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72963/6b443ef60272a504.png)
欧歌原创作品——
长篇小说《前辈的人生》
第三部 皖南岁月
第二十二章 谭副司令
薛世光入党后不久,新兵连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开赴繁昌县胡杨冲中分徐村,全员编入三支队五团二营四连。
四连原有20几个老兵,合编后便有了六七十人。原新兵连指导员林昌扬,担任四连连长兼指导员。
薛世光在四连仍然是当连部文书,工作职责和原来没什么区别。
来到四连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老领导林昌扬交办的能够展示全连新风貌的一件大事——布置连里的俱乐部,准备过阳历年(元旦节)。
这个任务很荣耀,也是薛世光崭露头角的好机会。同以往办墙报相比,就像吃惯了青菜豆腐突然上了一盘红烧肉一样,令人胃口大开。薛世光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四连的俱乐部,原来是村里的一个大祠堂,里面的空间很大,容纳一个连的人没问题。薛世光进去转了一圈,心里对如何布置有了个大概的设计。
薛世光先花了两三天时间,专门画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四位领导人的像。领导人的像,上级发的书上有,他只需要把这些像按照一定的比例,逐个放大。这事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薛世光做起来还是比较我得心应手。
这事也是布置俱乐部的重中之重,当四位领导人的画像挂在香火台上方时,祠堂里立刻变得庄严肃穆,别说是做连队的俱乐部,就是做支队的会议室,也不落俗套。
接下来是点缀性装饰和一些事务性工作,写标语、扎彩球、布置桌椅板凳。
做这些事时需要找几个战士帮忙,人员进进出出,祠堂里也越来越漂亮,惹得大家训练之余都跑到祠堂里观看。
可能是因为动静搞得有点大,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支队司令部。
阳历年的前一天,三支队副司令员谭-振-林和参谋长赵凌波、作战参谋马森荣,以及团营领导一行来到四连,要参观四连的俱乐部。
在林昌扬的陪同下,上级领导饶有兴趣地在这个布置一新的祠堂里观赏了一番,有的指点着说这标语的字写得好,有的说这上面的彩条彩球挂得很有些节日气氛,说一个连级单位能把俱乐部布置成这个样子真是难得。
最后,大家都聚到了祠堂上方的四幅领导人的画像前。
谭-振-林副司令员站在朱、毛的像前,久久注视,陷入沉思之中……
他和朱、毛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战友。
谭-振-林和毛-泽-东都是湖南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率部进入井冈山,随后,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也进入井冈山。朱、毛会师后,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的影响,开始在井冈山下的湘赣边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而这个时期,谭-振-林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
不久,谭振林上了井冈山,成为朱、毛领导下的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而谭-振-林则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留下来坚持斗争,并和张鼎丞、邓子恢共同创建了闽西游击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指示,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合编成新四军,谭-振-林和张、邓率部向皖南岩寺集中。
部队整编时,新四军辖四个支队,其中江北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第四支队,在皖南岩寺集中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三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
谭-振-林虽然是三支队副司令员,实际上是代行司令员职务,因为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是由军参谋长兼职,他先是在军部供职,后来又过江去了庐江县东汤池创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担任指挥部总指挥,统一调度和指挥江北的新四军部队,他在三支队只是挂了个名,三支队的实际指挥事务,都是由副司令员谭-振-林一把抓。
谭-振-林不负众望,他不仅是个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同时也是个卓越的军事指挥家。在担任三支队副司令员期间,他指挥部队广泛展开游击战争,打败了日寇对清水潭、马家园的进攻;他指挥的繁昌保卫战,以小胜大,七战七胜,粉碎了日寇夺取繁昌、扫荡皖南的计划。可以这样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
解放战争时期,谭振林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成员之一。尤其是在渡江战役中,谭振林根据总前委成员的分工,独立指挥我军中集团的四个军,成功实施了中心突破的战役方针,一举摧毁长江南岸敌之繁昌县荻港的江防阵地,在被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千里江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导致百万守敌迅速崩溃。
这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当下,在沙土角村的这个祠堂里,在四连这个布置一新的俱乐部里,谭振林副司令望着墙上的朱、毛画像,仿佛又回到了火热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长征时一别至今,此时见画如见人,使他的思念之情得到了一丝慰藉。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是谁画的?”谭副司令员转身问林昌扬。
“是我们连的文书画的。”林昌扬自豪地回答。
“他是大城市来的画家吗?”
“不是,他以前是个印刷工人。”
“不错,不错,画的很不错!”
谭副司令员连声称赞。沉吟片刻,又吩咐林昌扬:
“请你们文书来,我们见见面。”
薛世光听说支队副司令员有请,急忙跑步赶来。立正敬礼后,谭副司令员主动伸出手来,同他亲切握手,随后问了他一些基本情况,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年龄,为什么要参军,等等,薛世光一一作了回答。
一旁的林昌扬补充道:“薛世光同志已经是正式党员了。”
林昌扬没有想到,他这个补充,无意间为薛世光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谭副司令员听了林昌扬的补充介绍,精神一振,脱口夸了一句:“年轻有为啊!”
接着,谭副司令员转身同赵凌波参谋长和马森荣参谋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表情严肃地对林昌扬说:
“薛世光同志有特长,调司令部工作,你明天就送他去报到。”
见林昌扬神情诧异,没有立即表态,想了想,又说:
“林昌扬同志,你们也不要搞本位主义。告诉你们团长,薛世光是我点名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