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十五焦点第585天分享(2020.3.17)
![](https://img.haomeiwen.com/i6423981/0c69f950fe9501f0.jpg)
昨晚半夜,朋友小彦打电话诉苦:连续几天的早晨,她婆婆给老公打电话,催问是否工作的事情。因为她老公单位效益不好,几年前下岗。自己在社会上找点事做。年前年后因为疫情,一直待在家里。刚过了十五婆婆就坐不住了。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她老公的事。还发动身边的关系,给她老公找工作。小彦说,刚结婚那阵,很佩服婆婆精明能干,干活麻利,说话很有道理,老公也是很孝顺。慢慢地发现,婆婆说话很强势,她的几个孩子必须听她的。要不,就会生气。老公就像泄气的气球,马上在婆婆面前低头道歉,哄她婆婆高兴。他老公做事非常谨慎,虽然名牌大学毕业,在单位十几年只做了个科员。小彦抱怨说,明明老公的情商和智商都挺高,做啥事情却犹豫不决,谨慎小心,生怕有什么闪失,更别说有什么建树了。
小彦发了一通牢骚后问我:“我老公是不是妈宝?”
这些年,“妈宝”这个词很流行。很多人的眼里,“妈宝”就是“啃老”、不独立。其实,还有一种隐性的“妈宝”,就是像小彦老公这种类型的子女。小时候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参加工作是单位的“好员工”。这样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肯为孩子付出,能吃苦耐劳;
2、父母为孩子的生活照顾的面面俱到;
3、让孩子感到父母无一不是为自己好而放弃对抗;
而孩子呢,面对父母的辛苦付出和养育,唯父母的要求是从,稍有违抗,就会背上一个“不孝”的心理负担。心生愧疚,不敢越雷半步。会久而久之,孩子成了父母保护下的小树苗,父母允许孩子跳多高,孩子就在父母的遮阳棚下跳多高。
跟小彦谈了这些之后,小彦也非常认同。忧心忡忡地说,老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毕竟她是我妈”。每次听到这些,小彦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她和老公就只能缴械投降,按着婆婆的意思做。面对为难的老公,她作为儿媳妇,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面对老公的“难处”小彦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首先,要坚信改变不受年龄的限制,随时随地都会发生。
我们生而为人,都不完美,但我们都不会放弃追求完美。所以,小彦要坚信,每个人都渴望更好,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水分,就能发芽一样。
第二,给老公发挥能力的机会。
“妈宝”的养成,多数是因为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没有让孩子体验到付出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自己小家的大事小情,多向老公请教,哪怕老公搞砸,也不埋怨,假装很难搞定,人人都不容易做得到,给老公面子,有勇气继续尝试。
第三,给老公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多让老公做主去处理,给老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老公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会提升。哪个男人不想做个更有价值的人呢,这样的尝试,可以让老公在亲密关系中第二成长。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想再加上一句话:婚姻中找到对的人,可以间接地治愈一生。智慧的你,也许就是可以治愈爱人创伤的那一个。让自己最爱的人,虽然错过了第一次的美好,也能在亲密的关系中,在爱人的接纳和理解中再次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6423981/97a5ba72691d065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