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六国合纵天下安息,秦国远望着东方的六国,如狼似虎一般死死的盯着前方的猎物,这一盯就是十年,可是眼睛都没有眨过,眼中且是充满着满眼血丝,犹如一团熊熊火焰。函谷关前的草地茂盛,牛马闲散的品尝着翠绿的野草,山上的树木高大而葱郁,白云欢快的飘荡在函谷山头,如此美妙的山水,让人畅然不已。十五年前苏子种下的垂杨柳也有两丈多高,每天函谷关的晴风吹着垂杨柳欢快地起舞。说起这垂杨柳,且是另有一翻故事。
苏秦散尽家财求学于鬼谷先生,周游于各诸侯国,
苏秦起初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他说:“大王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的丰富物产可供利用,北边有胡、代地区可提供战备,南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有崤山、函谷关坚固的要塞。秦国土地肥沃,百姓众多而富足,拥有战车万辆,精兵百万,良田纵横千里,粮食储备丰富,地势险峻,便于攻守。这真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天下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能,百姓的众多,军备的充实,战士的训练有素,完全能吞并诸侯,一统天下,成就帝业。希望大王多留意,让我向您陈述如何取得这样的效果。”
惠王说:“我听说,羽毛长得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制不健全的国家,难以施行刑罚;道德不高尚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教不上轨道的国家,不能拿战争来劳烦大臣。现在您郑重地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亲临指教,我希望日后再来领教。”……
两个秦国牧马人,一边给马梳着鬃毛,一边欢快的聊着天。
哈哈,老哥,十几年啦,你那盔甲怕是生锈了吧,什么时候我们穿出来,也感觉一下当年的雄风。
老弟啊,这十多年的安息日子,是很难得啊!此时真正才感觉什么叫生活,有个真正的家庭,才知道什么叫过日子啊!如果秦王懂得这个理,我愿意下半生不再穿那笨重的盔甲!好好的享受一下这山坡牧马的宁静生活。
函谷关的关营中,将军们欢快地饮酒说笑。士兵们借助着晴朗的日子,脱下自己的盔甲,打成一堆的呼呼的睡了起来,肥胖而臃肿的马再也站不住也是趴在地上,倒是几个孩子还算热闹,在那边五枪弄棒的玩耍起来,还有几个妇女在河边,边说笑,边洗着衣服。
突然之间两个快马人冲进了函谷关,一路尘土,一路响亮的马蹄声,惊醒了守门人和还在瞌睡的士兵,迎来的是一阵痛骂。你们这是去找死吗?可惜刀早就生锈了。然后很无奈的,再次很安逸的靠在草地上睡了起来。只有关口的那棵垂杨柳,不安份的骚动起来,似乎看惯了路人的心性,感觉此时路过的两人来头有点猛烈。
灵性,这棵杨柳真有灵性,此时的秦宫中热闹非凡,沉寂很久的热闹场面,今天终于有点动躁。
秦惠文王高声的说道:"诸位,十多年了,我们是努力发展,富国强兵,只能在自家门后院小打小闹,解决一些部落的骚动,大伙感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难道我赢驷就这样带领大家过完下半生,老兄弟们,你们可愿?如果大伙喜欢宁静,等待有一日被他国战领,保证诸位还是荣华富贵"。
公子华气愤的说道:"大王此话是说我赢氏子孙是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忘记先祖从无到有的奋力经营。我公子华可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战士,能愿战死沙场,怎能如此安逸的死去。先祖的初心可没有忘记,秦国称霸中原的决心已经流趟在赢氏子孙的血液里,大王三思"。
公子疾温和而有力的说道:"秦国没有忘记,赢氏子孙没有忘记,如今时局不利,这个大家也清楚,六国合纵,我国处于下风,山东六国居高临下,眼下如何瓦解六国合纵,实现各个攻破,这是首要考虑的首等大事,诸位可从这个方向出发谋划一番。"
五大夫赵德谦沉稳的说道:"如今形势如此,严君分析在理,走出函谷关是关系到秦强大的关键,坐以待毙显然不利。如何走,而不至于受制于人,甚至瓦解合纵,从而雄霸天下,正要能够出师有名,定可全然放手去做,伐谋,伐交,伐兵从何而谋呢?"
