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战争艺术

作者: 范维c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22:45 被阅读242次
林彪元帅

(文章较长,看完必有收获)

二战时期,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等荼毒欧亚。从卢沟桥到野人山,从华沙到巴黎,从伦敦到斯大林格勒,从珍珠港到鹿特丹港,从马其诺到敦刻尔克,从诺曼底到柏林,从广岛到长崎......

战火燃烧了整个地球。

我们珍爱和平,因此我们痛恨战争。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战争建立和平。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被敌人叫做刽子手,他们被国人奉为战神。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被写进了教科书,他们促进了军事这门学科的发展,他们将暴力变成了艺术。

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二战时期,如美国的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尼米兹,巴顿等;英国的蒙哥马利;德国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等;日本的山本五十六,阿部规秀,冈村宁次等;前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等;中国的张自忠,杜聿明,李宗仁,张灵甫,朱德,彭德怀等。

今天我们讲常胜将军林彪,他的一生是一个故事。

李先念说,“林彪少年怀党,青年研战,中年主军,晚年叛国”。他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学生,他是毛泽东最倚重的元帅。林彪做过好事,做过错事,也做过坏事。但是不管怎样,没有人能抹煞他对中国革命和军事的贡献,没有人能否定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服务于政治,今天我们撇开政治不谈,只说说林彪的辉煌战绩。


抗战初期的林彪 林彪任抗大校长 东北战场上的林彪
林彪受封元帅军衔 林彪元帅国庆十周年讲话 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孜孜不倦

林彪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一二零师师长贺龙,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毛主席的接班人被写进党章。1971年9月13日,折戟沉沙。


四野凭什么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林彪“六大战术五类技术”锐不可当。

四野,抗战胜利后由东北野战军发展而来。在东三省,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而且面对的是从缅北归来的标准美械师——新六军,还要与冰天雪地的恶劣气候作斗争。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四野完成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争奇迹,开启了“三大战役”之首的辽沈战役,挥师入关后又主战平津,之后南下直接打到海南岛,从北打到南,三大战役有其二,在四大野战军无可比拟。

四野创造的战功,凭的是过硬的战术和技术,凭的是林彪司令员独特的带兵之道,才能实现战场翻盘,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中不断壮大。

战术方面:

①“三三制”——将每班战士编成3个小组,每组3至4人,由正副班长或老战士任组长,根据敌情、地形,灵活机动,以前、后、左、右三角队形相互支援、配合,攻击前进。

实战队形

②“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

③“一点两面”——一点:就是选择敌人一个薄弱点作为主要攻击点,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攻击之;两面:另以部分兵力采取至少两面、三面甚至四面包围迂回,使敌腹背受击难以逃脱,钳制并直至全歼敌人。

辽沈战役实践“一点两面”

④“四快一慢”——决定向敌进攻后,咬住敌人要快;咬住敌人后,进行攻击准备要快;突破后,扩大战果要快;追击时,行动要快;但决定对敌人发起进攻的时机要慢,不要仓促攻击。

⑤“四组一队”——在攻坚战、特别是城市巷战中,在一个突击队内可临时编成火力组、爆破组、突击组和支援组,四组一队紧密结合、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⑥“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对预有防御之敌不打莽撞仗,要预有必要准备才可攻击之;对退却之敌则要穷追猛打:对欲退未退之敌,应先以小部队黏住敌人,再以预有准备之主力部队加以歼灭之。

技术方面:

重点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五大技术”的训练。

在攻城作战中,守城国军对于无声无形中掘进坑道进抵脚下、实施土工爆破作业的四野部队大为震惊,亦为四野步炮协同水平啧啧称奇。


林彪的辉煌战绩:

一、土地革命时期之龙冈伏击战

龙冈伏击战

林彪指挥的红4军为中央红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我军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伏击战,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红一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龙冈伏击战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此战,振奋了中国的革命者。

毛主席为纪念此战,留下了《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至此,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大获全胜。

二、抗日战争时期之平型关伏击战

平型关伏击战

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取得了中国全面抗战以来“零的突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八路军,一支手持原始武器的队伍,战胜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这是国民党正规军都不曾做到的,也是日军大本营始料未及的。试求板垣师团的阴影面积?

此战,震撼的不仅是军事水平,更突出的事政治意义!

