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师父怎么看待老实孩子总受欺负的问题?
学诚法师:人要有仁慈真诚之心,并以智慧摄持,才能真正自利利他。心机与智慧,前者是烦恼,后者是菩提;前者目光短浅,后者看得长远;前者是在枝末上算计,后者是在根本上着力;前者一时得利,后者笑到最后;前者斤斤计较、机关算尽,后者坦然自在、心无犹疑;前者辛苦,后者洒脱。
![](https://img.haomeiwen.com/i7474478/8d469a45b491cf07.jpg)
网友:阿弥陀佛!师父你好!最近因为失眠的事情很烦恼,闭上眼就是幻觉,怎么才能放下?
学诚法师:幻觉会产生,也就会消失,不要在意它,“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网友:俗人怎么才能放下?
学诚法师:死亡来临时,一切放不下的都只能放下。
网友:请教师父,忘记和放下有什么区别?如何做到不忘记却能放下?
学诚法师:真的能忘记,就是放下了。只是我们常常用麻木来掩饰深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其实我们放不下的并非某人某事,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回忆其实是妄想,在幻觉中一遍遍加固内心的执着,然后骗自己说这是无法撬动的巨石。认清了烦恼妄想的本质,它顿时就轻如鸿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474478/4a5a19b8e48fb7d1.jpg)
网友:放下某件事有时会让人觉得是软弱的表现,反而受人欺负。请问师父,如何区别放下和懦弱?
学诚法师:心中无有挂碍是放下,被逼无奈是懦弱。是放下还是懦弱,并不是由别人的看法决定的,而在于自己内心的强弱。大鹏鸟不屑于林间枝头的游戏,即使被小麻雀嘲笑,又岂会放在心上?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不怕他人相欺。
网友:请教师父,如果按照“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去做,我倒是常常能够轻易放下很多事物,那岂不是因此沦入“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境地?
学诚法师:放下不等于放弃,不贪执不等于不上进。要放下世俗心,发起菩提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7474478/6ee5cc61f378b100.jpg)
网友:大师,我是一个已婚六年的女人,今年刚26。我和我丈夫生活了六年,一开始我们挺幸福的,可就在前年因为他的一次出轨什么都变了。几个月之后他也回来了,可生活的苦恼还在折磨我们。我们吵架,他像魔鬼一样折磨我。我们现在是回到了原点,可再也没有在一起的生活感情。现在,我遇到了喜欢的人,不敢表白,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怕害了自己喜欢的人。大师,我现在很苦恼,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不要用过去限制了现在,而要以过去为台阶,迈向新的人生。在痛苦的经历中要学会:少一份执着,多一份付出,不要把生命寄托在无常变化的人事物上。
文:节选自学诚法师《好好说话》
图:龙泉论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