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定义下什么是抓拍吧。
抓拍 (Snap Photography) - “抓住时机,把瞬间出现的情景拍摄下来“
这是谷歌搜索出来的定义,我认为还是比较准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将那转瞬即逝的画面拍下来的意义何在,魅力又何在?
意义在于凝聚。
从生到死,我们一切的经验都被束缚在时间里,时间永远在流动, 正如赫拉克利特的那句名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 – 因为时间,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瞬间即逝。大概是因为对于死亡的畏惧,我们总是向往着某种永恒 – ‘灵魂’,’天堂’,’乐园‘ ’真爱’,’精神’ ’美学‘,这些与永恒有关的字眼穷出不断 - 似乎只有永恒能赋予感动,赋予意义。永恒,早已深深地嵌在最深的人性里。
要达到永恒就必须摆脱时间的束缚。将时空里发生过的事情定格在某个二维的画面上,在某种意义上,那个瞬间就超脱了。
曾和一个研究脑科学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只有在时间流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它的存在,一旦过去,时间对于我们只是符号,无法真正体验。而所谓记忆,并不是把时间中的每一刻都像录像那样不苛不责地记录下来,而是一种选择性的 ”凝聚“。
仔细想想,那些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比如童年,比如恋爱,比如毕业,比如第一次看A片,其实早已凝聚成一幅幅画面,在时间中穿插的那些繁琐的细节大都非常模糊,很多甚至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可就是那些温存下来的画面组成了的人生。
“片刻成就永恒” –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抓拍,正如记忆一样,宗旨即在于将流动的时间凝聚下来,通过那张静止的画面,我们便能回溯到那个当下,而不会在时间的琐碎中迷失。
二
什么样的抓拍才算好的抓拍?我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就是最好的。他能与人产生最直接的共鸣,把人带进它的场域。也就是说,要找到那些最具有表现力,或记忆点的瞬间。
什么最具有表现力?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硬要定一个,大概就是最能打动到你自己的那个瞬间。
我们可以挖掘一下,让我们来做个脑实验:
下面有三个词,每看过一个就闭上眼睛,然后想想关于它的画面,看看在你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什么。
亲情
喧嚣
寂寞
好了,做完了么?
我来简单说下我自己看到的画面。
亲情 – 我看到的是母亲对着孩子温和的微笑
喧嚣 – 我看到的是城市里匆匆的行人
寂寞 – 我看到的是雨中的某个背影。
最先看到的画面,在第一时间就从千篇万幅的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东西,大概就是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瞬间。所以抓拍的前提是你要将自己融入在那个情境下,比如你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玩,他们脸上洋溢出的那种亲情的笑容打动到你了,这时再去捕捉,去凝聚那种感受,就会很容易拍到一张所谓“有感觉”的照片
请原谅我埋下了伏笔。下面是关于 亲情,喧嚣和寂寞的几个例子 。。。
藏寨母子:F4.0, 1/800s – 在丹巴藏寨的某个院子里,母亲温柔地看着自己正吐着舌头俏皮可爱的儿子。拉着母亲的手,儿子遍有了深深的安全感,毫不畏惧地尝试着更加高难度的动作。后面白色的墙上挂着干辣椒和玉米,更衬托出一片农家的淳朴,一片毫不掩盖,自然流露地亲情。 英国峰区 :F8.0, 1/125s 虽然那天风很大,可孩子还是更热爱自由,当其他人都为了遮风而绻着,哥哥带着妹妹尽情地在山坡上奔跑,母亲默默跟在后面,丝毫没有因为风大或危险而扫了孩子们的兴。 香港: F11 1/8s 等公交车的人们排着长队,或玩着手机或焦躁地等着车,旁边是匆匆行走的行人,用慢快门体现一静一动的对比,更显出这个城市的繁庸。 站台 F5.0 1/33s 雨天,夜已深,站台的灯在阴翳的冬天发着冷冷的光,被雨水朦胧着,路旁早已积了水,人们都早早地归家了,刚做完实验的我心情有一点压抑,正好看见一个打着红色伞的人经过,那唯一的鲜艳在昏暗黑白的背景下却更衬托出寂寞的氛围。总结一下,要拍得有感觉就得把某种情境拍出来,这种情境一定要在拍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表达的才能自然。所谓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就是说通过这个画面,你可以想象它的前前后后。
引用一段海德格尔关于梵高鞋子的描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者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是朦胧的冬冥。这双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
虽然他说的是哲学,但我认为一张好照片就应该如这般让人的想象延伸。