三、留苏养伤期间之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炮台 马其诺地下工事 马其诺防线

平型关伏击战胜利后,林彪“常胜将军”的美名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虽然林彪平时为人低调而且谨慎,但是毕竟年轻,刚三十岁的他拥有如此的赞誉,难免得意忘形。

八路军总部部署一一五师换防,师长林彪在率领师部人员转移的时候,骑着东洋马,穿着缴获日军的黄呢子大衣,戴着闪亮的钢盔,大摇大摆地经过友军阎锡山的晋绥军一部。却被晋绥军一个哨兵误以为是日军军官而一枪击中,击穿肺部,子弹停留在一根肋骨上。

这一枪,不仅使林彪暂时告别了一线指挥员,更给他留下了怕水、怕风、怕光的后遗症,使他本就瘦小的身体更加弱不禁风。而受条件的限制,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医疗水平无法使林彪康复,林彪的病情反而越来越沉重。看着昔日的虎将躺在床板上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毛主席流泪了。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几次眼泪之一。

1938年冬,林彪赴苏联养伤。

1935年,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自此,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德国法西斯的战争阴影下。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纵容政策,德国越来越嚣张。在慕尼黑阴谋得逞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国战车横扫波兰,迅速占领波兰首都华沙。下一步,德军兵锋所向,自然直指法兰西。

而法国为了抵御德国的侵略,早在1928年就开始修筑著名的马其诺防线,绵延数百公里,横亘在法德边界。军事设施,应有尽有。

林彪在苏联养伤期间,斯大林非常欣赏这位年纪轻轻但是又战功累累的年轻人。某日,斯大林召开会议,军队高官均出席了会议,林彪也受邀参加。在会上,斯大林问了各位将领们对于德国军队入侵法国的看法,各位两鬓斑白的将军们七嘴八舌,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德军在陈有重兵的马其诺防线前必然损失惨重。而此时唯独林彪一言不发。

斯大林看了看这位年轻的中国同志,问:“林彪同志对德军兵力走向有何看法?”性格一向冷峻的林彪用一句诙谐的语言回答:“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

斯大林却较起了劲儿:“如果你是希特勒,你会怎么打?”看到斯大林如此认真的样子,其他苏联元帅也纷纷凑了上来。

林彪向来喜怒不行于色,他仍然不慌不忙,稳健地回答:“前面几位元帅的判断都很高明。但是,我劝同志们不要过于看重马其诺防线。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它胜过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没用的时候,它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我感觉如果正面攻打马其诺,防线才会起作用,那样可能会如诸位所料想的那样演变成相持战,德国军队会难以自拔;但是不能不提防希特勒出奇制胜,他会绕开防线,从侧翼作大规模迂回,全力攻击防线深远后方,那么,马其诺防线就会成为一个摆设,战局也会很快明朗。”

而参会的老帅们,对林彪的独特见解不以为然,他们都认为如此打仗太过冒险,不是正常的打法。

而此时的德军最高统帅战争狂人希特勒,力排众议否决了德军参谋部制定的稳扎稳打,突破马其诺防线的计划。采用了德军元帅曼施坦因提出的借道比利时,穿越阿登高地,从侧面迂回绕过马其诺防线以从背后突袭英法联军进而占领法国的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

诚然,马其诺防线背后的英法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惶撤退到了小港口敦刻尔克,并在短暂的时间内横渡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的有生力量转移到了英国本土,为日后的诺曼底登陆,战略大反击保存了力量,奠定了基础。这次军事行动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英法联军主力撤走后,德军攻占巴黎,法国随即灭亡。

隔壁的苏联将军们从此对林彪近乎天才般的预见性刮目相看,斯大林更是开始盘算着挖人了。

兵法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奇字,不敢用险,何来奇兵?何来出奇制胜?不管怎么说,林彪的大脑好像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四、解放战争时期之辽沈战役

刘亚楼、林彪、罗荣桓

辽沈战役,是一场空前的大兵团作战案例,国共两党数百万军队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展开激烈的厮杀。第四野战军拥有百万人之众,林彪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中作为胜利方的最高统帅,自然把他的战争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林彪采用中央之“关门打狗”策略。步下一支疑兵佯攻长春,同时集中重兵合力攻打重镇锦州,锦州扼住了敌军入关的道路,锦州一旦解放,东北的敌军将退无可退,陷入绝境,只能被歼灭。

