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治疗原则
鼓胀对应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等肝病和肾病的重症表现,是一组严重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胸水腹水,水肿,腹部鼓胀。
古中医对这类病人治疗和理解如下:
人体上半部为气分,下半部为水分。
正常情况下,气下降生水,水上升化气。
气停留在下半部分,水不能化气,原因在于肝脾不升,形成了气鼓。
水停留在上半部分,气不能化水,肺胃不能下降,形成了水胀。
气鼓:
肝脾郁滞,不能上升,凝滞在下,形成了胀满。本质是湿寒,表现为湿热。
治疗需要泻湿行郁,补脾达木,清利膀胱。
方剂用桂枝姜砂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炙甘草二钱 砂仁一钱 干姜一钱
水胀:
肺胃不降,水不下降,成为水胀。
水在肺表现为喘满,水在皮肤卫表表现为肿胀。
所以气鼓和水胀的区别应该在于皮肤是否存在水肿。
水胀的根本在于肾,标在于肺。
但是原理是土湿木郁。
所以治疗可以用燥土疏木的方法。
治疗用苓桂浮萍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浮萍三钱 桂枝三钱
苓桂阿胶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阿胶三钱
鼓胀往往是在一起出现的,所以往往是既有气鼓,也有水胀。
采用上方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