公士赢叁微微一笑,说道:"伐谋,伐交,伐兵确实为三个要点,说到正义,再下认为,不能把此当成前进的绊脚石,阻碍秦国走出去的不利因素。如今天下只讲利害,那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各国诸侯几十年不朝见大周王,难道他们还守义敬孝?"。
六大夫吕姜用浓厚的响音说道:"是啊!他们不讲正义,我们为何还讲,说到周王室也该反醒一下,是他们造成这天下四分五裂,战乱不止,也是他们不讲义在先,周王天下之王,可有谁还把他放在心中。如今且成为阻函谷关外的一堵厚墙"。
公子疾哈哈一笑,说道:"还是六大夫看得透,虽然他们不讲义,我们还是要讲的,但我们讲的是公义,天下百姓的义,各国百姓已经非常讨厌战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于周王的怨气可比东海还深,那么我们就该为天下百姓去讨要这份义,去问问周王的意思"。
秦王难得今天是开怀大笑,说道"诸位的分析真是绝妙,说到正义,还是要行的,只是行法不同而己。问问周王,有个事情想了很久,听说那九鼎是象征这天下之权,能不能借到秦国来摆摆,诸位意下如何?"
诸位是眼晴一亮,相互看看,又一起看见秦王。
秦王接着说道:"此事我己深思很久,顺应民心,众民要的是和平,如今天下各国争端不停,原因是周国无能,诸侯各自为大,不实现统一,和平那是痴人说梦,那么我们做的就是为这天下百姓找寻幸福,这就是我们的正义"。
大家齐声说道:"大秦统一天下,我等愿效全马之劳"。
公子疾上前说到:"如果秦国打出这一张牌,虽说是以周纠葛,事必激起各方的同仇敌慨,周王也必然求救于其他诸侯,但那国会与秦为敌呢?这个不好说。但至少断定,各诸侯也想有此局得到九鼎,只是苦于无计,也不取轻举妄动,秦国发起,观望的可能性最大。但如果周保九鼎,必然有一强国出面,也可试探天下形势,此为一石二鸟之计"。
秦王哈哈一笑,说道:"严君在理,由你理一份书信,快传周王,一路宣告天下。赢华为将,带领兵马十万赶赴周国,伺机而动。"。
暮色降临,晚霞灿烂而夺目,映射在函谷关的城墙上显得无比的火辣。此时宁静的函谷关,被一辆飞驰而来的马车打破,车上插着迎风招展的秦王旗。庸懒的守门人即刻转过神来,迅速打开城门,马车豪不停留的冲出城门。在灶台做饭的妇女丢下木勺,冲出房门,正在讲故事的男人们立刻起身,草地上玩耍的孩子孩们惊讶的张望着,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焦聚于城口,只见尘灰飞扬,如巨龙一般穿出城门。苏子所载的垂杨在龙威的强势之下,整个头被扯向城门口,似乎整个城门想把它吞掉。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抚摸着白须说:"天下又要不平静,秦王又要出函谷关了,平静得太久了"。
青年人鲍雄说道:"看来有机会去大展身手,这么多年的勤学苦练,机会终于来了"。
妇女们显得非常的焦愁,抚摸着孩子,看着自已的男人,缓缓地转身走向自家。
只有鲍雄非常的兴奋,脚如擦油的跑到家中。父亲,父亲,有好消息,秦王要出关了,我可以叁军了。父亲也是高兴的坐了起来,孩子啊!你要走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
鲍雄看着趟在床上的父亲,略带着几分感伤,年迈的父亲,又有病在身,如果自己走了,父亲该怎么办。当年父亲争战沙场,只是在后勤兵,没有建功立业。一直希望自已能够杀敌立功,改换门庭,现在是时候了,且父亲怎么也不显得高兴。
鲍雄说道:"那我不去了,陪伴父亲大人,不离不弃"。
鲍父微微一笑:"这由不得你我,秦国有事,那是秦人的大事,秦国有难,也是秦人的大难。如今天下诸侯争霸,格局稳定也只是歇息片刻罢了。胜者为王,这是亘古不变的理,安定必然要统一。这个重担在那国,那位诸侯王,还不好说,但赢氏族人强大的血性,这是历史至今可见的。孩子,我已经老了,上不了战场,是你们年青人的事情。好好学习杀伐征战的本事,才可在战场上自保,你好自为知吧!"
