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青春
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作者: cgh1949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07:05 被阅读16次
    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每当打开泛黄的相册,映入眼帘那张五十二年前的旧照,总会勾起我对同窗好友邱长安同学的思念。从1999年的同学聚会,到2017年的同学聚会,一次次期盼的相聚,总是一次次的失落,再也无处寻觅他的踪迹。而今,传来的却是他早已逝去的噩耗。

          带着茫然而伤感的心情坐在电脑前,笨拙地敲开尘封的键盘,那一幕幕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去的往事,又渐渐浮现在眼前。

          那是文革初期的1966年10月,我接到了去南京串联的通知,我们这支串联队伍有30多人,有高三年级的大哥大姐,也有初一年级的弟弟妹妹,而与我同行的同班同学只有一位,那就是邱长安同学。

          动身的那天傍晚,看到汽车站的大客车前车来学校接我们,长安同学像是去执行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激动得满脸通红。对于我们这些从未走出校门和家门的山区小孩来说,要去的是我们向往的大城市,心中不知该有多高兴,汽车在通往福州的公路上颠簸了一个晚上,我们一路激情把歌唱到了福州。

          第一次到省城,看到什么都新鲜,长长的蒸汽火车,高耸的东街口邮电大楼,宽敞的“五一”大马路,在我们的心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不几天,我们便领到了前往南京的火车票,那张印着红红大字的《革命师生乘火车证》,直到现在我还小心保存着。

    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在南京的日子里,我和邱长安同学到过中山陵,虽然是文化大革命,但那里的一切还是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孙中山先生仍安详地躺在陵墓中,尽管有人贴他的大字报,但前来瞻仰参观的人流不绝。

          我们俩一起去过南京烈士陵园——雨花台。解放前夕,很多革命志士牺牲在那里,漫山遍野露忠骨。听说山上有很多小花石,遇到下雨,那些小石子上的红花纹显得加更艳丽,就像是革命先烈洒下的鲜血,故称“雨花石”,雨花台也因此而出名。当我们爬上山岗,见到漫山遍野的红卫兵在寻找雨花石。邱长安同学说,他很想拾些雨花石留作纪念,可是我们山上找了半天也没找着一颗,只好作罢。

          在雨花台,我们俩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革命志士临刑前写给妻儿的遗书,那种还不完全看懂的文言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妻儿的亲情难舍和对革命的忠贞不渝,至今令我难忘。后来我们一起到过南京大学,那里正在批斗“走资派”,看到了南京市市长彭冲被红卫兵包围着,人群不断地振臂高呼“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彭冲”。这时,我不由想起雨花台上的那位烈士,如果他有幸活到今天,也许也站在台上挨批挨斗,心中不由一片茫然,咽喉像被什么噎住似的,喊不出口号。当时,我一把拽着长安的衣袖,把他拉出人群。我把自己的感受悄悄告诉邱长安同学,他说,他也有同感。那年月,真有许多让我们这些学生娃想不明白的事。

          在南京呆了几天后,大家喊着要去北京,可是我们串联队没有去北京的介绍信,拿不到乘车证能行吗?长安同学说,我们可以先去天津,再从天津步行进北京,大家都赞成这一建议。终于我们一队人马挤入了北上的火车,这时,已不要乘车证了,火车每靠一站,就有红卫兵从窗口爬进来,车厢内拥挤不堪,外面已是寒冬,车内却臭汗淋漓。经过了两天两夜的艰难行程,火车进了天津站,没有人赶我们下车,庆幸之中,火车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日思梦想的首都北京。

          一位热心的老大娘把我们领进了街道居委会接待站,那是一间大平房,地上铺着草垫、草席,屋角立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大柜,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黑白电视机。我们白天外出串联,夜里很晚才回接待站,接待站每天三餐供给每人两个馒头,一碗白菜汤,早饭后,我们带上午餐的两个馒头就出发了。有一天,我不小心把装在大衣里的馒头弄丢了,中午还是邱长安同学把自己的馒头分给我充饥。

          在北京,我和邱长安同学一起去过北大、清华,在那里看到了无数的大字报,但没留下什么印象;我们去了天坛,可惜只见到一个空空的祭坛;我们路过颐和园,但没走进去,因为还不知道那是赫赫有名的皇家园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军事博物馆,那里摆放着各个时代的武器,向人们展示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到北京十几天后,接待站通知我们要进行队列操练,准备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得到消息的人们高兴得一个劲地欢呼“毛主席万岁!”。那几天,我们被编成连、排、班,接受解放军的队列训练。在临近接见的那几天,我们被告知,晚上不要外出,因为毛主席接见的时间是保密的,随时可能接到通知,要是外出,就失去机会。一天晚上八点整我们接到紧急集合的通知,队伍从小路绕道穿过西单到达西长安街,一路上有许多队伍加入,西长安街上聚集了无数的红卫兵。我们被告知进行接见演习,按每18人一排,每18排组成一个方块队伍,八列队伍平行通过华灯齐放的天安门广场,人们臂挽着臂,手挥语录本,不断高呼“毛主席万岁!”。当我们回到驻地时已经是下半夜了。

          就在我们参加接见演习的第三天,11月29日凌晨两点,我们被紧急集合的哨声叫醒,人们不慌不忙地集合,红卫兵队伍从四面八方有序地向东长安街汇集,到达那里时已是黎明,十里长街上飘荡着《东方红》乐曲,我们望着冉冉升起的红日,静静地盼着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八时整,高音喇叭响起了乐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人流向天安门广场涌动。按照接见演习的队列,我们手挽着手,挥动毛主席语录,高呼万岁,浩浩荡荡走向天安门,我们看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间,红光满面,不断向人们挥手。那天下午,我和邱长安同学一起挤进北京电报大楼,把见到毛主席的喜讯传回了家乡,传给了家人。

    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在北京的这段日子里,邱长安同学就像我的大哥(至今我不知道是他年长还是我年长),北京的初冬寒风凛冽,他看到我只穿一件单薄的裤子,就把他的裤子借给我。我们一队人马在北京足足呆了二十多天,天气越来越冷,出来已整整一个多月了,大家都十分想家,看到我发呆时,他总是不时地安慰我。那时在北京的红卫兵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从要求回家到安排火车,整整等了一个星期。北京到福州的列车被挤得满满的,我们挤上车时,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从北京到福州的三天两夜,我和长安同学一直是背靠背地站在车厢尾部的厕所门边,现在想起来,也不知当时是怎么熬过的。

          其实,我们俩在班上都算是沉默寡言的内向小男生,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是这段文革串联让我们相识相知而结下了友情。但回校之后,由于“停课闹革命”和派别武斗,我们不再有来往,直到匆忙毕业各奔东西,来不及道一声再见的分手竟成永别,但他那腼腆的笑容、瘦弱的身影,随同他那大哥般的真情,永远刻印在我的记忆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邱长安在一起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xf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