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胛骨内收及外展
A 准备
我们来看肩胛骨以及它们和脊椎之间的关系。
观察个体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的相对位置,判断肩胛骨是否有内收(后缩)或外展(前突)的情况。
许多人都会有轻微肩膀前突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多数人习惯于脊椎后凸的坐姿所导致。
注意
若无法辨认出肩胛骨內缘,可以轻轻地触诊。在触诊时,请测试者把手放在背后方便定位。当你找到肩胛骨位置之后,请测试者慢慢把手复位到身体侧边,再观察肩胛骨內缘的位置。
B 评估
a 被评估者的四指宽度将为参照物,可用评估者的四指宽度与之对
比记下差值
b 让被评估者闭眼踏步 30s,放松自然站立
c 背面观被评估者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间间距,是否大于被评估者
四指宽度
d 大于四指宽度则为肩胛骨前引(可以对批两侧肩胛骨分别与脊柱棘突间的距离,距离较宽的一侧为异常,也可能两侧均异常)
C 涉及肌肉
胸小肌
起点:第 3~5 拉肋骨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上 8 或 9 个肋骨外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神经支配:胸长神经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 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菱形肌
起点:下位二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3.力学分析
胸小肌、前锯肌紧张痉挛拉动肩胛骨前引,支持肩胛骨缩回的菱形肌、中下斜方肌无力,故导致肩胛骨长期处于前引状态
二、肩胛骨上提下降
肩胛下角
继续观察肩胛骨,找出双侧肩胛下角并比较它们的位置。它们等高或是某一侧较高:肩胛骨可能像下图所显示的抬高又降低。
(右侧肩胛骨上抬)
涉及肌肉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 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肩胛提肌
起点:上位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功能:上提肩胛骨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力学分析
左侧的肩胛下角较右侧高,可能代表左侧斜方肌上部纤维和左侧提肩胛肌较短。
右侧肩胛骨上抬,则右侧的锁骨可能也有抬高的情况,因为两者是由肩锁关节连结在一起的。
三、肩胛骨旋转
肩胛骨旋转是某些软组织紧绷以及其他组织较弱或较松弛造成的结果。
向上旋转:內缘和下角外展远离脊椎;前锯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纤维紧绷,以及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纤维较弱向下旋转:內缘和下角朝着脊椎内收;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紧绷,前锯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纤维较弱。
小编注:肩胛骨上角做垂线,与肩胛骨下角的距离,来判断肩胛骨的向下或向下旋转,肩胛骨下角位置在肩胛骨上角位置内侧约1厘米的距离。肩胛骨上角靠外较多,下角靠内较多,说明肩胛骨处于下回旋状态,会引起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平时肩胛骨处于上回旋状态的时候较多,便于盂窝承接肱骨头。
注意
评估肩部区域的时候,请不要急着推论与肩部疼痛有关。举例来说,一个人以肩胛骨前突,肱骨头内转的姿势站立,并不代表肩胛骨疼痛是这些骨头结构的解剖位置引起。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肩胛骨和上肢疼痛,可能是颈椎的椎间盘引起的
四、翼状肩胛骨
肩胛骨还可以背离肋骨缘翘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肩胛下角会突起。简称为翼状。
1 其实翼状这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描述前锯肌无力将肩胛骨固定于肋骨缘时会发生的情况,这并不常见。真正的翼状肩胛骨是因为胸长神经或肌肉本身受损所导致。显然,这不是常见的情况。
注:推墙试验可以验证是否为前锯肌肌力下降:患者面向墙壁站立,距离墙壁大约两步远,患者两手用力推墙。
2 若附着于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缩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倾斜,将会导致下角突出。从后方观察的评估结果,可以为身体前方组织的情况提供线索。
3 当稳定肩胛骨的肌减弱时,肩胛抬高或下降时肩胛骨向上或向下旋转,这种运动的肩胛骨(肩肱节律异常)可能造成肩峰下撞击,然后会出现为了避免肩峰撞击损伤,肩胛骨内侧缘在在手臂下降期间可能是突出的。
小编注: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缩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倾斜,应该是指胸小肌的缩短。可触诊肩胛下角与胸壁的缝隙,两侧对比,可判断出肩胛骨下角是否突出,即肩胛骨理否向前倾斜
本笔记出自【静态姿势评估/力学分析】
推荐阅读:
脊椎功能检测 功能性锻炼(34集视频)
疼痛解剖学
各康复大咖讲课录音视频荟萃
肌骨康复治疗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