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意外的事情,我儿子竟然做到了向陌生人寻求帮助,要知道他还只是一个四岁半的孩子。
今天早上我和儿子两个人单独出门去吃早饭,然后还剩下一些东西,我灵机一动让他单独去前台拿打包盒。这其实不是我第一次鼓励他去和陌生人寻求帮助,但是确实第一次成功。
以前只要他没有做成功我就会有些懊恼和生气,甚至有时候会骂他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到。很多时候他都会眨着无辜的眼神看着我,回答说:“妈妈,我害怕”。我这个时候火气更大。甚至可能大吼他:"你怕什么怕,我们就在身边,有什么好怕的”。
到了这个时候他往往已经开始哭了,不是因为没成功哭泣,而是可能因为对妈妈的惧怕而哭泣。因为在孩子眼中妈妈就是他的保护神,妈妈就是巨人,他什么都要依赖于我们才能够生存下去,而我们的大吼大叫生气怒吼都会让孩子感到特别的委屈和害怕,往往大吼大叫会带来的是孩子对自我的否定以及对父母的惧怕。
因此我参加了家长研修班,这是专门针对家长如何处理好家庭当中方方面面关系的一个课程,这个课程还是免费的。我很庆幸我加入了这个班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吼叫带来的后果,孩子长大后可能容易冲动和不自律。我也习得了该如何去正确的和孩子进行沟通鼓励。
今天我就运用了父母研修班学习到的方法。以前我的鼓励方式可能就是告诉他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做到了,你是最棒的,这些老掉牙的词汇。
这种表扬方式是补多少的,可能让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虚荣徐,也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听不得批评,成为一个脆弱的人;甚至以后学习会后劲不足,因为他没有形成自我驱动,而是为了获得表扬才去做事情,这样往往会教育处花瓶孩子。花瓶孩子就是外面看起来非常的美丽但是内部就是很粗糙没有什么实质东西的空心瓶。
所以我们错误的鼓励和吼叫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带来更多的坏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的鼓励孩子呢?
在家长研修班中我知道了,首先我们要学会来问孩子的感受,并且问他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他分享进一步的行动。今天我叫我家孩子去前台找服务员要打包盒的整个过程中我就是这么运用的,第一我告诉他妈妈需要他帮忙,因为妈妈还没有吃完所以希望他能够帮我做这件事情,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提出我的需求)
当天知道妈妈特别需要他的帮助的时候他踏出了第一步,但是这次没有成功,他只是到前台转了一下,又回来拉我的手告诉我让我陪他去,这个时候我端起手中的碗告诉他我知道他有点害羞和害怕,但是妈妈在这里支持和看着你呢,现在妈妈还没有吃完没办法陪他去,需要他单独完成这次事情。
这次他有踏上了寻求帮助的道路,可是这次仍然没有成功。他走回来笑着和我说,妈妈我一个人还是一点害怕,并且我会不自觉的笑起来,我和他说:“宝贝,你笑起来很好看,这是非常好的呢,妈妈端着碗站在这个桌子前陪着你,你只需要往前走和前台的姐姐说出我们的需求就可以了,妈妈相信你做得到”。
当他看到妈妈站起来后又踏上了独立寻求帮助的道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的拿到了打包盒,并且走进我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胜利的笑容,还有一种满足感。这个时候我充分的表达了这次事件给我的感受,并且感谢他对我的帮助。
你看运用正确的鼓励方法可以使孩子“听话”,你平时是怎么鼓励孩子的呢?可以留言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