一月后,整个天下己经不在平静,秦国问鼎成为各诸侯国谈论的主题,并没有对弱小的周王感到可怜,而是各有打算,都在寻找机会,如何对自己更加有利。
周宣王也是听到此事焦急不已,倍感几分无奈和不甘,堂堂大周王,且被自已的臣属这般对待,启不是被这天下耻笑,更是成为千古的笑柄,玷污了先祖的声誉。周王是好几个昼夜都无法睡个安稳觉了。
周王庭上一片寂静,清晰的可以听到外面树梢上的小鸟欢快的叫声。只有周王再也忍不住,双手拍打着几案,苍老的面容已经无法隐藏心中的焦虑,用病吟的颤音说道:"如今秦王无道,对主上无礼,野蛮之极,九鼎乃周朝王权之象征,也是先君的遗物,作为周朝子民,有义务保护国家安稳,诸位有何良策解决国难?"。
众位都垂拉着脸,一时又陷入可怕的尽地。周王更加的难奈,不知道说什么好。无奈的说着:"众位都是周国的弘股,此事确实有点棘手,回去大家思考一下,重新再议吧!散朝。"
函谷关变得热闹非凡,集市恢复顶鼎的繁荣,人声沸腾,车马如龙。鲍雄跑在路边,一天看了两次张贴榜,可是没有见到任何想要的信息,只是有一张问鼎之事,秦国匡扶天下正义,解救众生疾苦,问鼎无能周朝。
看着浩浩荡荡的秦兵开往前线,进入周王的领地,那株苏子垂杨柳就一直在动摇中,舞动的柳枝没有一点规律,犹如疯子的乱发,抓狂甚至血性爆涨。鲍雄也是心不安,神不定,心中老问,什么时候才招兵。回到家中,鲍父看出他的心思,安慰的说道:"孩子,不要紧张,现在未到时候,你可静思这前因后果,没有招兵,只是少量兵力出动,不会有太大的动作,问鼎周王也只是探测这天下形势,好戏也才刚刚开始"。
鲍雄安静的来到函谷关前的小山坡上,这下可以更加看到巨长的队伍。聚神闭上双目,头脑中浮现秦王指挥于王庭,将军们领命前往周朝的情影。周王焦急的在宫中走来走去,使劲的想着对策,这次周王会借谁的势呢?楚国,魏国,赵国,还是齐国呢?
今日的早朝周慎靓王起得很,昨天晚上已经接到秦国使者的来信,也是一晚未眠之夜,左思右想心中没有定论,到底如何解决此次灾难。今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冷,外面的阳光时而有时而无,几片云彩在天上晃来晃去。整个周王殿显得阴冷,一眼看上去周王显得憔悴了许多,更加的显得无可奈何。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周王的训话。
周慎靓王用呻吟而低沉的声音说道:"诸位国之栋梁,虎狼秦王,乱臣贼子,兵临城下想借九鼎一用。显然是以强凌弱,欺人太甚啊。九鼎乃周朝王权之象征,九鼎无则周朝灭,国之不存,民之安在,诸位想想,有何良策解决此次国难,能解此难,周朝永远铭记,载入史册"。
沉寂了片刻之后,太保上前说道:"秦王不义,大可举大义之旗,虽说如今各国害怕秦国的狼威,各自为保,但在这种出师有名,行仁义之举,合纵几国之力,定可秦兵退,只是那国能够助力确是个问题?"。
太傅摸着长白须说道:"太保此话有理,如今只有借外力阻断秦国之念想,其关键在于谋交,谋交之人必是对这天下形势了解透彻,能够因势利导,具有雄辨之才能,眼下此人怕是不好寻得"。
周王面色由白转而透点血色,微微的提高嗓说道:"诸位都想想,有谁可以担当此事,完成解围之事,重赏。"。
掌管历史记事的太史上前说道:"在我府中整理史籍的门客,名叫颜率。先前为楚相国府中最优秀的门客,因受众多门客排挤,做事豪无成就。先前出使楚国有过交结,如今屈身于太史府中,整理史籍。通过这些时日的观察,此人精深古事,洞察形势准确,始终掌握着关键,游说辨论也是天下无几,曾多次与苏子有过彻夜畅谈,不可多得啊!"。
周王面露喜色的说道:"请太史快快有请颜率进宫"。
一个时辰后,太史领着一中年男人,身穿灰色文服,头发披肩,一副历尽苍桑的面容,身材矮小而瘦弱,可走路道是轻快有力。来到周王案前,行了个大礼。
周王虽然焦急而无奈,可面对颜率时,显得几分冷静和王者风范,看到颜率外相,略带几分说不出来的失落。夹着舌头说道:"如今秦国兵临国门,颜子如何看这一事由"。
