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奏】
昨晚临睡前,看到李镇西老师发出来的消息:魏书生明天8点30分在成都讲座。心想,明天啊,拿来睡懒觉吧。
可是到了早上,6点10分醒来,便觉新鲜。索性去听吧。
约上宁,愉快出发。
只是,出了车库左转后,我本该在马路的出城方向道上行驶,却在入城方向的道上行驶了一小段,直到对面开来一辆车,才发现自己居然在逆行。
是因为激动了吗?
【正篇】
第一次见71岁的魏书生,见大多数人心中的偶像,心存敬畏。
也许因为我不是班主任的缘故,所以对他的了解并不多,没有读过他的书,只知道一件事:他可以全国各地讲学,学生在家自主管理学习,期末还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说他教会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成了一块铁打的招牌,应该说至今还在江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小时45分,全程无一张他自己的ppt,全程他都站立分享,讲述式的、表演式的、对话式的、快板式的,牢牢的吸引了老师们。
复盘一下,他的分享里,我感悟最深的地方吧。
01 人归根结底是自己和自己和一起,寸步不离,从小到大都在一起。
这句话,应该成为很多深处困境的人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因为很多事情的过不去,其实就是和自己过不去。纠结多了,身体和心里就出毛病了。自我教育,自己适时放过自己,才会更宽阔一些。自己和自己不能愉快相处,注定
02人快乐与否,归根结底是把自己教育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高峰不骄傲,低谷不自卑。
他分享了他“白天挨批,晚上锻炼身体”的故事。无论何时,都保持这阳光向上的心态。也许可以这样说,魏老师71岁,还如此有精神,和他的这种心态有密切联系。一个经常自怨自艾的人,整个人都是缩小状的,身体和心灵都紧紧闭着,如何感受和吸取这个世界的精华呢?
03让学生做适合他自己的作业。会做的还做,是无效劳动;做完了也不会的,非抄即瞎,也是无效劳动。
这种观点,我们没有细想过。因为你想分层布置作业的时候,期末考试大家却都要做同一张试卷,不管多难多简单,统一测试。所以,我们就整齐划一的布置作业,希望能够共同长进。而事实上呢?肯定不是这样的。成绩好的天天做着会做的题目,培养了厌学情绪,成绩不太好的天天做着做了也不会的题目,加剧了对自己的否定认同。他说他的语文作业是每天有500字的要求,至于这500字,你用什么题型,什么内容他不做统一要求。
学生自己去找作业,一定很新鲜。是否可以做一次尝试呢?比如数学作业,每周两天来自己找5道题型不同的作业,只是老师批阅起来要麻烦一些。当然,也会担心有的学生找的作业专挑自己会做的作业。所以,在这样的作业之前,还应该有一堂很重要的课要上的,那就是我们到底怎么做才是为自己负责。
04我们应该关注地面的、桌面的、脚下的、手头的事,而不是关注天上的事。有的是人发现一个问题、分析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一个问题、生气一个问题、埋怨一个问题、郁闷一个问题、挫折一个问题,这样的人大脑老得快。
这段话,是他分享了他们五十年后初中同学聚会的事儿,班主任从新西兰回来,大家都在对国际形势发表看法,只有班主任在关注素菜吃完了,让服务员再上两份来,关注魏老师喜欢吃土豆丝,用魏老师的筷子给他夹了土豆丝在魏老师的碗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当下的问题,发现分析并解决,那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用去思考。
是的,一个人的生气能力也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关注当下,立足当下,才是你的安身之道。
05人生就是看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最后做明白。
这五个明白,他应该重复了三遍。说起来是挺容易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就拿第一条——看明白来说,正是因为看不明白,才会想不明白,也说不明白,就别说写明白和做明白了。如何才能看明白呢?多读多思吧。并且前两个明白,大都是一体的。
06自我教育三部曲:看明白自己、用好自己的长处、养成习惯,止于至善。
他说:长处不是用来骄傲的,是成长的资源,是创新的起点,是幸福的源泉。让对的更对,让好的更好,让精的更精,让自豪的更自豪。不断的微成长,微创新,微成长,微创新。
这段话,应该是讲座的核心。微成长,微创新,这六个字,也是他今天重复最多的词语。他说,创新不在明天,而在今天,在此刻,在此处。养成习惯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凡是成大事者,应该都是自我教育成功的典范。定位精准,朝一个方向深挖,有节奏的生活,自然舒适。
07做好七个一分钟:做家务、写日记、唱歌、大课间、看课外书、说的能力、培养注意力。
这是对学生的要求,表达了坚持的意味。我很喜欢每天一分钟培养注意力:一分钟写字、记字、读书、播报、做计算题等,那一分钟,让学生体会到忘我的愉悦,挑战自我,紧张又刺激,训练自己,学生一定会很喜欢。
08大事干不了,小事赶快做。
他说这句话不是说不干大事,而是因为每件大事都是无数件小事组成的。做好当下的每件小事,自然才有干大事的能力和机会。
【结语】
这是一场自我教育成长的脱口秀,有段子,有启迪。
这也是一场回归教育常识的分享会,一些做法确实并不新鲜,但就是因为没有去坚持。也许因为我们还困在当下评价的圈子里,目光短视,而魏老师目光长远,跳出评价圈,做着顺应人成长的事情。
李镇西老师说魏老师是站在云端看教育,那么通透。我想,那是因为魏老师懂得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他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结束后,我和宁互相调侃:和魏老师比,我们还年轻着呢,等我们到了六七十岁,说不定也会有他们的状态。
【一份作业】
魏书生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我试着来自吹自擂一下。虽然在写之前,我觉得十分困难。
主题:写自己20项优点或长处。
1.看待事物优先看到积极的一面。
2.比较喜欢阅读。
3.比较喜欢思考各种事情。
4.不喜欢人云亦云。
5.喜欢写作。
6.喜欢和学生呆在一起。
7.乐于接受有挑战的事情。
8.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9.不高兴也就三分钟。
10.喜欢帮助陌生人。
11.有强烈的公德心。
12.守时。
13.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
14.较为善始善终。
15.与人为善。
16.能够和自己相处。
17.对家人和朋友上心。
18.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19.执行能力较强。
20.认定的事情能够全力以赴。
这里面肯定有交叉的地方,原谅我实在写不出来。只是这样写出来后,我发现:呀!这个我,好让我吃惊!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