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讲:子不孝父之过。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昨天看了一个情感节目,一对夫妇和儿子之间出现了很大的沟通问题,儿子20岁,非常叛逆,瞒着父母在外借贷,因超出还款期限,贷款公司不得不把电话打到父母哪里,工作不稳定频频更换,结交损友等…
这个男孩的一系列问题,都源于他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男孩的父亲是个极要面子且大男子主义的人,小时候,男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遭到父亲的一顿痛骂,并且当着老师及邻居的面,对他言语指责,总拿他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开始成绩还不错的他,后来慢慢的成为班级里的倒数,父亲自认为的“严师出高徒”结果却适得其反,最后,结果是儿子越来越不自信,回避与父母交流沟通,成为了问题男孩。
教育无小事。类似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我自认为自己的成长也是一路坎坷,我也曾怪罪过自己的“原生家庭”,然而,直到我自己当了妈妈,才真正体会到父母也是需要学习成长的,我不想我的孩子重返我的覆辙,我更不愿我的儿子的成长中不快乐,所以,我有幸读到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这本书中,作者结合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心得体会,阐述了什么是为母则刚,和做一个好妈妈的重要性。
在打针有些疼,一节里,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打针经历,我一直都害怕打针,有一次医生到村里给小孩子们打疫苗,轮到我时,我吓的满村里跑,医生和我妈就在我后面追,即使我再拼命跑,最后还是被逮住了没有逃脱那可怕的“大针筒”。
所以,当每次给儿子打疫苗时,都是奶奶抱着他,我负责按住儿子的腿脚,把头撇向一边,直到医生把针拔出,我才敢回过头去看儿子。而此时儿子早已哇哇大哭,我们在每次要到儿子打疫苗的前一天时,就会在他耳边强调“要打针了,打针疼不疼呀……”一类的话,所以,现在儿子只要看到“白大褂”就害怕紧张,越长大打针越哭的厉害……
直到看了这本书,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多么的错误和愚蠢。
我们总是欺骗孩子“打针不疼”,但疼不疼孩子是有感知的,当他知道大人说的和实际不符时,下次他就会不再信任你。
大人们把打针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对打针产生恐惧,与其这样,不如我们一开始就如实陈述给他打针会疼,但是,疼一会就会好了,打针是为了让病赶快好起来,孩子也不喜欢生病,当他明白了之后,也就会变得勇敢自若。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必须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1.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对于为什么这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3.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4.激发孩子的勇气。
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这里说的“魔杖”就是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凡是从小就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也比哪些阅读多的同学慢很多。
想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就让他去大量阅读吧。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但不能让他们变得自知和上进。
孩子闯祸都是无意的,为什么我们大人不能原谅孩子无心或无奈之下的错误呢?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身份,地位,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在看了这本书后,才体会到,把孩子精心教育大和只是把孩子养活大,是有本质区别的,而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我想做后者。
END
题外话:原本是想把书中我认为的比较重要的十几个观点案例,全部写出来,但由于犯懒只写了三两点,暂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