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浣溪沙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06:37 被阅读0次
夜读:浣溪沙1

气温渐升,心静则凉。重温经典,夜读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词人说: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结“玉纤香动小帘约,”则已是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分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连,不忍分离。“造分携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江淹《别赋》)。下片是深入刻画这种离别的痛苦。

下片是兴、比并用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兼有两个方面一形象,一是写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离别时的吞声饮泣。这里略去了。絮花从空中飘落,好象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人亦包含其中。

“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增加对方的悲伤。同时也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衬出月含羞。

相关文章

  • 夜读:浣溪沙1

    夜深人静的时候,灯下重温经典,细品苏东坡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 夜读:浣溪沙1

    白天于万丈红尘中,为生活而奔波忙碌;夜晩在一盏灯下,方能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重温经典,品读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

  • 夜读:浣溪沙1

    重温经典,品茗夜读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像是在深秋。屋内...

  • 浣溪沙·夜读

    月上阑干人未眠。经山史海问根源。一身肝胆踏难关。 落笔谋篇扶正道,凝思救世挽狂澜。百年积辱话从前。 (中华新韵八寒...

  • 浣溪沙·夜读

    浣溪沙·夜读 一盏清茶一卷秋。一行喜极一行忧。情仇未了烛光收。 总是些他人故事,却生得自个闲愁。轻轻浅浅不能休。

  • 浣溪沙 夜读

    雨伴秋灯夜读书, 寒透纱棂茶微苦, 幽思如缕省却无。 今古万册说左右, 妙哉一中独难求, 秋霜渐上少年头。

  • 浣溪沙.夜读

    浣溪沙.夜读 一盏清茶一块头,一行欢喜一行忧。情仇恩怨泪痕收。 莫道是他人故事,总生得自个闲愁。长吁短叹不能休。 ...

  • 夜读:浣溪沙

    夜读晏殊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

  • 夜读:浣溪沙

    不如怜取眼前人。千年以后,在一个寂静的寒夜,于灯下重温晏殊的经典词作《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仿佛善意的提醒,依...

  • 夜读:浣溪沙

    夜读薛绍蕴的《浣溪沙》,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词分三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浣溪沙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ve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