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作者: 伯乐马 | 来源:发表于2023-11-09 16:58 被阅读0次

导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两个例子来看,何为中国文化?

学生:中国画,陶瓷,汉画像石,等等等。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尽管有着各自独立的密码,却有着共同的线的基因,那跟中国人特有的线连接古今,今天我们便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古圣先贤给我们用八个字概括出线条的规律,那就是密不透风。舒克走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其中的奥妙吧!

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 古代的绘画理论家根据画面的疏密关系采用的夸张手法,概括表达出线条间的关系。

先来看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岩画。(图一)

给我们注入汉文化基因的甲骨文金文。(图二)

尽精微,致广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图三)

深沉雄浑的汉代画像石。(图四)

饱含大唐气象的唐代人物画。(图五)

充满写意精神的宋元山水。(图六)

气韵生动的书法篆刻。(图七)

以上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都明确表现出中国人对艺术表达中线的重视艺术。

所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尽管有着各自独立的密码,却都有着共同的线的基因,有一根线,把古代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贯穿至今,今天我们便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古圣先贤给我们用八个字概括出线条表现的规律,那就是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其中的奥秘。

本课先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生发出,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顺理成章的让同学们了解到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中的规律。

进而通过名家速写讲解,陶瓷艺术作品分析,以及我的写生作品,进一步阐释速写中线条的运用规律,真切体会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艺术理论。

接下来,通过具体的写生示范,让同学们感受速写中疏密关系的运用,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由同学们自己动手体会学生中用线的规律,真切感受线的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继承的使命感和自信心。

最后,布置作业,通过欣赏一幅中国线描作品写出切身感受,并临摹完成一幅作品。

课程设计理念: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宛若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滋养着他的后世子孙创立了一座座文化艺术的高峰。

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精彩纷呈,应接不暇。从何处着眼,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并在平时的课堂上,润物无声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本课的设计理念也是平时课堂的延伸与扩展。短短的20分钟内,只是取一瓢饮,自然不够解渴,意在唤醒同学们对我们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关注,进而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真正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作为大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中有意拓宽学生视野,没有囿于教材内容,把中华文化经典的代表如兵马俑,古诗词带入课堂,目的是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再认识,增强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命感、增强责任感。

在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动中,进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切实从课堂做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v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