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说:“一切的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他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https://img.haomeiwen.com/i6844177/67ffc3820dc8e36b.jpg)
之前一直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精髓所在,只觉读来好听,似懂非懂。近来整理旧书,又翻出这本《我执》,便是只读扉页,也有种被看破的惊悚。
我是个多怕孤独的人啊。为了不再孤独下去,创造出似乎周围花团锦簇的幻相。似乎和谁都聊得来,但其实呢,又其实和谁都没话说。谎言与妄想,堆砌出我的生活——我骗自己“大家都会喜欢我的”;卑鄙与怯懦,则是我处世的方式——继续骗自己“我谁都喜欢呢”。其实呢,喜欢与否从眼睛中便能看到了,然而我与大家却都默契地遵守着这些准则,执着地骗着别人,也不忘骗着自己。
累啊!简直身心俱疲。我曾想过,是不是所谓“讨好型人格”使我自享此恶果,而我的答案是:不是的!是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作为社会的动物,便就是应该遵循社会的准则。也许我真的也该到了长大的时候了,不再以喜恶来作为评判的标准,而是应该以是否有用。这样确实可以很有效得节省掉一大部分情感的开支,无需再去思考“为什么我对他(她)那么好却没有回应”这样的问题。当人际关系中的付出只是为了得到预期中的回报,这其中便好像只有交易这样简单的存在,不再纯粹,便不用期待。
也许我真的是个不讨喜的人,期待着能讨我喜欢的人的喜,却总是不得其法。现在想来,何苦来哉?!之前有同学讽刺别人的不靠谱朋友时常说:“如果有人愿意和a玩,a还怎么会和b做朋友?”乍一听好想只是在骂b,其实仔细想想她连a也一块儿骂进去了。但可不就是这样的吗?人总会在孤独时抱团取暖,告诉自己其实自己也没有这么寂寞,但殊不知,此举只会让你越来越寂寞。与不懂你的人做他人眼中的好友,你不仅要骗别人“我们两关系可好啦”,还要骗自己“我和这人在一起很开心”,其实可能双方都不大懂对方的脑回路,而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是有朋友的!”这样勉为其难地相处着。
是时候该放下自己的怯懦了,不要再以卑鄙地行为来骗自己已得到了自己的妄想。诚如所说:“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我不愿再与世界为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