东北野战军在消灭了锦州外围敌军并切断交通线后,成功孤立了锦州。1948年10月14日,锦州攻坚战打响。经过31个小时的鏖战,解放军占领锦州。同时在攻打锦州的过程中,林彪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将蒋介石派来援助锦州的敌军消灭地一干二净。

百门大炮齐轰锦州

锦州解放后,长春守敌迫于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率部起义,长春和平解放。我军兵不血刃,零输出解放重镇长春。

而蒋介石不甘失败,飞赴沈阳亲自指挥战略大退却。同时派“西进兵团”继续前进,企图重新夺回锦州。但此时,东北野战军已经是财大气粗,立即派出十个纵队围歼“西进兵团”,纵队与纵队之间相互配合,大胆穿梭于敌军之间,从而成功分割包围消灭了“西进兵团”。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剩下了一个孤城沈阳,沈阳的解放只是时间问题。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光复。

至此,辽沈战役结束,解放军大获全胜。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辽沈战役后,国共两党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反动独裁政府开始进入坟墓。

林彪,功不可没。

之后啊,林彪率领他的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南下入山海关,又配合华北野战军打赢了平津战役,攻克了重镇天津,和平解放古都北平。之后,第四野战军一路南下,跨过长江,林彪指挥打了渡江战略追击战,围歼国民党残余部队,兵锋所向,直指两广,广西追歼战后,消灭了白崇禧白长官桂系的主力部队。之后第四野战军便是一马平川,跨海解放了海南岛。

从沈阳到三亚,这是一条胜利的直线。

解放海南岛

五、六十年代之中印战争

印度1947年独立后,不仅接管了英国侵占中国的一些边境地区,还进一步扩大占领范围。在东段,印度军队于1951年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越过传统习惯线,全面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侵占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在西段,1954年以后,印度军队侵占了中国新疆卖争拿马和西藏巴里加斯地区。1959年3月20日,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在给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的信中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把已占领的中印边界东段的中国领土和历来由中国新疆管辖的中印边境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划入印度版图。这些中国领土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福建省。

1959年8月以后,印度军队又多次侵入中国领土,引起边界武装冲突。从1961年起,特别是1962年6~10月,印军进而在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据点。

印度政府把中国的宽容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声称要以武力对付中国,加紧进攻中国的准备和部署。

东、西两段,印军共集结了2.2万余人。9月~lo月上旬,印军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劝阻和警告,连续进攻驻守在“麦克马洪线”以北西藏山南地区择挠桥和扯冬的中国边防部队,打死打伤47人。10月17和18日,在东段和西段,入侵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20日,发起人规模进攻,企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

lo月20日,印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面对印度无底线的挑衅,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元帅主动请战,誓将印军打回老家,维护南疆和平。

作战初期,林彪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都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主席曾接连7封电报,骂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林彪回电称:将在外君有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林彪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世界军事史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一样打得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准备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干净地消灭了,无一幸免。

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林彪作为主帅,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再一次把他的战争艺术发挥地淋漓尽致。林彪,宝刀未老。由于林彪独特的战术以及取得的实际战果,外界军事家称这场战争为“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解放军俘虏印军

战争胜利后,我们再返回来说来回话。其实中央决定对印度进行军事反击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央是有所顾虑的,要不然按照毛主席的性格,不可能容忍印度阿三十几年。

1962年的中国,并不太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古巴导弹危机恰在这时发生,西方国家核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头上;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的苏联,此时早已与中国翻脸,苏联在中国的北疆陈兵百万,威胁北京,就连台湾的蒋介石也准备时刻“反攻大陆”;而我们国内,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极左路线使得我国经济面临巨大考验;再加上不久前的三年自然灾害,百万灾民流离失所...

