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差异,作为财经从业者,历史和地理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是山川网(ID:CHlvxing)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小川在毕业后前后耗时近五年时间,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和百余座重点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日渐发现许多中国城市的发展轨迹,与所在地理位置关系紧密,从而有所收获。
我们在思考关于某个城市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时,往往过度考虑人为因素,比如政策和施政者,却往往容易忽略比人为因素更为重要的,也是刚性不可逆转的地理因素。比如说,无论中国未来的交通怎么四通八达,沿海城市依旧会是经济中心,这就是不可逆转之的大趋势。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大家必须首先弄明白一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是本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个概念,就是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那么,知道了这个理论工具,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胡焕庸线以西(以下简称线西)的,都有哪些省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四川西部的藏区。那么这些区域,能够让普通人知道的城市有哪些呢?基本上就是央视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那些:乌鲁木齐、拉萨、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我们下面一一来讲一下:
第一,存在感非常低,简直是低到了尘埃里。作为财经媒体从业者,小川每天阅读的新闻资讯量不可谓不多,但是基本上从来看不到关于以上城市的任何信息。包括经济发展信息,包括社会民生信息。站在媒体的角度,小川觉得原因除了当地没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这一点外,更多的是,这些区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的确,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北上广深每天都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这些区域,时间则是更倾向于停滞的。
第二,地广人稀,只有到了这里,你才知道原来中国并不缺土地。在大城市生活久了,每天早晚高峰那必然是人挤人,房价更是寸土寸金,你甚至总是怀疑说,为什么中国的人这么多。但是你到了线西的这些地方,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情形。广阔的土地一望无垠,基本上经常开车N久都看不到人影。这片土地面积超过中国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广阔国土,只生活了中国总人口的10%不到,人口密度和胡焕庸线以东(以下简称线东)的区域差了十几倍。
第三,经济落后,落后得让你累觉不爱。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就不说了,就连二线城市,这片土地上也一个都没有。整片区域里发展最好的城市,是兰州和乌鲁木齐,作为财经从业者,我只能说它们在三线城市里都算不上突出。而且从中长期的角度去看,它们的发展预期也是呈负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口一直都在流失。没有了人口的城市,那简直就是噩梦。没有了人就没有了商业,没有了商业也就没有了未来。
那么造成这片区域经济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呢?首先是历史原因,从两千年前的中国封建时代开始,这片区域的落后一以贯之,从未改变;其次是气候原因,线西的区域,海拔整体较高,气候也并不适宜人类生存,一直都是人口的净流出区域;最后则是人,浙江能够在现在大发异彩,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而线西的这片区域,基本以中国少数民族为主,而少数民族同胞对于经济和商业的兴趣,显然远远不如我们的汉族同胞。
有读者会问,那么西部大开发,新丝绸之路等等新的战略,会不会给线西地区带来什么巨大转机呢?在山川网(ID:CHlvxing)看来,作用非常有限。比如说,进一步建设线西地区的机场和高铁,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吗?并不会,方便线东区域的朋友过来旅旅游、消消费所能拉动的经济非常有限。相反,交通越方便,越会带动当地年轻人进一步向线东经济发展较好区域流动的进程。到了后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只会越拉越大。
这里正好再多说一句,哪怕是目前的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面积与中国相当,其经济发达区域也是集中分布在沿海区域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美国的国土是东西两面沿海,所以落后的是中部地区而已。事物的发展往往有其背后的趋势驱动,大方向上并不太会受人力影响,顺时顺势,一直都是小川的观点。
说到这里,读者们应该已经知道了,当下中国第一个应该逃离的区域,就是胡焕庸线以西的区域。说来可能有些悲伤,但是如果不是想要一生碌碌无为的朋友,如果你想要改变命运,可能都必须要放弃你地处线西的家乡,长途迁徙到线东打拼和寻找机会。哪怕你拼尽你的一生也并没有飞黄腾达,但是你要记住,你已经把你下一代的起跑线,大大往前推进了。一个家族命运的改变,一般都是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如果觉得北上广深距离线西家乡的距离太远,那么小川推荐大家优先考虑地处西南的成渝都市圈,因为虽然和东部区域相比经济水平尚有差距,但是未来成渝都市圈一定会成为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动机。
谈完了以胡焕庸线作为标准的线西区域,那么胡焕庸线以东的区域,是不是就都是发展均衡,齐头并进的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即使是在线东区域,依旧呈现由南向北,经济逐渐呈现阶梯型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到了最北端的东北区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个痛点。那么,这第二个区域,想必大家也已经猜到了,就是东三省区域。
照理说中国东北的地理位置并不差,而且交通也很便利,人口比例也以汉族为主,文化习俗也和线东整体相近。更何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区域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在政策上还受到了政府的重点扶持。更为关键的是,东北还拥有沈阳、大连这样的二线城市和长春、哈尔滨的强三线城市。这些条件都加在一起,貌似无论如何,东北区域都不应该发展得太差,但是为什么最近的十年,东北的经济竟然出现了断崖式地停滞呢?
第一,思维方式落后,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而更加凶猛发展的,其实是人们对于商业思维的理解有了大的飞跃。计划经济背景下诞生的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日渐衰落,市场经济下的民营企业充分竞争快速发展。但是东北人民似乎依旧还沉浸于毕业后就进个大企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涯,错失了这一波的经济发展红利。
第二,官本位思想严重,从而导致东北的行政效率极端低下。当地百姓无论想要干任何事,基本上最先想到的就是人情和关系。因为如果不通过人情和关系,事情很可能要么是拖上两三个月,要么是干脆就干不成。当地父母官更是钻进淤泥里根本不想出来,能贪则贪,能捞则捞,甚至到了上骗政府经济数据,下欺百姓鱼目混珠的程度。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非常困难,东北的重工业的产业,是从新中国初期就定下的,一直以来也是被当作“共和国长子”来对待的。因为在那个时期,的确国家最需要的就是重工业,基础建设需要重工业,国防设施需要重工业。但是时间发展到了现在,整个东北的重工业显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负担,过度的产能和低劣的品质,使得内需过剩,出口又不足。更关键的是这届开始的去产能、供给侧,更是给东北老铁们的苦日子雪上加霜。所以说到底,不能怪东北老铁每天直播双击666,要怪只能怪除了干这个,当下的东北也没什么好干的了。
那么小川给东北老铁们的建议,依旧是选择离开。别舍不得自己眼前的那一亩三分地,更别舍不得家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今天你贪恋热炕,明天有可能你就烧不起炕了。注意,这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当下的整个东北区域,人口和整个线西区域一样,处于人口净流出区域。每年有大量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离开东北,南出山海关,寻找自己未来的人生梦想。
最后,山川网(ID:CHlvixng)想要送大家一句话:即使留不在北上广深,也绝不要回到正处于以上区域的家乡。你当下的人生,是由你十年前五年前决定的;而你未来的人生,正是由你当下的选择决定的。选择大于努力,战略大于战术,人生很短,时间很快。莫要等到行将就木时,回忆整个人生,竟无一丝半点值得自己骄傲之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