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在当时的感叹: 中国文化,这个"道”完了,已衰败到了极点。民:百姓。鲜:很少。老百姓很少能懂得这个道理,懂得修身养性这个道理的人没有了。
这是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乱纷起时的感叹,人心不安分,不懂修汕养性,社会动乱,人人自危,没有人去做君子,君子少之又少了。普通人根本不懂得修心养性,都不去修心养性,都肆无忌惮,放纵自己。当时的文化己衰败到了极点。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极也。人莫不饮食矣,鲜能知味也。”
知:通智,聪明的。愚:笨。贤:有德之人。不肖:不像样的。
孔子说: 人人都想得“道”,但不能得之,我知道是为什么了,是因为:聪明的人太过头了(就如拿着帽子找帽子,骑着牛找牛一般)。愚笨的人,又太笨了,够不到。孔子又感叹: 这个"道”为什么就不能明了呢?我知道了,是因为: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把那个道德看得太重了,把“道”又看得太重了,也是过分了。不像样的人呢?吊儿郎当的,又达不到。孔子说,其实学“道"很简单,如吃饭一样,世上人人都吃饭,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饭的味道。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这是孔子的一句感叹,用现在的话说:哎呀,算了,这个事情不行了,道行不开了,孔子都不想传道了。
“道”不知去向了,找不到了,为什么呢?是因为,聪明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每天求“道”学“道”,讲“道”……太过重视了,“道”就在你的身边,你都不知道了,还到处去寻。而那些凡人百姓和不像样的人,却从不把“道”放在心上,又太过放纵自己。愚笨的人又太笨了,根本够不到边。所以说人人有“道”相伴,但不是人人都知道,还一个劲儿去求、学、讲,都是假的,都无法真正回“道”。想通了,“道”不是求来的、学来的,是自己出生就原本有的。就如吃饭一样,人人都吃,有几个食之味呢?
我们现在学“道”,是教你如何在生活中找回“道”,而不是打坐、蓄发、出家做道人这些。
关注我的公众号:杂趣杂谈,看更多有关中医中药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北,分享手绘教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