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薪酬体系是从制造业提炼建立起来的雇佣制。
改革开放之前,原来的农业和工业都掌握在国家手上,国营职工终身参加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厂干到退休,孩子还可以接班。农村就是吃大锅饭,干活挣公分有粮票买米吃饭。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允许经商,很多事业单位领导挂职或留职停薪下海经商,开始都是家庭式作坊或贸易公司,摆摊等,后面有钱了才办厂办作坊,自己干不过来了请人雇人干活,工人拿固定工资就可以干了。大部分工人都是干体力活,所以都是根据劳动力价格定价雇人做事。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私营企业的许多基础工作都是体力活,简单说只要进行简单培训就能上岗,以劳动力贵贱给固定薪资工人就能干活了。
二、当时的经济环境决定。从改革开放到最近五年,制造贸易行业都是靠机械化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力重复工作。
三、过去的三十年,市场都是以固定上班时间从你的劳动贡献的一部分作为工资回馈给劳动者。评的是你的劳动量和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类型。
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我们的工业体系已经非常完整,各种制造技术也很领先一步,由原来的劳动力型经济向脑力型技术型经济转变,所以传统的薪资分配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社会。
当下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改变,不管是生产建设还是其他服务型产业都像智能化、机械化转变。原来的薪酬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市场规律。需要重新建立不同以往的薪酬观。要重视劳动者对公司和社会的贡献来设计新的薪酬体系。
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华为、美团等到许多中小微企业都在改变薪酬体系,体现劳动者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