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和我聊天时,经常会妙语连珠,我们的对话,多是的妙趣横生, 那样的感受,也真是的妙不可言。她经常调侃我的一句话: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我一听,就乐了。
女儿问我:为什么会“甩锅”呢?我答:烫手啊!女儿哈哈大笑。我补充道:好奇时,可以叫揭锅,烫手了,肯定要甩锅,拒绝你,下次叫盖锅。女儿笑疯。
有一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时,他忍不住冒出一个词:砸锅。我一听,又乐了,这不又多出一个关于“锅”的词了。“砸锅”这个词常常是形容一件事情失败了,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这样说来,“锅”好像是一个贬义字。为什么呢?我理解,锅底是黑色的,人们不愿意不明不白地被抹黑。
比如,背锅字面意思是“背上背着一口锅”,原本形容驼背的人;网络语背锅则是“背黑锅”的简称,指“为他人承受过错”的意思。而“甩锅”呢,意思说是将所有的过错算到别人的头上!“接锅”,就是愿意承担别人“甩锅”事情的行为。
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出,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在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和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试想,如果我们抱着成长型思维,主动承担些责任,不“甩锅”、勇“接锅”、能“背锅”,修补过失,是不是更有利于我们一生的成长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如何做到呢?
一、面对现实,不“甩锅”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犯错之后都会下意识地为自己辩护,推脱责任呢?《错不在我》的作者卡罗尔.塔夫里斯告诉我们,自我辩护是一种本能的心理作用。自我辩护的本质就是认知失调。
而认知失调就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实发生不一致时,人们就会想办法调和这种矛盾,让它统一,变得能解释得通。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甩锅”行为,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我们要减少由认知失调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接受现实、弥补错误,学会感恩,这样就会缓解由认知失调造成的情绪。
有一天,下着雨,我送一个女朋友去学校会合他老公一起接女儿。雨很大,我想不能让朋友淋雨,就执意要送她到学校门口。结果由于雨太大,很多家长不好停车,就直接将车停在学校门口,校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女友下车后,我进退两难,只好和其他车子一样就地歇火,等待学生放学高峰过去再走。
女朋友看这情形,一会儿发来语音,说她错了,早知道不让我开车到校门口了。我那天刚好读了《错不在我》,我安慰她说:“不怪你,我刚好听会书,也不浪费时间。再说了,外面还有人淋着雨,我在车里很暖和,够幸福的了!”女朋友听我这么一说,她发来两个拥抱的表情。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的不是“锅”烫手,而是温暖。
二、解决问题,勇“接锅”
有了“甩锅”,必有“接锅”。就比如,当一些临时的任务产生,而这些任务没有明确的归属人时,便会需要有人“接锅”。当上司向你提出工作安排时,你不要盲目地“接锅”,而是要先做做功课。如果有能力,就要勇于“接锅”。
《少有人走的路》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大小而已。人生就是一堆问题堆积而成的,如果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这也可以说明我们“甩锅”是不明智,只有勇于“接锅”,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自从先生去了外地,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来处理。女儿的情绪,父母的养老,我的工作,都成了我每天要处理的问题。由于我的能力有限,常常会感到压力巨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思前想后, 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提升,但现实永远不可逃避。
于是,在现实面前,我选择了读书写作,运动成长,来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这几年,女儿常常说我是男人思维,遇到问题时,只想找解决方案,我被她这么一说,也不排斥,就当她在夸我了。再说了,生活如此艰难,不“接锅”也不行啊!你看,有的“锅”是被动而接,而有的“锅”要主动接,所以也应了这句话:勇气是唯一不可伪造的美德。
三、敢于担当,能“背锅”
对于“锅”的认识,我以前一直不深刻,在职场驰骋几十年的我,虽然工作兢兢业业,领导交办的事情努力做到靠谱。什么叫靠谱?罗振宇说,就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但我从没想到在我职业生涯的末尾,我还要经历“靠谱”的考验。
我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单位上级党建巡视组来检查,发现我所在支部一个党员思想汇报有问题,结果最终要处分的是我。当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心里确实很难受。我想,我一辈子在单位工作,认真勤恳,从没被处分过,到了快退休了,还要背一个处分,我这心里啊,总感觉很冤的。
领导见我心中不平,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一直是个靠谱的人,作为一个党员,最主要是还要有担当,要勇于背锅,才能体现一个共产党人真正的气魄!”我听了,想想当初的入党誓言,真是羞愧难当,随即检讨自己的疏于管理党员的错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
不过呢,有一个提醒,有些事,如果不得不“背锅”,那么“背锅”不能“白背”,要让领导和同事知道自己的付出。
作为一个资深“锅”来人,我的成长经历也许对你有用,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犯错,这其实是正常的。谁都会犯错,谁都有“锅”失,无论如何,我们学会和错误相处,从“锅”失中学习,将它作来成长的契机,真正地做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原始的、最笨拙的、也是最有效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