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谈情,说说爱想法简友广场
愿我们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愿我们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作者: 麦月望二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01:38 被阅读0次

    “成为你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我们渴望做自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渴望别人的认可。这两者是矛盾的。

    我们或多或少会少社会关系的困扰,一点也没有的人可能是个独自生活远离社会的人。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关系中,不管我们是个怎样的人,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恐怕我们会生不如死。

    在一段关系中是免不了受到伤害的,尤其是有关亲密关系。在众多的关系中存在很多迷雾,我们的内心深处藏着太多别人的意志。

    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想成为自己,就必须拨开关系的迷雾,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我们的生命都在关系中受过伤害,可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内心遮蔽那些带着爱的光亮,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一)每一段关系中都藏着隐秘的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就叫投射。投射在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一种隐秘的存在。

    在一个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

    在我们国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相应地,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还记得2010年轰动全国的药家鑫事件吗?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张妙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热议;2011年4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

    在刚看到这则新闻时,我觉得药家鑫被处以死刑罪有应得,他简直就是社会的败类。可是当深入了解药家鑫的原生家庭后,我对他抱有深深的同情。

    药家鑫四岁开始练钢琴,父亲对其要求非常严格,什么事情都要求他尽善尽美,家里为了培养他耗尽心血。虽然他外表看起来温顺、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共获得13次奖励),顺利考入名校,其实质他性格乖僻内向,自闭自私。

    药家鑫的父亲将他对儿子望子成龙的期望投射到药家鑫身上,药家鑫的内心是排斥的,他想要进行攻击,处于这样的原生家庭中,自身没有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口,于是他将之中内心的自我矛盾和隐藏的攻击型人格投射在了被害人张妙的身上。于是,悲剧产生。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我们不管是在友情中、爱情中、还是亲情中,我们的内心都会出现“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我们要学会让“内在的父母“关爱“内在的小孩”,“内在的小孩”合理表达对“内在的父母”的爱。

    (二)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叫投射。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这叫认同。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我们不必将很多事情的责任简单归咎自身,而要学会让自己多一只心灵之眼,从投射和认同的角度去审视一段关系。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原生家庭比较缺爱,父母早早外出打工,把她一个人放在老家给她奶奶带。她是班上的班长,在同学的眼中她是个外向的人,可是我明白她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快乐。和她相处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孤独。我不知为什么当时和她玩得还不错,甚至她对我提的很多要求我都会满足她。

    我承认,小学的我有些懦弱不敢拒绝,我害怕拒绝别人后别人不再喜欢我,不再关注我。我将内心渴望受到他人关注的这种内在模式投射到了和他人的相处中,这其中也包括和她的相处。当时,我比较内向朋友不多,而她愿意和我一起玩,所以我害怕失去这段友情,在这段关系中我更多的是讨好。

    有时候,她自己心情不好,不和我讲话,和她讲话也不理我,我以为是我的原因让她不开心了,很自责很难受。我不明白为什么她可以在别人面前这么开心,在我面前却是这样一幅哀伤冷漠的面孔。

    由于当时把她当自己好朋友,于是我经常带她来我们家吃饭,我爸妈对她很好,我妈甚至对我说:“xx这么小,父母就把她扔给奶奶带,父母挣着钱了也弥补不了她缺失的爱啊,她奶奶年际都那么大了,又很节省,跟着奶奶带挺受苦的,以后多带xx来我们家玩啊。”我妈有时候对她的关心都超过了我,不仅给很多吃的给她吃,有时候还会给她零花钱。说实话,我心里一方面很开心她可以享受我们家带给她的关爱,一方面也很嫉妒我妈对她的爱。

    尽管她感受到很多我的家庭来给她的关爱,可是她“内心父母”给她的爱依然是缺失的,她便把“内心小孩”对“内心父母”爱的缺失投射在了当时懦弱的我身上。

    我为她做了很多,可是她似乎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我为她做更多。虽然她对我有过付出和关心,可是更多的是对我的索取。她时常表达对我家庭的羡慕,羡慕我的父母这么爱我,也表达过对她父母的恨,恨她的父母喜欢钱胜过她。她很少给父母打电话,和奶奶的交谈也不多。

    在和她交往初期,她好像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姐姐,深入交往后发现她并不是如此。和她熟了之后,她时不时拿我的缺点取笑我,也会强迫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

    她喜欢掌控我,喜欢享受来自我爸妈对她的关爱,可是她的内心是冷漠的,是孤独的,缺爱的。小升初之后她自己一个人生活,会和我来往,只不过是上下学需要人陪或者需要我替她跑腿的时候。不过她见到我父母不会再向小学那样亲切地称呼叔叔阿姨了,而是像见了陌生人那样冷漠地走开。说到这,我爸妈当时很寒心。

    待到我心智慢慢成熟后,我主动结束了这段有些扭曲的友情。

    无疑,在这段友情中,我受到了很多的伤害。我当时的内向又让我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情绪和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渐渐地,它变成了心里的伤痛。让我有些害怕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我对她伤害我行为的投射选择了认同,于是她选择了多次伤害我,以获得内心的满足。

    如果当时我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我想那段时光我会很快乐,我也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在一段错误的感情上。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所有的烦恼几乎都来自人际关系,处于一段关系就免不了会受伤,不管这种伤害是原生家庭带来的,还是亲密关系带来的,我们都要去面对。

    希望我们即使被伤害过,依旧有去爱这个世界的能力,变得温柔又坚定!

    突然觉得写作是一种心灵的疗愈,当我写下曾经带给我伤害的往事时,我的内心是平静的。开始学会接纳自己,再去慢慢地改变!

    字数:2807

    用时:约3小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我们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wx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