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想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事情,让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来享受,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品读】
1、色难!
这句话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值得深刻反思。
不知我们有没有这种体会,一直保持着和颜悦色去对待别人的这种境界,真的很难达到。
在这句话中,孔子认为我们对待老人,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小孩却很容易。
樊登老师提到一个很典型的故事:
老父亲指着一只鸟儿问儿子:“那是什么呀?”儿子漫不经心:“麻雀。”
过了会儿,父亲再次问道:“那是什么呀?”儿子回答:“那是一只麻雀。”
第三次,父亲重复追问。这时候的儿子没耐心了,一连告诉父亲:“麻雀!麻雀!麻雀!”
后来父亲拿给儿子一本日记本,本子里记着儿子小时候的经历:
三岁时,儿子问:“爸爸,那是什么呀?”爸爸温和地回答:“那是一朵花。”
儿子问了个七遍,每次爸爸都耐心回答着。
仔细思考这个故事,我们会深有共鸣。
生活中我们照看小孩的时候,虽然有时候会比较烦心,但总体我们内心是喜悦的,充满宠爱的。
倘若他们抛来一些问题,无论多么幼稚的问题,或者问了多少遍,我们会觉得他们天真可爱,自己会乐于回答。
可是在服侍老人的时候,会容易发脾气,一个问题问个几遍,我们就厌倦,不愿意回答了。
小孩是生命的开始,充满希望,我们天生喜欢;而老人,不论我们怎么照顾,按照生命的规律,老人会越来越衰退,走向生命最后的倒计时,我们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去悉心陪护。
这跟“久病床前无孝子”好似一个道理。
人性如此,难以克服,但这正是一种考验,是我们需要去修炼的地方。
对待老人,要意识到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很难,但需要提醒自己,我们要尽心尽力,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那一天。
2、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首先要明白,这句话必须跟“色难”联系起来,才不会陷入误区。
有事情的时候,就让年轻人去做。
如孔子的弟子们照顾年老的孔子,就说:“老师你别动,让我们来做。”
又如我们自己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哪怕是搬凳子来坐,我们都亲自拿过来给他们,不让他们动手受累。
好吃的好喝的,就先给老人食用。
然而,这就算是孝吗?
在这里,孔子认为这样做,其实都没有错,但是如果丢了敬意,就没法算做是孝。
因为摆了脸色,所以在做这些事情时,没有发自内心情愿的感觉,就是不敬,就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
所以发自内心,和颜悦色,是做这些事情的前提。
因此,我们在做这些所有的事情时,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丢了耐心,发了脾气,不妨提醒自己,扪心想清楚,这样来对待父母,对待身边的老人真的好吗?
网友评论