颜率气稳悠扬的说道:"此等国家大事,微臣不敢多言,正所谓言轻,多说无益"。
周王思索了一下,心中寻思着,此人修为甚高,不随然表态,静若处子,此时是需要条件。于是说道:"颜子不要见外,今天是全民观望,救国救民之事大可议论,广开天下言论,就算错论,也不追究"。
颜率说道:"在下仅仅为太史门下的一个微臣,正所谓人微言轻,说了和没有说一个道理"。
此时的周王越发兴致实足:"颜子说得有道理啊,无名无份确实不能缘事,本王即刻封你为卿大夫,有何良策可解周朝危难,颜卿旦说无妨"。
颜率平静的说道:"谢大王,眼下看来秦王临周问九鼎,只是出师借口罢了,但秦国的野心路人皆知,此次兵出函谷关,先对我大周动兵,此为不仁不义之举,出师不义,必招自毙,请大王三思"。
周王眼晴一亮,满意的说道:"颜卿此话有理,这也是大家都这么认为的事,具体如何退秦兵那才是关键,光说秦不讲义,这是明摆着的。"
颜子接着说道:"如今虽然秦国是大国,但是我国的力量也不可小视,只要有一国出兵相救,此事可以解,至于哪一国能够出兵相救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啊"。
此时的太傅面带轻蔑的笑道:"颜大夫这是在说笑吗?如今天下哪国诸侯,不怕秦国的淫威,哪个诸侯不是趋利弊害之徒,各诸候国多年不进朝贡,现在叫他们出兵相救,谈何容易啊!如果与秦国开战,我愿意这身老骨头披甲上战场"。
此时颜率心中默念道,此时太傅说出这番话,只是在激自己罢了,从另方面来讲,自已还未得到认可,此乃国家大事,稍有不慎,只怕是误国误民啊!此事只可成!
颜率认真的说道:"太傅有理,秦国虽强,也怕其它国家合纵之势,如今魏,赵,齐,楚任何两国合力,秦国也只能后退!大王可派使臣前往各国,说服各诸侯王出兵相救。此事虽然成败未定,但可造出合纵之形势。眼下魏,楚,为秦东出的障碍,他们也必衡量利害,不会轻易出兵救周。那么唯有更远处的齐国是有绝好的出兵理由,地缘优势最强。只要许与名声和利益,出兵也是有可能的,这些都是臣下的愚见,望大王三思定夺"。
此时的周王宫迎来了午后的第一束阳光,红日挂于王宫瓦檐角上,早晨的冷王宫有了些许的温暖!诸位面面相觑,点头暗赞,且没有人发出支持的声音。
相国此时干咳了两声说道:"颜大夫说得有理,非常符合如今形势,临国助周他们心有余悸,不愿出面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颜大夫说只有齐国可以出面,如何能说服齐国出兵,谈何容易,周如今已无郡县相送,也无财宝相赠,还有什么可以说服别人出兵相救呢?"。
颜率微微一笑:"财宝之势确实威力不凡,说服对方也是直接了当,奏效神速,正如相国所说,无物逼己只能用谋,孙子说上兵伐谋,请问还能强兵吗?"
周王面色喜悦的说道:"颜大夫分析透彻,看来这是如今唯一可以实施的方略了,只是这出使齐国的使臣恐怕有些不好找啊,眼下有谁可担任如此重担,救周民于水火之中呢?"。
大家心之肚明,眼下没有什么条件,没有土地,没有财宝,也没有美女,出使齐国,说服齐王出兵救周,那确实是痴心妄想,稍有不慎惹恕齐国,只怕有去无回,大家低头,犹如巨石压顶,此时此刻急需一人解开巨石,排解头上的压力。
太史微微一笑说道:"大王眼下并无合适的人选,出使齐国至关重要,成败在此一举,颜大夫有此想,心中必有谋划,老夫推荐颜大夫是以国家之重,请大王定夺"。
周王恨恨的用拳头砸在案几上,高声说道:"诸位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停顿了片刻后,并无人回应,然后接着说道,颜大夫如今有此方略,经本王三思,出使齐国之职就由颜大夫前往,诸位有何异议?"。
诸位如获重矢,轻快的答道:"大王英明"。
周王也是轻畅的说道:"颜大夫,前往齐国还有何要求,请一一陈上,本王全力支持"。
颜率略显无奈的答道:"要求只要和大王私面相谈为好"。
周王挥手诸位:"颜大夫留下,其余诸余回府歇息,有事待招"。
