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产品设计和方案输出过程中,我经常给小组成员主动宣扬一个概念“业务假设”。
当我们采取某个产品设计来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时,一定是基于某种“业务假设”。这个在批判性思维里面,可以抽象提取出来以下的对象:
·论题:我们面临的业务问题(用户需求)是什么
·结论:我们给出的产品方案和实现路径
对于方案的输出,其实也是一个论证的过程,互联网产品研发过程当今已经是相对精细分工协作的时代了,大概率不可能一个人全栈负责产品、开发、测试、运维吧。那么如果我们希望协作小组能够理解、认可方案,必然就如同“论证”过程一般。抛出论题、给出结论、列出理由和证据。
这里比较合适的论证路径,个人建议如下:
1、抛出论题——需要解决的业务问题/用户需求/市场目标
2、给出结论——产品设计方案
3、列出理由、证据——这一步尤其重要,不但要形成严密可信的论证过程,甚至还要主动的把背后的价值假设(业务假设)抛出来给到参与协作的成员。我们论证结构的背后存在一种现实的约束和条件,这些约束和条件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所谓的一些“业务假设”(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倾向如何倾斜),这些假设被现实所约束,进而引导我们的行为和价值的方向。理清楚这些,才算真正的理解某个方案为什么起心动念、为什么要高举高打或者迂回前进。
换个视角,对于聆听者来说:能够明确的识别出来解决的问题(问题也需要具体、没有歧义、有明确的参考系)、能够看到清晰的没有歧义的结论,最后结合演讲者提出的论证逻辑/价值倾向假设形成自己的代入感和主观判断。
有了上面这个过程才是一次成功、有效的信息输出,减少了信息传递衰减、获取协作者良好的反馈、优化改进共建方案。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要能够识别出来背后的价值偏好/价值假设是什么?如此你才能明确的传达给听众。如非这样,很可能由于不太清晰、具有歧义的某些关键信息点,让信息收发双方产生价值观的理解冲突,而这种冲突也是最不可调和的。最终,你的产品或者项目只可能面临无休止的delay,团队成员凝聚力的涣散。
常见的职场中,协作者思维上经历的过程,我们姑且分为3种:
1、海绵式的思维:自己几乎没有对于论证过程中论题、结论、论据的批判性看法,全过程基本处于信息接收状态,当然也不会提出来建设性的建议
2、淘金式的思维:这种是我在工作中比较喜欢的,通常来说这种协作者会给出来比较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帮助产品经理查漏补缺、进行逻辑的薄弱点的再次论证或者补全。思维过程大致是接纳外界的观点-捕获信息辅助进行理性的评判-在理性判断下决定是否认可或者提出建议行动
但,第2种淘金式的思维也细分为两种:
2-a 缺乏了理性客观的过程,对于自己快速形成的或者原有的某个问题的观点坚持己见,形成较为对立的驳论形态
2-b 客观理性的过程,输出良性互动能够推送论证更加的健全
我个人喜欢2b来共建美好蓝图,2a来帮助自己再次复论从而加强信息,1来一起完成1到100的长路漫漫。这样看来,好像都是不可或缺的队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