三
拿好小本本:下面讲讲拍摄时的具体技巧,以及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重点来了:就像写一篇文章需要构思,大部份抓拍也不是纯机遇的,他最重要的在于构思和预判。
先说构思。构思就是你已经有了某个想表达的主题,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而去寻找你要的画面。
再讲预判。预判就是你对想要捕捉的画片进行一定的预测,为按快门提前做好准备。
举个例子。我很想记录下藏寨淳朴的民风,于是我开始构思要如何表达,脑海里出现了老人的慈祥,劳动者的辛劳,以及亲情间的温情。当我看到之前照片中的母子,便知道她们符合我的构思。于是我观察了母子一会儿,大概知道孩子会做什么母亲会做什么,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然后等待到两人脸上都露出笑容的时机,按下快门的。
再比如,车站那张,我先拍了一张车站,觉得有个人衬托一下才更好,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个人出现,于是我在她刚好走到图1/3的位置上,正好有光打下来的地方按下快门。
要预判得准确,最好的办法就是熟悉你要拍摄的对象 – 你要知道什么可能发生,什么不会发生。
有些场景,比如婚礼现场,你参加过几个就知道大概的流程,你就知道什么事情新娘新郎会做什么事情,携手登场,讲话,敬茶,客人会做什么,甚至位置会怎么排,做好这些准备工作都能让你更好的预判会发生什么从而抓到更具表现力的画面
还有一些场景,比如我们初次去旅游的陌生城市,吵杂喧嚣的街道,一开始你会一头雾水。除了可以预先从文字或视频中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到了先不要忙着拍照,而是细心观察,不久你就能找到一些规律。人性是共通的,任何地域,文化都建立在共同的人性上,比如不管哪个国家的母亲面对自己孩子都是慈祥的。找到规律后你再慢慢等待,寻找那个值得你按下快门的瞬间。
你可能会问,这样刻意的等待有没有摆拍的嫌疑?我认为没有。
1. 你并没有打扰你拍的对象。
2. 一切都是自然的,只不过捕捉哪些画面是你的选择。
等待和预判的时候也不是浪费时间。可以寻思构图,观察观察背景,他的颜色,他的氛围,光线如何?背光还是逆光?等等。
四
好了,此时你大概已经掌握了抓拍的诀窍了,你懂得如何迅速地找到你要的画面,你准备按下快门了。 等等! 相机没有对焦上,我没拍到!
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碰上因为相机没准备好而错过的遗憾。所以下面谈谈相机设置问题。
让我们简单粗暴地重温一下相机最基本的三个参数: 光圈,快门,ISO
光圈,快门,ISO的结合=曝光,欠曝和过爆会使照片太黑或太白。
增加曝光可以 加大光圈,减少快门,增加ISO,减少则反之
光圈负责景深,光圈大,景深小,快门快,能够定格更短的瞬间,ISO大,噪点多。
因为抓拍是要抓住很快的瞬间,比如某个动作,某个表情,所以三个参数里,最重要的是快门。尽量保证快门够快,才能将瞬间拍清楚。
推荐用快门优先模式,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
当然有的时候也需要刻意降低快门,比如香港那张,只用了1/8秒。这也需要自己精准的去调快门,稍微快一点,就无法排除行走的人们的移动感,稍微慢一点,手持不稳可能整张画面就糊掉了。
至于对焦,大部分时间我都会用自动对焦,只要对象不是动得特别快,现在相机自动对焦的速度都足以应付。
如果是那种度速度非常快的,比如运动,就需要预判具体的位置,然后先用附近某个固定的点对焦,再把相机移到想要的画面,等待,或者直接换成手动,预先设好对焦的距离,然后等待人出现。这些都是熟能生巧的技能, 一句话,多尝试。现在大部分相机都有跟踪对焦模式,我没有太用过,或许很好用,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总结一下,抓拍大概和老虎狩猎那样,暗中观察,耐心等待,抓住时机,出手快准狠。
五
最后是我总结的一点小TIPS,抓拍时务必好好利用
最能表达感情的元素:表情,眼神,肢体语言,
尽量不要用长焦, 往往有背景衬托的画面更能表达意境
不要用连拍,啪啪啪既不专业也猥琐
抓住机会直接了当,快准狠
微单比之单反会有一点点延时(取景器通过电子转化而非直接的光学取景),所以用微单时要更多的预判时间
多做观察,多做准备
熟悉相机操作并提前把设置调好
觉得触动的就都拍,不要吝啬快门,不要因为拍几张没拍好就放弃
大概能想到的这么多了,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下面分享一些我抓拍的作品。
诺丁汉Wollaton公园 几只飞鸟盘旋于灰暗的天际,萧萧瑟瑟,冬天即将来临 印度新德里。 三轮车穿梭在老街上。尽管机动车已经越来越多,可人力三轮依然是印度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 峰区, 风和日丽,蓝天白云,风在吹,人在笑,是春游的惬意 江西,村里的留守儿童过着他们平淡自由的生活,我这位不速之客扰了他们的玩乐,都不由自主的盯着我。 伦敦,在某个阴天的黄昏里,一只乌鸦正在向另一只乌鸦示爱,身后是大名鼎鼎的 London Eye 法国小酒馆的音乐活动,“最年轻”的吉他谱手完美演绎后羞涩地笑容 挚友的婚礼,老人们走过照片墙,感受到的不仅是婚礼的喜悦,或许还有时光的流逝 印度瓦拉纳希,夜,恒河边,漂亮的小姑娘被神秘庄重的宗教仪式深深地吸引 乐队表演,吉他手沉下身来调音的瞬间 香港 玻璃反射着黄昏柔和的光芒,匆匆忙忙的行人在那一刹那似乎也慢了下来,一切都变得柔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