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反思

作者: 花果山上酒旗子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22:29 被阅读0次

这个年过得很不平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这些天里,我们无不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疫情数据,浏览传播各种有关防护疫情的科普。而作为所有信息中最鲜活的个体——面对疫情甚至近距离接触疫情的人,我们在这场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恐惧、担忧和坚强、努力、信念,无论是情绪还是信念都让人感同身受。从主动请缨、最美逆行的医护人员,火神山、雷神山上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的建筑工人们,到星夜驰援的各界物资和鼓舞振奋的呐喊加油,我们都感激莫名。

最近几天,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许多省市都采取了一些紧急举措,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恐慌情绪,也难免会让一些人心绪不宁。

昨天看了一篇《南都周刊》的推送,文中列举了一位武汉网友的呐喊,大意是说,武汉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中,被四方咒骂唾弃。而武汉人则成为了一个代号,变成了一个带着病毒的群体,变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的标签。这样的非理性反应,便是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编造的种种幻象。

武汉人被驱赶、被歧视、被标签化是这一段时间网络上的常态,这是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异化的结果。这严峻的形势,让“武汉”一时间成为病毒的另一层隐喻,让“武汉人”因此具有了一重不同于健康人的身份,成为被排除在正常人之外的“他者”。

非理性的隐喻使我们难以正常审视思考我们正在经历的东西。病毒固然可怕,然而歧视与恶言,何尝不是另一种致人抑郁的病毒。

与此同时,随着封闭时间的渐渐延长,以及它的不确定性,我们慢慢会产生一些焦躁、烦躁情绪,家庭成员之间有可能会引发一些争争吵吵,会出现因为疫情封闭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

大部分人没有到过武汉及周边疫情严重的地区,也没有亲友被感染,但过载的信息流之下,仍会被不自觉地卷入,怀疑自己感染了,甚至出现焦躁、恐惧的情绪,这就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审慎客观冷静地面对当前疫情,我们是否可以从之前的大规模疫情中寻得答案?

14世纪的欧洲,爆发黑死病,死了2500万人,让欧洲人思考人活着的价值,从而有了超越封建神学的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解放;公元七世纪,隋末农民战争,导致户数锐减三分之二,从而使佛教在中土迅速传播,使中国人超越儒学伦理思考人生与社会,最终导致了宋明理学的形成。最近的2003年非典,全民的行动和恐慌,让病毒在天气暖和之后慢慢消失……

我们能从这场疫情中反思到什么?又该如何反思?这一次的疫情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这是值得我们思政人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疫病反思

    这个年过得很不平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这些天里,我们无不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疫情数据,浏览传...

  • 疫病

    张大山被诅咒了。在他惨白着脸躺在床上哇哇吐的时候,所有人都聚在他家门外,伸着脖子往里瞅。他们一致认为,张大山确实被...

  • 防疫新诗

    华夏九州疫病传 人人自危嘴捂言 疫病防治是重点 怎知医病难上难 春暖花开疫病散

  • 动物疫病

    一类: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二类: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刺激隐核虫...

  • 疫病(随笔)

    病来如山倒 风吹过人心惶恐 城封闭人心惶惶 宛如末日而来 路上无行人 城中无商铺 见面低头过 多为家中坐 病去如抽...

  • 疫病有感

    病毒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 传染 无声无息的传染 谣言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 轻信 人云亦云的轻信 习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

  • 城市疫病

    清醒着蹉跎 决绝的踟蹰 是这个迷人城市里的盛大疫病

  • 【乱翻书 随笔】对应对疫病工作的反思

    新华网、半月谈连发两篇文章,因为点名泰州三次,坊间流传甚广。我以为:所说基本存在,但也有不少偏颇之处。 部门表格多...

  • 战“疫”之下,共享办公该何去何从?

    2019年末,一场疫病在人们中悄无声息的传播。2020年初,疫病爆发,突如其来的疫病打乱了原本团圆热闹的春节。如洪...

  • 春植番茄几种真菌病害的防治

    春植番茄几种真菌病害的防治 春植番茄容易受到真菌病害的侵染,最常见的有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和灰霉病。当气温在1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病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cq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