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市读书会成立启动仪式上遇到了“白茹云”,几句寒暄之后,还是为她的精神状态良好而欣喜。
白茹云,成为网红,令人敬重,不是她的颜值和“高大上”,是因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之中最原本的淳朴和善良,坚持和自强。
《中国诗词大会》在2017年2月6日播出的第九场比赛中,白茹云淡定从容的气质和个人的清苦经历,打动了全场和亿万观众。
对于白茹云,用诗意诠释了一种淡然的人生境界;对于更多的人,读书也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正如丽波老师说:在诗词大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白茹云的大姐。场上我称她为大姐,董卿和康老师也跟着叫大姐,结果她还不乐意了,说其实自己很年轻,比我们都小。这时董卿说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声大姐喊的不是年龄,是我们的敬重!”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她务农为生、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 ,但她始终过着“诗意的人生”。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再次见到她,想起了她参加“诗词大会”之后去探望的情景:
2017年春节刚过,2月10日下午。樊登读书会邢台分会张会长打来电话说,邀约了几个书友去看望白茹云。真要去了,竟然兴奋不起来,心里反倒有些忐忑:
一是担心过多的迎来送往,她的身体吃不消;二是面对她的清苦生活,到底能帮她什么?
但作为读书会,和白茹云对接是契合的;作为同乡,看望也是善意和诚挚的。
按着导航,一个多小时到了白茹云所在的村子,几经打听找到了她的家。家门紧闭,一个普通的农村院落。过年的对联还正红,我默念着以示对她的元宵节祝福;也希望院子里伸出墙外的枣树枝头,早发春芽,给这个院落以生机;也想她的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犹豫间,一位抱孩子路过的大妈走近我们,说是茹云的婶子,并告诉我们,先前一拨人刚走不一会儿,茹云累了躺下了。我们说明来自市里,是读书会的。正好茹云的小女儿也来了,大妈吩咐了一下,孩子跑去从邻居家穿房过来,顺梯子下院里叫醒妈妈又给我们开了门。因为是正月十四,元宵节前的准备和喜乐,这里似乎没有。
走进屋子,只能用“简单”描述。虽然过日子的家什都有,但也是凑合能用而已。最显眼的是靠墙空地上摆放了一些热心人带来的慰问品。白茹云正在里间套棉服,我忙上前帮她披好。此时,作为大姐,我真想拥抱一下她那孱弱之躯,好给她一丝温暖。但从她淡然的微笑里,看出了沧桑背后的隐忍,我只是扶了她的肩。“不好意思,我太累了,让你们久等了”,还是那样的从容与淡定。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坐在沙发里,瘦小而憔悴,嗓音沙哑而轻弱。面对她,搜索着她内心的诗意,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就连张会长的一句“祝贺你”都柔软了许多,似乎怕给茹云以惊扰。与一个癌症患者交流,言语之间多了份沉重和闪烁。她说,我只是喜欢古诗词,有一点诗书情怀,这么多人来看我,还有媒体要采访,我想拒绝。但真来到门上,我还是开了门。现在,我真的需要休息和安静。
会长将读书卡递给了她,书友又帮她下载到手机上,告诉她这是一个可读可听可看视频的学习软件,她欣然接受。当会长邀请她参加书友沙龙时,她说,过了十五就要去住院了,出院后身体允许时一定要参加的。碍于她的身体虚弱,我们没有过多的去讨教她如何读诗书的细节和家庭基本状况。只想她生命如诗一样久远,如词一般柔美!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白茹云成了我们的书友,她穿上樊登读书文化衫,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会长表态说:“读书会就是你的家,我们会跟进你,帮助你,一起在读书的路上远行”。
茹云坚持着送我们走出门口,我转身道别时如梗在喉。诗和远方在她这里,也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命运多舛,不因为她的诗书情怀,厄运就不光顾;但也由于她的诗书情怀,可以痛苦并快乐着。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走出村口,一轮圆月已经挂在树梢头。东风里已有一些暖意,无霾的日子里,连圆月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忽然想起《上元夜》这首诗: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同行的电视台记者粒砂老师下车拍下这月上树梢头的美好,而我有些迷离,似乎看到圆月正在向着白茹云的家走去......
那个晚上失眠了……
是的,你可以清贫,可以悲催,但不可以不诗书。正如白茹云在诗词大会上开头讲的一段话,“她与诗词最初的结缘,并不十分美好”,源于姐姐对小弟的爱,用唱诗来缓减弟弟的病痛折磨。一直到后来的日子很无奈,她还是以自己的执着继续着“诗词之路”。
可以想象,面对清贫和病魔,她也许读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春天来了,她或者诵读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借着浪漫的诗句坚守着艰难,算计着一家人每一天的生活着落。
寂寞无助时,孤身一人躺在病床上,不知是否独怆泪下,吟诵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论多么浓重的诗书情怀,我想象不出茹云的洒脱与浪漫。如果以为是她心态好,那么,就假装她心理神经不灵敏吧。对于她,诗书犹药也。其实,现在不要说她有多坚强,能抗压,还是现实一些,怜悯她,帮助她,以对诗意的敬畏,在挽救她的生命里多一些真情实意。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不妨读一下她写的一首诗:
《江城子》
病行京广又三遭,似衰茅,逐风飘。千里求医,来往独思寥。只为堂前双白发,长思量,且煎熬。
也曾难忍痛终宵,暗神凋,爱难消。心系家中,绕膝小儿娇。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
从她的诗词里可以感受到:白茹云微笑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是痛苦。只是她在倔犟的抗争里多了份诗意。
“人生自有诗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诗词大会现场感慨地说, “诗对每个人都有真意,正如白茹云面对生活就是对诗的理解、对诗的热爱,正是诗意。诗的最终目的是,对每个人都有真意,能够唤起对生活全部的信念。”
还好,而今白茹云病情稳定还有好转,也能参加市里的读书活动,还被推为‘’书香邢台‘’阅读达人 ,女儿也考上大学。一切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真正的诗意伴随着坚强的生命!
社会中很多人,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远离书桌,艰难困苦中,却心存希望,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以一种“文化致胜”的精神,诗书着,涵养着,敬畏着生命。愿我们从白茹云的诗意里,找到一种情怀和力量,用读书改变自己,像一点点星光照亮自己的身边,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里的另一种状态!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网友评论
读书会上瘾的。最瘾的句子: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
也下载简书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