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人都曾抑郁过,或者说每个人都曾郁闷过,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处于愉悦状态中的。
似乎突然之间我们就感受到了落寞,似乎突然之间我们就感受到了孤独。热闹都是大家的,孤独却成了我们自己。似乎我们不再受自我的控制,我们处于情绪的波涛汹涌中不可自拔。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惘,我们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困惑,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控制着我们。
虽然该书主要是在聊蛤蟆先生和咨询师的交流,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自己,我们也在困境中,我们也需要自我救赎。
要想活出自我,要想掌控人生,前提就是要认识自我。要充分认识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因为情绪才是自我的真正核心,甚至可以说我们就是情绪的集合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我们才能了解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行为。
我们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理性代表着逻辑,感性代表着情绪。理性让我们更为睿智,但感性让我们更有人味。
书中对人的三种状态的分类特别让我耳目一新,也颇为认同。
快乐和深情,悲伤,愤怒,恐惧构成了情绪的三原色,儿童状态的情绪化,顺从,取悦和不敢反抗,也构成了适应性儿童的特征。
父母状态的纠错,批判和挑剔成了审判的代名词,我们对别人进行审判,我们对自己进行审判,可以说我们怀疑一切,审判一切。
而成人状态则代表我们有强大的自我意识、能了解并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
同时作者提出的共谋也让我甚是震惊,仔细想来有时候我们真的是别人的帮凶,和别人共谋,配合对方,给自己制造麻烦和不快。
找借口是我们另外的本能,我们习惯让一切意义化和合理化。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会给出自己的逻辑,虽然不完美,但是也是我们欺人和自欺欺人的重要配合者。
似乎很多人特别喜欢用两个坐标来思考,但不可否认两个坐标的确定,确实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的好和不好,你的好和不好,共同组成了人生坐标。分为“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四个象限。
四个象限形成了四个类型的行为模式和思考逻辑。完美者,挑剔者,自卑者,反社会者,各自通过“心理游戏—必然结果—自证预言“”的模式让我们成为了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