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育杂谈妈妈说
孩子的共性之一: 敏感期

孩子的共性之一: 敏感期

作者: 草云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19-11-03 10:45 被阅读0次

初为人母,对孩子的每个行为,都特别关注。但又不知如何应对。都说三岁定终生。我常思索,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我做对了吗?在我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她的学习能力强吗?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事实上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但与孩子们相处久了,你会发现同龄的孩子有很多共性。

一、3岁前的敏感期,遵循孩子的天性

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

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 口腔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 肢体敏感期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 物权意识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

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

"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

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两不要一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两不要二

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 其它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每个孩子自有天性,因性格不同,也应有不同的方式。

但万变不离其宗。了解孩子所在年龄阶段的特点,在做出应对和引导方式。


推荐深度阅读《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作者孙瑞雪。

要点: 

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孩子。

大人的说教不是沟通,与孩子沟通,需要的是平等与爱。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吸收环境的信息,儿童是成人的镜子。成人的言谈举止会被儿童的行为折射出来。

敏感期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然而至的。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

科学教育方法的灵魂是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当孩子正处于专注中时,家长或教师的正确做法是不打扰。

相关文章

  • 孩子的共性之一: 敏感期

    初为人母,对孩子的每个行为,都特别关注。但又不知如何应对。都说三岁定终生。我常思索,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我做...

  • 陪孩子慢慢长大

    共读一本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让妈妈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 孩子的敏感期还有哪些?

    了解孩子的光感敏感期、味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点击:孩子的敏感期,妈妈你错过了吗? 了解孩子的手敏感期、走的敏感期、...

  • 3/100如何度过孩子敏感期——给孩子一个爱和自由的环境

    如何让孩子平稳的度过孩子敏感期,在《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书中,按真实的小孩事例说明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敏感期顺利通过,...

  • 读懂孩子的敏感期上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这本书详细讲述了0至6岁的孩子的8大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

  • 错过了敏感期也不怕!

    现在的育儿书都在讲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规则敏感期、婚姻敏感期、执拗敏感期,等等。我自己的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情绪...

  • 认字敏感期

    其实孩子的认字敏感期类似孩子的高级符号敏感期。看,高级的字眼,就对应低级。低级的符号敏感期大概会在孩子1岁半以后出...

  • 孩子为何会说要跟爸爸妈妈结婚的话

    孩子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种不同的敏感期。比如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空间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等。其中婚姻敏...

  • 合作,沟通的共性之一

    无论是跟孩子的沟通、父母的沟通,还是与其他人的沟通,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所说...

  • 【读书清单】捕捉儿童敏感期

    ①敏感期 了解孩子0-6岁的敏感期,可以帮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②错过敏感期怎么办 孩子在0-6岁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共性之一: 敏感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uk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