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756天】
对话不是你对了
我就错了
对话是一起讨论一件事
双方都有所得
今日起来得晚,还错过了早上打卡的时间,在早起群里自罚红包,本想说:哎呀,错过了打卡时间了……可能还会略带懊恼后悔的心情。
但转念间我发的是:周末给自己放假,晚起了,有轻松的心情真好!
不但给自己内心做了和解,对于晚起这件事情,还在一转念,给了自己愉悦的心情。
从自己内心流露的语言是有一种魔力的,它可以让自己身处天堂,也可以让自己身处地狱。如果责怪自己,已经无法更改的事实会变成双重压力。
但是转念之后,这件事情就变成了一件愉悦的事情,惬意的周末享受。
语言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说出来的话能否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听到的人又是否能够理解,每个人的沟通是否能真正具体到位,真不一定,说的人未必说的这个意思,听的人也未必能够理解。
我把同样的话,发到不同的群里,反应都各不相同。
我觉得很有意思,到底我们说话,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正确性,还是想要和别人沟通?
我在群里推荐了一本书《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推荐的理由是:可以看看这本书,很有趣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人回我:名媛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又发了一段书中的扉页,关于酒店的自助餐早餐所取用适量的食物这一段。
有人又回我:这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碳水太多营养不足,水果不可以当饭吃。
觉得很有趣,我所分享的,是这种克制的取餐方式很优雅,值得学习。每个人在当下时段,对于文字信息的攫取方式真是完全不同,抓住的,是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
于是造成双方所沟通的事情就不会在同一个关注点上。
而对方的表达,我可以理解为挑衅,攻击;也可以理解为探讨,交流;对方对于我的回应也可以有不同的反应。
而且,对方说的话也是事实,我为什么不能顺着对方的意思说?而要让对方按照我的意思想呢?
进一步,退一步,就像是舞蹈,协调,才是交流下去的动力。这时候,就需要技巧,把对话引入舒适的交流中,而不是变成争对错。
交流没有对错,一旦陷入对错之争,双方都输了,对了的人,失去了对方的友谊,错了的人,心生不忿。
交流是为了让双方都有所得,离开争端,就事论事,在一来一回中心生愉悦,都有收获。
不说是外人,甚至对自己都是一语三春暖,就如早上,如果说沮丧的话,也能让自己有一段负面的情绪需要消解。
但也没有最好的方式,尽量对自己说积极的语言,也尽量说话平和,至于是否能让所有人都能够满意,则是不必强求的事情。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