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诸侯再一次在与王室的交锋中大获全胜,周厉王逃到了那个以养猪闻名的地方——彘,而诸侯则暂时秉持大权,这就是“共和行政”。
老实说,这段名为“共和”的时代实在是乏善可陈。诸侯有意对王室和厉王进行冷处理,没有大肆清剿厉王的亲信。即使是那个给厉王出了“专利”主意的荣夷公落也没有被追究,一直“逍遥法外”。
此外,也没出什么新政改革。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最后那个“天地百物”专属王室的法令废止没有,国人分享了山川湖泽之利没有?
总之,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年号还是用周厉王的。
当然,诸侯们也并不是无所事事,大家每天都盼啊盼啊,就等着周厉王过世的噩耗传来,好把早已被自己“保护”起来的太子推上王位。
可也不知道是周厉王心态好常锻炼,还是吃猪肉养生,足足和他们耗了十几年。直教诸侯们把眼都快望瞎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也算是变相的出了一口恶气。
终于,太子姬静登基,史称周宣王。
周宣王说起这个周宣王,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据《诗》的记载,是个英主;而据《国语》描述,则是德行有亏;在这两种古文献的记载中,简直就是判然若两人,搞得后人一头雾水。
不过按主流论调来说,宣王还是一位很有本事的君王的。这大概跟他的遭遇有关。
宣王是个苦孩子。虽然生在帝王家,可先是在国人暴动中差点被杀死,幸得大臣召穆公相救,才逃过一劫。后来又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过了十多年寄人篱下,朝不保夕的生活。有一个这样的成长环境,真是想天真都难。
刚刚上位的宣王就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
怎么处理和诸侯们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宣王选择了主动缓和。
事实证明,宣王的策略很明智。
总体而言,宣王当政时和诸侯的关系是不错的。
一方面,宣王自己已经认清了王室衰微的现实,不再去做什么“礼乐征伐天子出”的梦了。
而另一方面,诸侯也表达出了足够的善意,毕竟对付外敌(外族入侵)已经够麻烦了,再成天花心思内斗也不是个事儿。西周的朝政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时期。
至此,宣王终于可以抽出精力实实在在地干点事了。
首先,他先任用一帮能臣干将给自己打下手,帮忙收拾自己身边的烂摊子。
其次,整顿经济,废厉王的“专利”,而复“田赋”。
至于这个田赋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我也不晓得,史书上也没说。但既然说是“复”,应该是以前的制度。不过似乎还蛮有效果的。
然后,就是整军备战,去收拾不在身边的烂摊子。对象很多,大致是:西戎、玁狁、淮夷、徐戎、荆蛮等等。
这也没办法,王室衰微,阿猫阿狗都敢过来打你一下。周宣王手上就这么点兵,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来回跑着当救火队员。
经过几年的征战,西周的“国际局势”终于稳定下来。于是宣王又效仿先辈,把自己的亲信臣子分封到要害之处,来巩固自己的成果。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宣王一直高举着“拉拢诸侯,讨伐外族”的方针,持续的对外用兵。也不打大仗,就一点一点的跟你耗着。经过连绵十几年的“持久战”,把江汉和徐淮地区正式纳入了周朝的版图。
这件事充分说明,只要咱们自己人不窝里斗,就没人斗得过我们。
版图的扩张虽然无法直接增加王室的实力(太远了,只能封出去),但极大的提振了宣王的威望。周王室的地位得以提振,史称“宣王中兴”。
本来宣王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接下来就等着领死亡通知书了。
可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厉王的优良基因,还是善于养生,宣王活的很长。
这通常算是好事,但到宣王这儿就成了祸事,因为年纪大了就容易犯糊涂。
话说年纪大了的宣王一天正闲的没事干,正好鲁国国君鲁武公带着两个儿子来朝见。
当然,这次过来除了鲁武公惦记着老板特来看望以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讨批文,册立鲁国太子的批文。
虽说王室的权威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像立太子这种大事,还是要过来走个形式的。
本来两方宾主相宜,吃个饭喝个酒再盖个章也就完事了。但这饭吃着吃着就吃出事了。
不知怎么的,宣王看上了鲁武公的次子戏,非要立他为鲁国太子。
这件事实在太匪夷所思,于是大臣都跑来劝谏,可宣王不听。
结果本来跑来领册封的长子括打了酱油,而来打酱油的次子戏却领到了册封。诸侯们对此事颇有微词。
你以为这就完了?后面还有戏!
后来,鲁武公死了,次子戏继位。可长子括的儿子伯御不爽,杀了戏,自立为君。可这样一来宣王又不爽了,带兵杀了伯御,立了称为君。这么一来诸侯们又不爽了(干涉诸侯内政,这怎么能忍?),于是大家纷纷声讨周宣王,王室的威严一落千丈。
在我看来周宣王干这事儿是有点想重振王室声威的意思,可最后却惹了一身晦气。
要知道,王室已经不是山姆大叔了,想干谁干谁,理由不是问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王室就是日不落帝国,叱咤风云成过往,蹲在家里看日落,实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也许宣王真的已经老了,已经逐渐失去了政治家的敏锐头脑。
美人白头,英雄迟暮。这也是一种悲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