此时周王宫中只有周王与颜子,周王开口说道:"颜大夫,此时宫中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要求尽管相提,只要能保住国家,人民安稳,就是献出本王生命也再所不辞。如今你能救周,历史铭记,富贵荣华只要你开口"。
颜率平静的说道:,钱财身外之物,作为大周臣民,能为国分担,为大王分忧,本是臣的义职,臣也只是能够追求点名声罢了,在人生路上,也做成几件人生快事,让后世子孙有个故事,其他并无什么欲求。"。
周王哈哈一笑说道:“颜大夫和本王性情道是有几分相似,本王也是一心想,在大周历史当中留下点什么,可是现实残酷,诸侯强起,再也不是当初的强大辉煌的大周,如今怕是要毁于我手,有何面目去见先王”。
颜率低头略带抽泣的说道:“想想三王当初建立大周,历尽千难,争夺于生死一线间,受尽人间地狱,如今大周且招子民临兵,忤逆秦王,猪狗不如的东西”。
周王哭泣了起来,含泪说道:“大周只怕要亡于我手,这个该如何是好,如何退兵,保住大周子民,那怕付出生命也不辞。”。
颜率整理了一下形容,认真的说道:“虎豹秦王既然以借鼎为由,那么我们可以借鼎作文章,请大王允我带鼎前往齐国,借兵来解救大周之危可好”。
周王生气的说道:“九鼎乃周国传国之宝,九鼎在周国存,九鼎无则周国无,更何况九鼎也不是如今的全国周民能够带到齐国的,颜率这是拿周国开玩笑吗?”。
颜率接着说道:“大王理就在此,九鼎是宝,天下人皆想得,可九鼎是天下重器,谁人又可得”。
周王点头说道:“理是如此,那就是以鼎借兵,这齐王早就想要九鼎,搬运到齐国,谁也做不到,兵也借不来啊。”
颜率激情的说道:“秦国退兵,奉上九鼎,齐国自取,而想得九鼎并非一人,魏,楚之地难,齐国也不能过,九鼎不动,周王乃存”。
周王兴奋的说道:“颜大夫,此谋甚妙,招聚诸臣,宣布此事吧!让其他诸臣助你”。
颜率说道:“此事只有你我知晓,不得外人知道,谋之于阴,成于阳,谋事在于周密,且成于周密,鬼谷子早已说过”。
周王哈哈一笑:“颜大夫天下谋士啊,且深得鬼谷子真传。我与书信一封,即刻前往齐国,其余出使也一并前往”。
颜率带上两批快马和一个护使前往东边的齐国,想想当初于齐国学艺之时,十年之后再次踏上齐国一马平川的原野,感到无限的神情。此次能否成功,事关自己一世之学,失败则周无,成功则周存,可惜这存也只是短暂的时间,大周已经走到历史的最后期限,即使成功似乎颜率也高兴不起来,但是作为臣民,也只能保一时是一时了,其他让历史见证吧!
颜率来到齐国,找到自己的老朋友邹忌,十年过去,一切事物不再是从前,物是人非,邹忌也是齐国的相国。这次事情,没有他助力,怕是难成啊!
颜率来到邹府,经过门人通报,邹忌很快来迎接,两人深深的拥抱在一起。想想十年之前,促膝长谈,精于研究学习鬼谷先生学问,聚谋略游说于一身。
颜率激动的说道:“邹哥,十年不见,真想念,如今也是齐国栋梁,弟倍感高兴,只是这如今,弟经历众多,且未能大展鸿图,只是作为周之臣民,不得不为周之想”。
邹忌也是高兴的说道:“颜弟,这样也好,这也算是你的修为吧!周有难,为国做点事情,那是你的心愿,你又如何救得周呢?
颜率说道:“救周在齐,并非其他国可以,秦国再次东出,且拿周开门,可视决心之强,这也是周一大难。齐出救周,秦东出不在周,眼下只能如此,从地形上看,秦西齐东,齐出兵是最有优势,魏,楚愿意出兵的可能性太小。如此这样齐,秦形成势力平衡,也算是为人民做点好事情吧”。
邹忌点头说道:“道理如此,齐出兵之决心在齐王,也并非邹兄可以决定,如何说服齐王出兵那才是关键,就看颜兄的谋说了,愿助小力”。
颜率兴奋的说道:“倍感邹兄之助,请为我安排见齐王一次”。
第二天早晨,天刚刚亮,门客唤醒颜率,与邹忌一同前往齐王宫。这是颜率第二次进入齐王宫,相比之下更显得辉煌和张扬,确实这也非常符合齐王的重名轻利的性格!一眼看上去,齐王高傲的座在王椅上,显得非常得让历史铭记这一形象。
齐王用爽朗的声音说道“诸位今天有何事要讨论啊!”