此时开战,倘若打不赢,内忧外患必将一齐爆发,中国百年前屈辱的历史很可能重演,中国人民将重回到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如果我们打赢了,不仅南疆问题迎刃而解,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将直线上升,更有利于我们腾出手来发展经济。

一正一反,自是天壤之别。

林彪元帅,扛起了这天大的责任。


话到此处,可能这次关于林彪的战争艺术的课题就该结束了。

但是,从探究历史人物本原的角度,这次课题没有结束。相反,才刚刚进行到一半。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说林彪很能打仗,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天才的元帅。从林彪获得的荣誉来看,这一点好像也无可厚非,毕竟能让他走到党和国家第二把手这个位置的肯定有他累累战功的原因。

林彪元帅自然是战功卓著,但我们的课题是战争艺术,何为艺术?艺术必然精彩至极,必然令人叹为观止。关于林彪是否能把暴力战争发展成为艺术这一水平,还有待深入研究。我可以先告诉大家:林彪是一等的荣耀,二等的本事,三等的人品。

有些人只看表面,不解本质,比如说:林彪十万人出关,百万人入关,其实林彪进东北之前,我党以及解放军已先进东北一批干部、部队,并且发展到十几万人部队,以后罗荣桓、黄克诚又带去十万部队,一战四平时,林彪手里有在编部队34万,二战四平被林彪的败仗损失不少;三大战役林彪指挥了两个——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但我们只要仔细品味还原一下历史,其中就有许许多多的是非曲直。

林彪在战争年代体现两个字,对毛主席一个“忠”字,打仗一个“稳”字。朱毛红军撤离井冈山后,中央架空毛主席,强令弱小的红军去打赣州,毛主席坚决反对,指出此战必败,唯有去打樟州,一则此地防守力量薄弱,二则此地是敌军物资屯集之地,可使红军以极小的损失为代价而大发横财。彭德怀听中央的惨败而归,林彪听毛主席的大获全胜。前四次反围剿,林彪在朱毛指挥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阶段,林彪无败仗记录。

请注意,林彪是在朱毛的指挥下才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因为那时的红军还很弱小,毛主席才是实质上的最高指挥员。试问,在毛主席被解除了军权后的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之战中,林彪可曾打过胜仗?湘江之战中,林彪差点被俘。

遵义会议中,林彪坚定地站在毛主席的一边。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等都是在林彪的总体指挥下进行的。毛主席上台后,红军终于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旋即,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几乎是每战必败,一溃千里。蒋委员长被迫迁都重庆,南京成了中华民族的伤心地。亡国灭种的阴云时刻笼罩在国人的心头。

而平型关伏击战一声枪响,日军一千多人曝尸荒野。比战,侵略者终于尝到了侵略战争的苦果。此战,坚定了全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让平型关战斗举世闻名的更重要的是其政治意义。如要过分强调林彪的军事指挥艺术,我不敢苟同。

林彪的平型关伏击战可以与他的师兄陈赓的神头岭伏击战作一个比较。

林彪的一二零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陈赓的三八六旅杀敌一千五,自损二百四十多。相比之下,林彪是惨胜,陈赓是完胜。值得一提的是,就地形而言,林彪绝对是占优势,日军打他只能是仰攻,事倍功半,但结果林彪却硬生生地拼掉了八九百八路军战士。要知道,那时的八路军战士是由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改编而来,他们跨雪山过草地个个身经百战,牺牲一个都是我党不小的损失。

由此可见,林彪并没有吹嘘的那么神。

抗战胜利后,东北就成了国共两党必争之地。而蒋介石的部队远在西南地区,所以被毛主席抢先一步,派部队以及党政人员出山海关,先到为君,我党胜利了。而至于东北究竟有多重要以及毛主席对东北究竟有多重视,可以试着分析:

①没有钱,拿什么发展部队?毛主席早就看到东北发达的工、农业、经济和交通。解放战争期间,其他野战军干部战士穿土布军装和土布鞋,东野的部队穿人字呢军装和翻毛皮鞋,其他野战军的指挥部都在山洞或山村小院,东野的指挥部在火车上,前后都是高炮保卫,东北有自己的兵工厂、机械厂、钢铁厂,应有尽有,这是其他野战军无法比的,就是国军也无法比的。

②毛主席对东北的重点倾斜,一半政治局委员入东北,像陈云、罗荣桓、高岗、彭真、李富春、肖劲光、黄克诚,个个都是帅才,罗帅在山东身兼五职,抗战胜利时,山东拉出十几万主力纵队,创翻边战术,被主席称为翻边战略,他不光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他也从不带枪,靠文房四宝指挥打仗,他身上能看到毛泽东的影子。林彪初入东北时,身兼东北局书记、总司令、政委三职。后来,书记让给彭真,政委让给罗帅,“政委”是关键时候否定司令的人,彭德怀、陈老总、粟裕都是司令、政委一肩挑。再如陈云,不光是组织工作元老,更是世界级的理财高手,有这位后来主持国家经济工作的人物在工、农、商、交通发达的东北主政理财,养百万大军何足挂齿。

