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大家好我是简书-安安吉祥,我今天点评的文章
作者:冰果真多
题目:《村子里的那个人》
这是一篇乡土题材的小说。作者利用万能的上帝视角讲诉了发生在农村的一件偷尸案最终水落石出,并结成二户人家儿女冥婚,最后皆大欢喜,偷尸者也自首入狱的完美大结局。
作者说这是他第一次写这种乡村题材小说,觉得自己语言上差很多,写不出乡土气息的感觉。我觉得这个问题至少在这篇文章里完全不存在。第一次能把乡土故事写得这么流畅和精彩,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可以说是一位写故事老手的文笔。下面先说说文章优点。
一、优点
1、全文四千多字,结构完整,分别分成六个部份把故事前因、经过、结果娓娓道来层层递进。作者文笔流畅,脉络清晰,也没有错别字和拗口的句子,说明此文经过多次复核仔细阅读,非常难得。
2、文章开头简洁明了,直切主题交代了小林的死因和葬礼,以及母亲的悲痛欲绝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肺腑。
![](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64cb1b43fd2d1e63.jpg)
3、中间故事情节跌岩起伏,引人入胜。第二部份通过一系列对话来协商价格,成交一笔人口买卖来做铺垫,却又不说清楚到底是买哪家哪户的20岁小伙子,也不说明白是买死人还是活人?买来干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留下伏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0d1274f05521423d.jpg)
故事第三部份通过发现小林尸体不见了,来承上启下展开剧情,既回答了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原来是买尸体,但是保留第二个问题:买尸体干什么?是不是给人家办冥婚?作为悬念。
第四和第五部份让读者跟着这个剧情,层层递进的节奏,发现真相,找到了尸体下落和那个盗墓贼。
4、结尾精彩纷呈。以读者意想不到的结果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结儿女亲家。文章最后第六部份,通过大家一起陪着林婶子,去买尸体的地主家讨说法,结果却结成儿女亲家为转折,将故事合情合理,完美收尾。
二、缺点和建议
1、标题含糊不清,没有吸引力。
标题《村子里的那个人》是个悬念,但是这个悬念并不吸引人,如果用疑问句的方式效果会更好,比如《谁是村子里那个偷尸人?》。文章一直到第三部份才写明那个人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干坏事的人的统称。让人看了这个标题有种莫名其妙,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的感觉。建议起《村子里失踪的尸体》或《村子里的神秘偷尸贼》比较贴切又吸引人眼球。
![](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d6857593e1494ff1.jpg)
2、作者说对视觉问题有困惑,如果用第一人称我来写,那其他人做了什么我是不知道的,应该怎么写?
我认为作者没有必要困惑,因为你这篇文章就是用的上帝视角,来讲诉村子里发生的偷尸案,叙述的条例如此清晰,也没有发现你有视觉混乱的现象,所以以后就按照这个角度去写就可以了。
至于用第一人称写,那你只能叙述我自己所见所闻和心理活动,不可能去写其他人的想法,你如果必须写其他人的感受那只能用上帝视角。二者只可取其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3、作者问:第三人称和上帝视角有什么区别?
第三人称分为二类,其中一类就是上帝视角。
在成熟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三人称叙述。这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跟随着主人公,或者一个(或几个)叙述者展开故事,只讲他参与的,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比如《神秘岛》中的故事,大部分是以新林肯岛一行人的视角来叙述。《寻秦记》长达二百万字,竟然完全跟随着主人公项少龙的视野展开故事。这样叙述局限性也很大。所以,成熟作家多半使用另一种第三人称叙述,也就是“上帝视角”。
然后再说说什么是上帝视角?也称为万能视角,一般应用于叙事类作品,是指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来描写“我”之外的人物心理活动,作者可以写出故事里的一切细节,好像万能的上帝一般无所不知。
以上就是对作者问题的解惑答疑,希望我的点评会对你的写作有帮助,谢谢!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第36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