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训黄粱者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每天写1000字
职场中,有哪些有用、却容易被忽视的思维和方法 ?

职场中,有哪些有用、却容易被忽视的思维和方法 ?

作者: M小孩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9:56 被阅读19次

职场中,有些有用的思维和方法容易被忽视。

1.懒蚂蚁思维

日本首先发现懒蚂蚁效应。

在蚁群中,大约有20%的蚂蚁终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工作。等到蚁群的食物来源被切断时,“懒蚂蚁”们才挺身而出,带领蚁群迁移到早已发现的新食物源。
原来,正因为“懒蚂蚁”没有把精力花在生产事务上,才有时间对新食物源做侦查、探索。

对我们来说,可以尝试把懒蚂蚁思维运用在工作中。

第一,终日被具体事务缠身,也许就没时间思考方向。特别是领导,太忙的话,不见得是好事。

第二,管理上应该适时做点减法,而不是让整个组织都处于超负荷状态。

第三,对于一些承担较多决策工作的岗位,我们不能片面地用工作量去评判是否尽责。

2.格局思维

盯紧一亩三分地,专注小趋势,不见公司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个人越努力,越阻碍公司发展。

举个例子。

有个业务能帮公司赚不少钱,业务经理决定大力开拓。可总经理室认为,监管环境已发生变化,此类业务的风险陡然增加,应采取收缩政策。

格局思维层次更高,更强调整体和系统视角。

怎么修炼呢?

第一,多交流。多了解别人工作,尝试把每个部门每个人联接成一个整体。

第二,多换位。为什么领导会这么想,有哪些点我们没考虑到?

第三,留意宏观。宏观看似与我们无关,但细细琢磨,密不可分。

3.创新思维

从0到1,无中生有,很爽。

每个人都愿意成为创新者,但不是都有创新思维,哪怕这人天天说创新。

我们以小米为例,谈谈创新思维的要求。

第一,深入了解,寻找突破。小米模式横空出世,不是雷军凭空创造的,而是基于他对手机行业的洞察。

第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雷军2010年拿着3000万进入竞争最激烈的行业,顶着压力和质疑,摸黑一路坚持,才看到曙光。

第三,整合资源,守正出奇。雷军有足够能力对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也积极修炼内功、补课,发挥了人、财、物最大的协同效用。

4.管理领导

管理本质是施加影响,并达到目的。从这角度看,没权力也可以管理领导。

举个例子。

我们想选A方案,就可以设计一个B方案,分别阐述它们的优缺点,其中B方案的缺点是领导最不能容忍的。
通过类似方法,我们就有机会让领导朝已设定的方向前行。

全面了解领导的习性、喜好、需求、资源,才能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去影响领导,做好向上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这不总是奏效,但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5.一分钟汇报

我们不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陌生:

上了电梯,抬头一看,妈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老板。
紧张。
嘴巴不听使唤,尬聊几句,电梯停了,对话结束。回过神来,刚才都讲了啥呀,陷入沉思。

如果想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就必须学会高效表达的技巧,其中特别有效的训练方法:一分钟汇报。

刻意练习在60秒内,清晰表达目的、重点问题、解决思路。

长久以往,我们会对电梯谈话越来越自信。

6.演讲

很多领导是演讲高手。因为要经常发言,不得不开发这种能力。

不少人坚信自己在未来也能走上领导吧岗位,平常却对演讲望而却步,放弃很多上台表现的机会。

从根本上讲,这是有意或无意忽视演讲重要性的表现。

为什么说演讲对工作那么重要?

首先,打造知名度。酒香还怕院子深,上台吆喝几声,就跟在央视打广告一样。

其次,提升影响力。演讲能让大家看到我们很强,有想法,进而影响别人的行动。

最后,创造生产力。好演讲能帮助我们升职加薪,促成订单,获得投资,等等。

7.写作

不会写作的人,正在会失去一些机会。

比如,

一份表达糟糕的简历,入不了HR法眼;
一个毫无创意的文案,打动不了客户;
一份逻辑混乱的报告,惹怒了领导……

写作,本质上是对抽象思维的具象化,需要深入思考、深度整理,最终化外在纸上。

每一次写作,都可以变成一个内省、知识梳理、认知升级、能力提升的小过程。

长期积累,写作让我们思考更有逻辑,表达更加清晰。

这几个思维和方法,学会了吗?

你觉得还有哪些思维和方法,是容易被忽视的?


欢迎留言。

职场中,有哪些有用、却容易被忽视的思维和方法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中,有哪些有用、却容易被忽视的思维和方法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n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