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科学研究,总会让父母对照自家孩子,之后心生疑惑或恐慌。而还有一些专家总引发人们不自觉的对比,从而焦虑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而这一所谓的“婴儿说话早晚喝智商相关”的研究,我就把它归为此类。
关于孩子的智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智商的研究已经由之前的笼统概括逐渐细化,如今,心理学研究主张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能力等。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
而在智能表现方面,现在更多提倡的是八大智能理论。
从人才观角度,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世界上没有不聪明的人,只是聪明的范畴和性质表现得不一样。
语言能力为什么经常会作为单独考量的标准?
人们经常会把孩子说话早晚结合孩子的智商来说事儿,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
1、语言作为多元智能最容易看到的一项,所以更容易被人们拿出来作为衡量智商高低的标准。
想想我们国家的成语“能说会道”“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等,都表明说话往往能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
2、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改变了亲子沟通的质量。
在哺育婴儿的过程中,孩子一旦能够说话,亲子沟通就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母亲在沟通方面的努力更容易受到肯定和激励。
3、语言的沟通,也是所有沟通方式中最容易被人接收到的沟通方式。说出来远比眼神、行为暗示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因为以上三点,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容易让人感觉这孩子“聪明”或“不聪明”。
看到孩子,更应该懂孩子
之所以开始说有那么一种“科学研究”喜欢引导人去对比。对比,就说明看到的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和别人的相同和不同。而这是影响对孩子本身的成长看到的,当然并不是说比较没有任何好处。通过对多个孩子的对比和跟踪,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成长标准 以备我们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异常情况——比如发育迟缓,智力问题等。
但是,如果过度关注于比较,就有可能造成比较得出的焦虑甚至是恐慌——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去。这反而在育儿过程中不再有积极作用了。
养育孩子切不可片面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把孩子的语言能力,或者某一项能力作为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
甚至说来,都尽量不要把孩子的智商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能成才的标准——要知道,情商高的人,可能在某些领域更是能够如鱼得水。
不看语言能力,不看智商,不看情商,那我们看孩子的什么呢?
我的建议: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独一无二,并接纳、养育他。
作者:晨光微晓,曾经的教书匠,现在的俩娃妈。用心记录育儿心得、亲子共读经验、和成长思考。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