至于部队,调往东北的,都是挑选的好部队,是全军的精华。东北抗联88旅,虽只有几千人,但这是一支和小日本血拼十多年、百战余生的部队,又经过苏军现代化的训练,它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他们又是种子部队,几千人可当成几万、几十万来看待。另外,中央还向东北派了两万名干部,这又是一支特别强大的力量,他们就是东北的各级政权,这也是国民党所没有的。

抗战时,八路军缴获的大炮被送到延安,军委以此为物质基础成立炮兵学校,为日后建立强大的炮兵培养出了足够的人才。这个学校全部去了东北,使东野有了威力强大的炮兵纵队。还有近万名改造过来的日本兵加入东野,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军医、护士和各种技术人员。

③地理优势,东临朝鲜,西、北与苏联外蒙相连,后方稳固,无被敌人四面大包围的危险,伤员和家属有地方安置,这也是其他野战军所没有的。东北地区的国军部队远离蒋管区,部队数量有限,最多时45万正规军,没有援军。而华东、中原有百万正规国军。

综上几条,可以看出谁去东北当一把手,日后谁就可以控制解放军中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党的历史上,经历过中央大权旁落的危险,如张国焘叛党。再者如百团大战,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功,但很致命的一点是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并未请示中央,私自调动数十万人在上千里的战线上投入战斗。所以,拥兵自重者,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所以最有能力的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不可能去;贺龙贺老总单枪匹马创建了红二方面军,马踏赣南,剑抵湘西,让敌人闻风丧胆,所以他不可能去;诸如刘伯承、徐向前等老帅均是能征善战之将,都堪称是当代孙武,所以他们谁都不能去。唯有让七年没有打过仗的林彪去经营东北,中央才最放心。

所以,派谁去东北为帅,中央所考虑的并不是谁更能打仗,而是谁掌握了百万大军后对中央的威胁最小。所以,林彪任东北的一把手,原因压根就不是他的能力比其他老帅强,相反,是因为其他老帅更强。

整个解放战争中,各战区都是敌强我弱,特别是西北,唯独东北,前期平衡,中、后期是敌弱我强。一九四七年前,华东军事强于东北,后来,东北强于华东,而华东部队有七战七捷, 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消灭蒋第一王牌军整编第74师,豫东之战,济南战役都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战例。刘伯承在敌军的大包围中吃掉宋瑞柯的66师,彭德怀以三万多人枪,在胡宗南的大包围中吃掉钟松的36师,最后击败胡宗南。此期间,手握近百万雄兵的林彪却组织不起整个野战军参加的大歼灭战,打不出彭、刘、粟的艺术来。内战之初,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均被我各战区击退,唯独林彪在四平战役中被赶到哈尔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还能说林彪是天才的军事家吗?

以强胜弱和以弱胜强是有本质区别的,如辽沈战役百万对四十八万(45万正规军,3万警察)又是在解放区进行的,毛主席、军委又制定了南下北宁线、关门打狗的总策,那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决战,如果指挥不胜,当个团长水平都不够格,平津战役,百万对六十万,傅作义的主力军还是华北军区已消灭了,傅作义率三十万投诚还是中央亲抓,胜得固然漂亮,但和淮海六十万击溃八十万对比,其指挥的技术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

说到辽沈战役,不由使人想起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下达四条命令,有一人坚决执行,他就是刘邓跃进大别山,整个战局活了。有两个不执行命令,陈赓不执行毛主席调他西渡黄河参加保卫延安的命令,他认为,陕北贫穷,养不起大部队,而应南渡黄河威逼西安,用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之计,毛主席很高兴。另一个是粟裕不执行率三个纵队过长江的命令,他要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毛主席不光高兴,还命他为华东军、政一把手,再一个就是林彪开始不愿执行,后来被迫执行南下北宁线,关门打狗的命令。林彪认为应打长春,这是典型的一面平推之战,实属无战略眼光之举,如先攻下长春,必然使敌东北数十万之师进入华北,和傅作义部队会合,形成百万大军的强大战略集团,和淮海 八十万大军遥相呼应,这正是蒋介石所要的局面,因为华东的陈粟大军就危险了。

