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文/柳兮(1029字)
婕儿爹家里穷,没有女人肯嫁。30岁那年,他娶了云南的一个女孩,她就是婕儿娘。
婕儿娘是个智障女孩,学不会当地话,也不会洗衣服、做饭,常常把衣服洗烂,把洗衣粉当盐巴放进锅里,把猪舍里的猪放跑......她脾气暴躁,经常对往来的路人突然大呼小叫,或者伸手去打,或者追赶小孩子.....因此,她经常遭到痛打,并且被关在房间不许出门。
后来,她相继生下了婕儿和妹妹。也许是母爱使然,婕儿娘性格变得温顺许多,头脑也似乎“清醒”了。她会微笑着跟行人打招呼,会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会把家里家外收拾干净。
婕儿长得酷似母亲,眉眼都是风情,但是比娘聪明温柔。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赋闲在家。当别人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的时候,婕儿家冷冷清清。因为有一个疯娘,家庭条件不好,媒婆不愿意上门说亲。
婕儿娘似乎察觉到这一点,爱女心切的她,开始对每个过往的行人热情招呼,开始学习当地话,经常去田里帮助邻居收割玉米、插秧......渐渐的,大家发现婕儿娘并不傻,甚至很聪明,不仅如此,她还漂亮,身材高大,干起农活速度很快......,日子长了,大家数起婕儿娘的种种好处来。
看到妻子的变化,婕儿父亲的脸上荡漾着笑容。
那年大雪初霁,有人来给婕儿提亲。对方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小伙,祖上有田数亩,镇上有门面房,听媒婆眉飞色舞的如数家珍,婕儿娘喜上眉梢。在媒婆的撮合下,婕儿订了亲。
出嫁这天,天朗气清,喜鹊飞上枝头报喜,婕儿娘忙里忙外,在家招待宾客。那时的喜宴,都是在院子里摆酒席,旁边支两口大大的锅,一口锅用来炒菜,一口锅用来炼油。柴火噼里啪啦的烧着,火苗一簇簇欢喜跳动着,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接亲的轿子还没到,婕儿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她脱下嫁衣,走到锅边,想跟厨师讨点东西吃。
突然,锅里的油像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肆虐的窜起一片火光。随着一声大叫,婕儿被娘推出好几丈远,重重的摔在地上。回头望去,娘捂着左脸,像一个可怜待宰的小猫痛苦呻吟。大火被扑灭了,婕儿娘的脸却被烧伤了,留下了难看的疤痕,从此以后,她不再是那个皮肤白皙美丽的婕儿娘了,她成了丑娘。
人人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对于婕儿来说,她的结婚日才是娘的受难日。每年结婚纪念日,婕儿从来不庆祝。为了她,娘脸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婕儿娘却不在意,她总是安慰婕儿说,娘老了,不在意外表,只要你没事就好。
每当此时,婕儿会轻轻抚摸母亲的疤痕,她觉得一点也不丑,反而觉得像一块梅花印记那样好看。
后来,村里人都说,婕儿娘看起来傻傻的,其实人真不傻哩,看看她对闺女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