大家面面相觑,都说相安无事!
邹相国开口说道:“无事必有大事,这天下事大家都不关心,齐之灾也,虽说这天下暂且相安,所谓火起漫延的道理,大家需理解。如今虎狼之势秦国临周,欲想夺取周, 难道这样的事情也不值一提吗?秦国离齐国虽隔千里,如今对周用兵,谁知道下一个受灾的诸侯又是哪一个呢?这个事情值得探讨一二。
齐王抖擞了一下精神,两手整齐地放在几案上,认真的说道:"秦王此次东出,只怕是有长远的打算,谋划已久,齐国虽隔千里,也不可掉以轻心啊!诸位对此是如何来看呢?"。
大将军田忌铿锵而有力的说道:"周国如今不能统一天下号令,这已经是事实,并不能阻止秦师东出,然而秦国一旦攻下周国,秦国东出局势已成,各诸侯国,肯定没有好日子过。许久没有与秦师对角,愿意领兵与秦师碰碰"。
周忌接着说道:"大将军勇气还是不减当年啊!只是具体情况我们不知晓。如今周使已到齐国,我们还是来听听周使怎么说吧!请大王定夺!"。
齐王高兴的说道:"很久没有听到国与国之间的热闹事情了,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周使说说吧!然后我们再决定怎么做"。
颜率镇定自若的走上殿来,悠扬的给齐王记鞠了一个躬。两面的齐臣们有些忍不住的笑出声来,有些在下面嘀咕嘀咕的说着,隐约可以听到,难道周国没有人了吗?竟然派这样一个矮小瘦弱的使臣来齐国。远远地看上去,齐王也忍不住的闷在心里笑。
颜率看出大伙的心思,响必齐王也是一个以貌取人之君。如此这般之人定是,重名重气的性格。
齐王含笑开口说道:"看来周国是危危之势啊!我们这些臣子也怕是有心无力,派你到齐也怕是徒劳伤悲啊!"。
颜率哈哈一笑,这一下让再场所有人不寒而粟,包括齐王也感到莫名的肃然起敬,颜率畅快地说道:"三王不辞辛劳创立周朝,一心以民为己任,国策一直秉承为民谋福。以致开创分封诸侯,其目的是让各地方更好的管理,特色发展,民富国强,可万万没有想到有些地方不知敬孝,反而以德报厌,忤逆无道,让边陲小国笑话不已,作为国之民倍感伤悲"。
此时的齐王宫安静极了,大家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低垂着头,一声不响,包括齐王也显得面有难色,说不出的难以见人!
颜率接着说道:"今天来到齐国,兴致之极,一路走来,民勤兵练,一派繁荣景象,如今看来的是周王慧眼,叫微臣来送大礼给齐王"。
大伙似乎见到美人一般,齐刷刷把头看向颜率,齐王开怀的荘上话语:"今天就让我看看你到底带什么好礼来啊!"。
颜率答道:"此礼有两份,为天下之大礼,是任何珍宝无法相比!得此礼者,将得天下!"
齐王激动非常,再次接上话说道:"周使,你就快把礼送上来,让本王见见,这礼到底是何物"。
颜率认真的说道:"秦王不义,不敬天,不敬父,且发兵临周问鼎之事。如此不义之举,叫天下人痛斥,人人杀之而后快。周之君臣左思右想,反复权衡。其余诸侯皆无福接此厚礼,最后决定派臣下前来送礼与齐王。这第一礼,千古名礼,名刻钟鼎之上。秦发兵临周,周面对生死存亡,各诸侯国为周之属王,周亡则耻。周王虽然已派出使臣前往诸王,可魏,楚,赵等国,为其自保,不仁不义,出兵救周显然无望,周王记希望于大王您,就是只有你能够出兵救周。一旦周得齐,这天下美名只属于齐王,而其它诸侯最后只有忌妒之心,这天下美名没有哪位诸侯国能与你相媲美了,同时齐王救周的故事也将写入周史,将被大周子民所传颂。齐与秦相距千里,地缘关系是其他诸侯无法相比,论国富兵强秦国也不敢小视,齐王能够出兵就得周,将会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美名,这样的好处是其他诸侯国想求也求不到的。请大王三思啊!"。
齐王哈哈大笑起来,眉开眼笑的说道:"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也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动听的语言了,周使巧舌善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虽说得了美名,但是最实在的东西还是没有得到,出兵之事劳民伤财也不可小看啊!
