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四月,去了一趟日本,在京都呆了三天,恰巧逢上了樱花盛开的时节。
京都是日本古时的首都,这里又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如今的京都城内依旧遵循着中国盛唐时期的城市布局,人们在这里可以寻求到所有渴望找到的静谧和古朴,譬如精致的庭院,譬如优美的庙宇屋顶,譬如华丽的和服。京都恰如一个妙龄女子,梳起发髻,粉颈半露,撑着绯色的纸伞,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等待我去走到她的身边。
在京都待的几天,都是手持一张交通卡,随意跳上身边的一辆公共汽车,随着车身的摇动,一路欣赏沿途的风物人情,一路期待终点的美景。因为每一条公交线路都有赏樱的景点,每一个地方都值得驻足、回首。
二条城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它见证了德川家族的荣枯兴衰,这里的樱之园内樱花种类繁多,是人们赏樱的绝佳之地。园内除了栽满寻常的樱花树外,还有华丽庄严的八重樱,以及万条垂下粉丝绦的垂枝樱。
八重樱是樱之王者,花朵很大,花瓣又多又密,重重叠叠,又是数朵丛生,悬垂开放,放眼望去,满树挂满了绣球状的繁花,如同浓妆艳抹的芳华女子;相比之下,垂枝樱就显得含蓄内敛些。它满树的软枝条如同柳树一般垂下来,花瓣粉红,随风摇曳,宛如极有诗情画意的粉彩瀑布,也仿佛美人长发散落,楚楚动人。走到二条城的一隅,那里的庭院暂时被围了起来,游客止步了,原来是一家会社的家眷正在开观樱茶会。远远望去,一群盛装的女子散座于凉亭之下,或品茶,或赏樱,庭院楼阁,小桥流水,樱花树下,和服女子,如同画中一样,让人禁不住想前往一睹芳颜。

另一个富有特色的赏樱地方---哲学之道,位于银阁寺附近,是一条约两公里长的溪边石板小路。据说原京都大学的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以前经常在此散步冥想,故得此名,这里的樱花开得更惊艳,更震慑人心。
密密仄仄的樱花树布满了溪流两侧,一眼都望不到边。樱花树高高大大,在空中肆意奔放地盛开,连蓝天白云都遮住了。这里最美的就是落樱的缤纷了。随着阵阵微风,纤巧细嫩的花瓣落在草地上,落在溪水上,落在人们的肩上,发上,空中飘满了如梦如幻的花瓣雨,像是幻境里的粉色云雾。那落英是胭脂雪,是樱花泪,又如一首婉转悠扬的小夜曲静静地流淌在行人的心上。
这里石板路的一侧是典型的日式建筑,两层的楼房,小巧的庭院,那房屋在蓝天白云之下,在满眼繁花之间,美得像是一张明信片。我想住在这里的人,勿需思考,便是哲学之人了。
樱花季的京都,寻常街巷,寺院之中,鸭川之旁,随处可见开得正盛的樱花。樱花树或独自,或结伴,在天空中任意涂抹或深或浅的粉红,雪白,仿佛已盛开千年。那大片大片的花海染色了天空,落樱又染粉了溪流,整个城市都笼罩在荧荧色泽里。我在此间呆的三天,一直在不停地走,一直不停地回眸,但总觉得时间太短,还不能识过这个小城全部的美,全部的优雅和精致。
日本人赏樱,喜花开的绚烂,更喜花落的惨烈,有的人会追随樱花的花期,从南至北,追逐繁盛的刹那芳华和凋谢的飞扬之舞。我与其说是喜欢花见,不如说是更喜欢京都几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安静和悠闲。它的花树的静立,人群的秩序,建筑的质朴,非常和谐地聚于一起,令游者心情宁静,欲语还休。
我喜欢这份韵致,喜欢已远离我们记忆的彼日安详和对古时的传承,
我更希望我们的周遭也能拂去嘈吵和浮躁,重拾礼仪和修养,一切能慢下来,温暖纯净下来,让身边的城市也能成为人们的心灵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