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每个人都有着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焦点。
所谓健康学习心理规律是指通过教育教学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的行为规范、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的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让学习通过干预成为人生命地本能和发展,并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
根据人的本性,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学习者,但每个人学习的需要并不相同,如何按着学生学习心理规律进行教学,让学习成为主体自觉,是教育学重大问题。个人认为,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学生健康学习心理规律不过就是围绕学生三个意识层层深入: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其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生命意识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需求。主体意识指学习是自由、自觉的参与。个性意识为学习是个性的自由发展。最关键的是首先要认识到学习需求是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也是生命发展的内在成长因素。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有了学习主体意识,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和发展的时候,自由、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有了生命意识,才能逐步有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觉悟,发挥主体作用,学习就会快乐、美好、高效、创新,才可能自由发展,形成人生发展目标,这样的心理才是人学习和教育最终目的。
了解学生这种自身具备的需求的重要性和规律性,就能更好的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一种有利于健康向上的气氛,让学生把学习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与情感态度的培养何健康个性的培养。因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仅是主要环节,也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缺少书面的阅读能力,以及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依赖、盲目状态。遇到的各种各样困惑以及烦恼主要依靠父母与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的施教对学生健康学习心理形成起很大的作用。
课堂是教师传授人文知识的地方,也是通过许多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如何利用学生健康学习心理规律进行教学工作也就成为教师必修课程。
比如在小学语文绘本课上,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图文并茂和生动有趣而又易于理解的特点,以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通过包涵生活性、趣味性的画面开拓学生想象能力。整堂课结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好问的心理,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采取以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活动方式,在课堂上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使学习真正的成为一种乐趣。
在中学课堂上,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让教学落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拥有健康的学习心理和人生观。这样课堂的气氛不仅仅生动有趣,而且也让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情感方面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使教学渗透生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相对于的认识和发展,同时对学习也有更深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阶段,教师不能就课本而教学,必须要在工作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习主动意识成为学生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通过阅读,感知生活,主动探索求学。促进自己教学和管理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学生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