颜率听着齐王的说法,看来得美名还不够,还希望得到实惠现实点的利益,然后认真的回答:"此事周王已考虑再三,这就是这天下最大的第二份礼物,就是这九鼎重礼,这份礼是天下任何奇珍异宝也无法相比,它的象征意义我们就不再多说了。秦国此次出兵其目的就在于九鼎,得九鼎必将号令天下,可惜这九鼎无法自保,以其这九鼎落入虎狼之国,不义之师手中。只要齐王出兵救得国,保全了九鼎,周国愿意把九鼎奉送给齐王,那么九鼎就有一个不错的归宿了。然后从袖中拿出周王的国书陈给齐王"。
齐王美滋滋的看着周王的国书,就像如获宝贝一样捧在手中。然后吩咐田忌率兵5万前往救周,并且赏赐颜率黄金千金以作奖赏。
周王焦急而烦闷的在洛阳城上走来走去,出使各国的使臣陆续回到洛阳,皆以无功而返,最后只剩下楚国和齐国的消息了。不一会而出使楚国的使臣也来到周王面前说:"楚国兵弱国穷,无法出兵为由,推委不出兵,明显害怕秦师"。
周王抬头一叹,心中默念到:"这些忘恩负义的诸国,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和我一样。",不尽仰天长叹,看着天空的彩云,是那样的美丽可爱,可那些云彩好似千军万马压将下来,此时眼晴模糊,闪现泪花,好久没有这般狐独寂莫。更重要的是不久将失去周家天下,八百年周家天下将毁在自已手中,这个历史骂名将永世将存,于心不甘,且是无可奈何!
周王还沉静在悲愤之中,且被一信使的快马声和呼喊声惊魂过来,耳中听到的是,喜报,齐国出兵救国。周王揉了揉耳朵,又擦了一下眼晴,确实没有错,是事实。然后一屁股座在木椅上,不一会儿便在这洛阳城上睡着了。
此时的函谷关仍然热闹非凡,突然两个信使骑马冲进了函谷关,冲散了路中的行人,立刻消失在尘烟之中。可关口的苏子垂杨柳且显得特别的冷静,虽然此时风并未停,且是异常的镇定。
公子疾匆匆的赶往秦王宫,正见在军图上比划的秦王,然后迫不及待的说道:"禀告大王,得知前线禀报,救助的诸侯国只有齐王,其他诸侯国都以不同理由拒绝出兵。齐国兵马不久将与周联军,请大王速速定夺"。
秦王心沉气定的说道:"依你之见,我们是继续进军还是后退呢?"。
公子疾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如果进军以齐周两国联军开战,相当于纵伸中原地带,如果激发其他诸侯合纵抗秦,这就相当的不利了。如果是退兵,我们得到了最大的情报,只有齐国与秦国对敌,其余诸国保持观望态度,那么对于我们对诸国用谋就更有针对性了,便可以以退为进,进行重新部署,微臣愚见,大王三思!"
秦王思考片刻,然后说道:"严君说的在理,此次出兵,不胜而归,收获且是不小,把世界形势了了然于胸,此消息定是可比攻下十城之重,传令前线,即刻退兵,重新布局战事"。
十天后,洛阳市民集体来到街上,欢呼贺彩,热闹情景如过大年那般。同时周王宫也是张灯结彩,各位臣民都纷纷赶往王宫。周王早早的起来,换上一身新装,难得畅情的轻快,去开今早的早朝。今日各位臣子也如迎来春风,精气通畅,面容舒展,有说有笑。
周王干咳了两声,诸位都端正的敬礼,周王说道:"周面临危难,在各位爱臣的倾力合作之下,秦兵退,周大幸,各位劳苦,本王一定铭记在心,此次周渡过危难,历史铭记,不能忘怀。颜大夫搬得齐国援救,此功劳最大,奖赏颜大夫黄金千斤良田百亩"。
五天后,齐国使臣到达周国。齐国使臣陈上齐王国书,看到国书之后,周王不禁打了个寒战,这该如何是好啊!献出九鼎同样是把周家的八百年产业毁于一旦,只怕是九鼎一出在无周国了,周王再次寑室难安,夜不能寐,如何保住九鼎,是目前最要紧的国策了!
