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一个特别特别强调集体意识的民族,无论进入哪一个集体,哪一个团队,人们都特别在意自己的位置,合理的位置意味着公平性,意味着存在感,意味着归属感。在一个集体或团队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者位置感不强,动不动被换来换去,或者过于随意,想在哪里就在哪里,总会让人心理不踏实。而座位又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自然不必去考虑什么上下级关系,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无论你是班长还是小组长还是一个学科科代表,学习都是最主要任务,所以关系相对简单、平等、且没有利益矛盾,但却也有着性格合不合得来的问题,尤其是能不能形成学习互助,最起码是不能有一个动不动干扰自己的同伴,而那些爱说话的、爱捣蛋的更不能随意地坐在一起了。否则一个特别讲集体观念的集体就会乱七八糟,毫无集体行动力。
这一点不同于美国的中学生教室,他们没有专门的类似我们这样的行政班,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班级,更没有固定座位,一律都是选修课,上了就散。
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吧。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特别希望座位安排合理,要求身边不会有影响自己学习的人,还要能保证看清黑板,保护视力等,而上课的老师也特别希望座位要基本固定,不要换来换去,认为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管理。
因此座位即不能随意坐,又不能太固定,更要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心理,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这就需要合理地调整座位。
自开学之初,我们就采取了座位以组为单位进行两周一轮换的制度,开学初学生之间还都不够熟悉和了解,便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选择小组,然后小组固定下来,每两周进行小组位置轮换,轮换的原则是:后面的小组换到前面,两边的小组换到中间,而小组内部成员则自主调换。我们称为公转与自转。公转是全班范围,以小组为单位调动,自转是以小组成员内部之间自主调换。
但是时间长了,半个学期下来,又有同学提出,小组也需要重新再组合了,因为发现有些小组成员在一起太久了,容易说话聊天,有些同学又不懂得合作与配合,渐渐形成了一些小隔阂,需要重新调整小组了。
那么怎么重组小组呢?而且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强化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呢?
小组,做为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单位,可以说对班级的日常运作起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日常卫生值日、收作业这两大根本任务,全都是由小组来完成,一但哪一天哪个小组卫生值日不到位,教室几乎必然无法正常运转,如黑板得有人擦吧,卫生得有人打扫吧,垃圾筒得有人倒吧,这些都是一天都不能停,如擦黑板的任务是一节课都不能停的,每天收作业,首先是小组长要把作业收起来,科代表才能把全班的作业交到课任老师那里,一天收不上,老师就无法正常批改作业,当天教与学的质量就无法很好地了解与掌握。
这构成了班级运转的最主要事情。
没有一个团结合作、执行有力的小组,班级就会天天处处出问题,不能正常运转了。
这就要求小组成员,要团结,有凝聚力,懂得合作配合,团队成员要能与组长一起,和睦相处,其实一个集体好不好,就是看每个小组的同学能不能互相配合、互助、包容。
一个认同自己小组的同学一定是热爱班级的。

那么怎么样建立自己认同的小组呢?
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步骤:
一是由全班同学选出几个小组长,要求大家选出自己心目中认为的学习态度最认真,最有担当意识与责任感,最讲规则与正能量的同学,让他们做各组的小组长。
二是由选出的这几个组长,以公平轮流的方式从全班范围内选取自己的组员,组建自己的最棒团队,把自己的团队打造成一个品牌:命一个个性的组名,制作一个代表小组的LOGO,照一张与别的组不同的全组成员POSE照片,明确成员的卫生值日、收交作业的责任分工,让每一个队员在集体中发展:合作、承担、互助、包容。

在组长挑选自己组员的过程中,那些日常懒散、不懂配合、不认真学习、纪律性不强的学生将会面临一个小小的尴尬——没有哪个组长想要他。但我们要求无论这个同学再怎么不受欢迎,也必须有小组接纳、包容。
小组确定下来后,组长们自行商定座位原则,指导原则是:每两周一大转——前后左右换,小组内自行调整换。两周之内任何人不得随意调换。

这样安排座位,即有足够的自由,又有足够的制约,促使每一个同学,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做别人的猪队友,必须学会与集体相处,与他人合作。
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一些文明评比,比如值日、学习、纪律、课外活动等等。每个月选出最优秀小组,进行表彰。
当同学们对小组有足够强的认可度,热爱小组,他就必然热爱班级,热爱班级必然热爱学习,必须懂得合作,懂得珍惜。

班级,不是一个凑在一起只讲学习的地方,班级是孩子全面成长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里要有爱,有热情,有引领,有规则,有文化,有理念,有正能量。孩子成长的能量场,就如同一个生态园,环境优美,有足够的水分、阳光,有植物自己的生长群落,有肥沃的土壤,有清新的空气,有专业的管理。只有在这个孩子学习成长的能量生态园中,任何孩子都会向上生长,努力生长,生长出最灿烂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