和爱惜的感觉,斗的心理是恼怒、愤恨与复仇的情绪暴发,两者的心理状态皆然不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有...

  • 【83/1000】恨也渴望被看见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关系|你真能保守住一个秘密吗? 01见 复仇的故事你看过吗? 外国有《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故...

  • 语言背后的心理

    孩子英语期中考试,考试前我俩都轻松,毫无紧张感。 下午三点成绩公布了,老师表扬18位满分孩子,平均分96.5分。有...

  • 购物背后的心理

    排除需要的东西外,你可能会在购物再时买些暂时并不需要的物件,比如说,下周想要同家人去旅行,购物时你刚好看到了一件便...

  • 背后的心理原因

    1、阴影效应,缺乏安全感 儿时被父母或者老师严厉管教的孩子,在领导和权威面前会下意识地不敢说话。而被兄弟姐妹比下去...

  • 偷窥背后的心理

    自从有了网络我们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起来,那些距离我们千里之遥的人似乎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

  • 愤怒背后的心理

    回到家里,把自己藏在沙发里,就这么陷下去。 这两日被愤怒充斥着每个细胞,每一件事都在点燃我的怒火, 从一个人找我借...

网友评论

  • 一墨的清浅时光:我看到标题的一瞬,以为你要去收复失地😂😂
    (5370+小刀切)
    Miss_kiwi:@安墨的清浅时光 :joy::joy:
  • 青苹果叶:我以为你会去救那个孩子,结果你就给我分析了一堆这孩子怎么有病的,让我措手不及啊:smiley:
    Miss_kiwi:@青苹果叶 心理医生都只分析原因不出谋划策 何况我:joy::joy:

本文标题:复仇心理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aa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