渡江后,毛主席把消灭桂系集团的任务交给人数最多,武器最好的四野,考虑到白长官诡计多端,桂系军又凶狠强悍,为确保万无一失,特将著名的陈赓兵团给林彪,林彪令陈赓进湖南广西交界处包围白部,陈赓拒不执行命令,他要速下广东,解放广州,尽快占领雷洲半岛和广西边境,切断白部的退路,执行的是大迂回的战略,狡猾的白崇禧终于未能逃脱我军大迂回的大包围网,桂系覆灭。若不是陈赓抗命,白的部队就会退到云南、贵州等地,给解放大西南增加麻烦,或退到海南岛,以白崇禧的谋略和桂军的强悍,解放海南岛,还有可能吗?从地图上看,林彪是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但河南、湖北、湖南无战事,只是行军走略。若不是陈赓坚决执行大迂回的战略,广东、广西、海南的战斗历史要重写了。

林彪如此指挥打仗,这还能叫天才的军事家吗?

虽然林彪被吹得天花乱坠,但他的实际水平我不敢恭维。林彪擅长的是打大兵团歼灭战,尤其是以压倒式优势消灭敌人的战斗,他打仗只求稳,从来都是顺水战。不求速胜,只求百战不殆。但他打不了以少胜多的刁战恶战,打不出彭德怀粟裕等的水平,自然称他的指挥水平为艺术是绝对不够格的。

众多老帅们其实是不服林彪的。彭德怀的傲造就了毛主席对林彪的偏爱,毛主席对林彪的偏爱造就了林彪的荣耀。所以,可能这就是一位真实的林彪。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无限地还原真实的历史,这需要探究。我们永远要记住:历史就是实事求是。也许只有辩证法才能让林彪走下神坛吧。

相关文章

  • 林彪的战争艺术

    (文章较长,看完必有收获) 二战时期,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等荼毒欧亚。从卢沟桥到野人山,从华沙到巴黎,从伦敦...

  • 战争只如铰肉机

    林彪是少有的悍将,他对战争的比喻更能体现战争的本质:铰肉机。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游戏,百姓的梦魇,...

  • 战争的艺术

    “如果你希望和平,必须先了解战争,尤其是游击和颠覆形式的战争” ——利德尔·哈特 战争是一项重要的人类活动,自从人...

  • 战争艺术

    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

  • 艺术战争

    艺术战争 世界各地局部战争不断,冷战还在延续,还是老牌对手俄罗斯与米国之间的战争,赫鲁晓夫当年曾威胁米国:我要用核...

  • 林彪

    横扫天下一战神, 百年黄浦无二人。 最是功过难抵毁, 将压国共两军阵。

  • 林彪书法怎么样?这一看就让人觉得很熟悉,师承毛主席

    林彪出生于1907年,于1971年9月13日在空难中逝世,享年64岁。 林彪元帅 林彪元帅的政治问题我们不去论述,...

  • 战将一一林彪元帅

    林彪是四野的指挥官,从东北到海南岛,林彪的军功在各个元帅中属于前列的。 林彪是公认的军事天才,在土...

  •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

  • 战神和战略家的区别

    林彪是我军战神级别的将军,指挥了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我军打的第一个胜仗,被称为平型关大捷。 此役歼灭日军100...

网友评论

  • 王清甫:我细致地读过几个版本的林彪传,今天又看你的文章,更进一步了解了一些情况,你对林彪军事指挥艺术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不全赞同!持保留意见!
    王清甫:@范维c ,不褒不贬,客观论之!
    范维c:@王清甫 还请您不吝赐教
  • 泉龙:观点新颖,拜读。
    范维c:@泉龙 谢谢!不敢当。
  • 世界历史六千年:有点过
    范维c:@世界历史六千年 请赐教
  • 甘咸一品:这点我也非常同意,心中的统帅第一人是彭,最具艺术的是粟
    范维c:@甘咸一品 可是当年林彪的命最好

本文标题:林彪的战争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yh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