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王阳明传略】89 新帝惩奸平冀狱 老臣归省慰乡情

【王阳明传略】89 新帝惩奸平冀狱 老臣归省慰乡情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06:05 被阅读0次

正德十六年(1521年)

正德十六年,王阳明虚岁五十,去年已经四次上疏乞归都未获批准,正逢正月新春,思乡更切,遂作《归怀》:

行年忽五十,顿觉毛发改。

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

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

每当快意事,退然思辱殆。

倾否作圣功,物睹岂不快?

奈何桑梓怀,衰白倚门待!

思念亲人的同时,他又想起曾经与自己共患难的弟子冀元亨,如今遭奸党陷害而身陷囹圄,于是写信给正在北京参与审理宁王案的监察御史谢源,请求他为冀元亨平反昭雪。

王阳明与同事唐龙虽然治学见解不同,平时仍然是要好的朋友,正月元宵前夕,唐龙约了朱节、汪必东(字希会,号南隽)一起到王阳明府上,观灯会饮。

去年底,原兵部尚书王琼改任吏部尚书,正月便派人送信给王阳明,拟同意王阳明归省的申请,王阳明非常感激。

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皇太后下懿旨,将江斌等人下狱。随着江斌的倒台,王琼也被下了狱,王阳明的归省申请再一次被耽搁。

四月二十二日,明世宗即位。两天后,齐之鸾就上了《清理刑狱疏》揭露前朝不少官员胡乱抓人充当战俘以窃取战功,并要求重新审理冀元亨等93人案。四月三十日,冀元亨得以平反昭雪,但因在狱中饱受折磨,五天后就去世了。王阳明行文到湖广布政司和按察司,商请当地优抚冀元亨家属,并写信给王邦相、陆澄、谢源等,请他们帮忙料理冀元亨的丧事。

接着,齐之鸾再上《赏功抑悻疏》和《杜革冒滥疏》,请求重新评定平宁王的功次。

四月二十五日,明世宗为王阳明记功,表彰他在剿匪和平定籓乱中的功绩,荫子王正宪锦衣卫副千户。

五月二日,明世宗决定召王守仁入朝。原翰林修撰舒芬,郎中黄巩、孙凤、陆俸、张衍瑞、姜龙,员外郎夏良胜,主事万潮、林大辂、蒋山卿,大理寺副周叙,寺正金纍,评事郭孟常、孟廷柯、郝凤升、张士镐、傅尚文、蔡时、姚汝皋,太常博士陈九川,行人陶滋、巴思明、李锡、顾可久、邓显麒、王国用、熊荣、杨泰、王懋、李俨、潘鋭、刘黼、张岳等,官复原职。

六月十六日,王阳明收到圣旨,命其见旨即刻赴京,不得稽迟。

在即将离开南昌之际,王阳明祭扫了岳父诸养和墓,作《祭外舅介庵先生文》,与弟子们唱和话别,其中《次谦之韵》云: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同时唐龙作《送阳明先生还朝序》,简述了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称赞阳明为社稷之臣,皇上将授以大政。其时严嵩因大病在家(江西袁州)休养,也来南昌和唐龙、朱节等一起为王阳明送别,其《送王中丞赴召前在豫章有平难之绩》云:

绣斧清霜避,楼船緑水开。

风云千历会,麟凤衆贤来。

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

向来筹策地,投檄浄烽埃。

六月二十日,王阳明从南昌启程,七月初五,到广信,给唐龙写了答谢信,称自己不是要求仕进,而是希望退隐于岩穴之下。这不是外表谦恭,而汲汲于事功声誉。真正的逊志,如地之下而无所不承,海之虚而无所不纳。唐龙把他比作傅说,王阳明遂引用傅说“学以古训乃有获”之言,傅说的意思不是指通于文辞,而是心有所得,将古训用于实践,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所以,傅说才能成为傅说。希望你我共勉。此信似有劝勉之意。

王阳明到了玉山,意犹未尽,又给朱节写了封信,感叹世人明于口而不能明于身,谦虚只在表面,病根在于不诚,未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请朱节将此意转告唐龙。

王阳明此次赴京,乘八抬大轿,有专门的护卫队伍。到了兰溪,王阳明改乘四人小轿,独自前往拜访乞休在家的章懋,王阳明坚持坐在南面。章懋的一个门生因罪被罢官,请王阳明在功劳簿上加上此人的名字以赎罪,王阳明假称报告已经上报了,没有答应。

七月下旬,王阳明抵达杭州。辅臣杨廷和、有望入阁的乔宇和费宏都忌惮王阳明的功劳,不希望王阳明入京,所以阴使科道建言:“朝廷新政,武宗国丧,资费浩繁,不宜行宴赏之事。”七月二十八日,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南都兵部尚书。

八月上旬,王阳明收到委任敕书,即上疏致仕,皇上不允,接着又上《便道归省疏》,明世宗同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89 新帝惩奸平冀狱 老臣归省慰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mv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