夜已经很深,周王在宫里走来走去,坐立不安。左思右想,此事为颜大夫一手策划,解铃还需系铃人,然后传话颜率速速进宫。
夜深了,颜率同样和周王一样,夜如白日啊!没有一点睡意,坐在几案前,眼睛死死地盯住军图。突然门客传话,说是齐王召见,颜率不慌不忙的整理一下服饰,驾着马车连夜赶到周王宫。
颜率见到了焦急等待的周王,周王如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紧紧的握住颜率的手。非常诚恳的说道:"颜大夫,一定要帮助本王度过此次难关,齐国索要九鼎,九鼎一失,在无周国,本王不想成为周家的失败者!"
颜率也是激动的说道:"作为周国的子民,保全国家是每一个子民的义务,颜率更加需要献出生命保卫国家。这次齐国索要九鼎,已经做好再次出使齐国的准备,说服齐王放弃索要九鼎的念想,此次出使齐国是否再次能够回到周国,颜率不敢奢望,请大王保重。同时要做两件事情,派各国使臣以诸国谈判运输九鼎之事,料定各国不会答应借道运输。
第二件事情,齐国运输九鼎,各国暗中谋划,怯取九鼎的谣言传到齐国,在我到达齐国之际,那么这个消息要传达到齐王的耳中,只要这样做了,那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啦!"。
周王信心十足的说道:"颜大夫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尽管去吧,其他一切事情我安排妥当,事完之后尽快赶回周国,周国的保全离不开你啊!"
颜率也是无比激动的说道:"事成之后再做决定,如果有机会一定,尽力报效国家"。
几天后,颜率到达齐国,面见齐王,看上去齐王是如此的高兴,整个人精神焕发,说话声音激昂。见到颜率如似见到美人一般,温存的说道:"颜大夫,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这可是把我想死了,今天来齐国,九鼎带过来了吗?"。
颜率面带微笑的说道:"大王说笑了,颜率可不是神力,大王想必知道,800年前周武王伐殷约王获得这九鼎之宝,为了搬运其中一顶就动用了人力九万人,那么搬运这九鼎那可得九九八十一万人,还有搬运工具和被服粮响也要准备完善,才可能把九鼎搬到千里之地的齐国。周王也在私下为大王谋划此事是寝食难安,想想九鼎让人焦虑,为实现当初的承诺,周王带领君臣已经两天未下朝。说句笑话,因为之所以称为‘九鼎’之宝,并非像醋瓶子或酱油罐子一类的俗物,提着掖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弄到齐国;也不像雀鸟落、乌鸦飞、兔子跳、马儿跑那样可以一路顺风地到达齐国,大王你认为呢?"
齐王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颜大夫说得在理,既然为宝,想必份量不轻,辛苦了周国君臣,颜大夫费心了。"
然后颜率又奉上周王的国书,齐王看了连连点头,口中说道:"确实美不胜收,不费一兵一足,得此美名,天下皆知,多亏了颜大夫的奇谋妙计啊"。
颜率赶忙说道:"大王,这运输人力物力耗费极大,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还输路径问题,大王如何想?"。
齐王想了一会儿:"我打算借道魏国"。
颜率说:"这恐怕是不妥,魏国君臣为得到九鼎,在晖台之下,少海之上谋划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路过魏国时也验证了消息,确实不假。如果九鼎如魏,只怕是羊如虎口,所以颜率认为不妥"。
齐王又想了一会儿说:"那么我们取道楚国,依先生之见如何?"。
颜率摇摇头说道:"大王,还是不妥啊!楚王想得九鼎与和诸臣在叶庭之中密谋已久,九鼎一旦如楚,还能复见,请大王三思"。
齐王脸色大变,青筋暴露,两手拍着桌子说道:"颜大夫多次来我齐国巧舌如簧,无非就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
颜率赶紧说道:"我怎敢以这样的心思来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即刻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国君臣随时待命,准备迁移九鼎。"。
突然之间,齐王信息闯了进,直拉对着齐王说了起来,大伙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直直的盯着齐王。
信使走了,齐王唉叹的说道:"罢了,罢了,九鼎之事又怕再起纷争,得此美名已足已,颜大夫,请转告周王,九鼎先放周王,待它日再取"。
颜率紧张的身子一下放松了下来,微颤的说道:"大王英明,我周国君臣随时等待大王的消息"。
颜率返回周国,齐国宽广的原野是那样的苍茫,一批快马,飞驰而去,在大地上形成长长的巨龙。
一天,十天,一月过去了,索要九鼎的消息还是没有来到周国,周王在洛阳城上也没有等到颜率的回来,直到周王去逝,也没有见到颜率!
鼎存周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