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五鹰”孵化营未看
别人通过自律成为很厉害的人,为何你还是原地踏步?

别人通过自律成为很厉害的人,为何你还是原地踏步?

作者: 小媛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10:39 被阅读693次

本文转载于头条号:小媛笔记。

说起自律,是可以让你的人生开挂,成为更加好的自己,这点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形成的共识。

自律涉及到习惯的养成。比如身体习惯,行为习惯,思考习惯等。身体习惯上的有良好的坐姿和走路姿势,学会打扮自己等;行为习惯上的有跑步,爬山,无氧运动等来维持身材;思考习惯上有积极思维,逻辑思维表达等。

在我们的成长经验中,读书时代会有很多规则。比如按时交作业,不然会受惩罚,罚抄课本之类的;毕业之后进入职场,也有很多规范,比如不能迟到早退,需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内容。

然而自律,是一种自己给自己的规章制度,自己约束自己。需要自己跟人性的弱点做很多的抗衡。

被动式的学习经验让我们对于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在下降,动机的缺乏,也让自律的道路更加艰难。很多人在自律面前都成了“积极废人”。就是那种给自己拼命设定目标,实际上却没有在行动上去挑战自己。

在自律面前,真正验证了那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却过不好这一生”。

明明知道早起早睡对身体好,但是还是深夜刷抖音到1,2点;

明明知道外卖真的很脏,却还是不愿意早点起来做饭;

好好运用下班后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但大多数职场人的下班后生活都是刷剧,玩游戏,聚餐等活动度过的。


世界上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之前网络疯传的王健林的日程表,凌晨4点起床,之后安排健身,早餐,开启一天的工作。

对于我们普通的上班族来说,早上6点起来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晨起健身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看到这份时间表,我们都不由陷入自责当中。为何我还是这样碌碌无为?我也要自律,我也要早起,但是早起真的改变了你了吗?

日常生活中,自律的效能都被我们所夸大了,比如早上5点起床就可以改变人生,每天坚持一个俯卧撑可以锻炼你的马甲线,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阅读半个钟的微习惯为什么不能改变你,还让产生更多的无力感呢?

自我意识的缺乏

那什么是自我意识呢?

自我意识是一种对于自我和他人、环境的准确认知,从而获得对自己的准确定位。

拥有自我意识的人,会认清事情的真相,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会扭曲事实,产生很多错觉。

近几年流行的知识付费,引起了许多“伪自律”和“跟风自律”。

看到他人通过自媒体赚钱了之后,很多人跟风也注册了许多自媒体号,但却没有想好自己要运营的领域,比如职场,美食,情感等。不知道兴趣跟优势的区别。

很多知识达人分享自我的成长的经验。都会说到早起和读书。这真是人生逆袭的2大法宝。于是出现了很多付费的早起和读卡的群体。每个人需要先交费,然后连续打卡,才可以保证之前交的费用不被扣除。也许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但过不了多久,惰性让人们想出了解决方法,固定时间打卡之后继续睡觉。

在心理学上,有个社会认同原理:

人们经常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人们乐于参照相似人的行为,尤其是哪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

但当你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只是盲目跟风,那就已经失去了努力的意义。

认知盲点障碍

在看待问题上,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点。如果你跟一个常年不运动的人强调运动的好处,他可能不会理会。因为他没尝试过,不能明白当中的快乐。

人的盲点障碍有:

认知盲点: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愿意改变

情感盲点:对一样东西的厌恶,让你无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

行为盲点:只用一种方式来做事情。

《认知突围》中有句话说: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怎么让自己的努力跟成绩成正比: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的思维强调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而且当前我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进步。不给自己随意添加各种标签。也不因为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而失去了自我反思的能力。

之前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同样向银行借10万元,王健林想的是如何再借多10万出来,普通人想的是我应该如何才能快速还完款?两者的思维对于自我的认知是不同的。

在《如何让你努力与付出成正比》TED演讲中谈到人的大脑可以分为2个区域,一个是学习区,一个是表现区。

学习区:我们学习,观察,反思自我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表现区:自我身份所展示出来的。比如你是一个律师,清晰的逻辑思维是你表示区的一个标志。

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加,大家会停留在表现区,正如之前那位新闻上的收费站的大姐,“我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当你一直停留在你所熟悉的区域的时候,看起来每天都在做正确的事情,没有犯错,也就没有反思和进步。

如何通过成长型思维来成长自己呢?

1.让自己在学习区和表现区之间来回切换。

寻找对标的对象。你所在行业中做得最好的人,分析他为了取得成就背后所付出的和他原本已经拥有的;有时候不是按照他们的方法就可以成功,每个人的起点和优势都不同,不一定要跟别人走一样的道路。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下,参照别人的方法和策略,最终定制出一份自我为主的方案。

2.清晰准确地知道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让自己的月薪超过一万,那就专注于自己的时间利用,提升你所做的工作的技能,就如马云所说,工资就是买你的时间和才华。

从自己的兴趣和所在的行业去寻找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自己高度认可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执行的。比如很多人对于自由工作者很羡慕,觉得时间自由,收入还比固定工作者高很多,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技能,也要面临很多的未知

3.知道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技能

说到技能,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没有,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做事方式,性格等方面去寻找。

《精进》一书中提到3种操练方法,让自己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1.写作型操练。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是只是隐型知识,只有通过复述转化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达到学习的目的。

2.设计型操练。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种解决方案,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比如在开会的时候使用便签记录法,把问题精简成一个个概念,进行探讨。

3.游戏型操练。构造现实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情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比如:《富爸爸穷爸爸》的现金流;《洋葱阅读法》里面的阅读的各个阶段的设定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其实自己的无能当中藏着很多自我局限的认知。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才能让你的付出跟成绩成正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通过自律成为很厉害的人,为何你还是原地踏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cl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